老式「大黃蜂」將陸續下崗 昆明1600餘輛智能環保渣土車已上路

近年來,昆明渣土車(大黃蜂)遮擋號牌、超速闖紅燈、路面潑灑、頻頻肇事等問題一直備受詬病。為此,昆明市政府自今年起,在主城區逐步推廣使用智能環保渣土車,淘汰原有老式渣土車。

據瞭解,智能渣土車採用更環保的國五排放標準、車型符合國家公告、密閉裝置更科學。同時,可通過車載北斗智能終端與發動機ECU芯片關聯,實現車輛遠程管控、駕駛員身份識別、密閉狀態識別管控、智能限速、貨廂智能限制舉升、車輛實時視頻傳輸等一系列智能監管功能。

老式“大黃蜂”將陸續下崗 昆明1600餘輛智能環保渣土車已上路

 老式渣土車行駛途中易潑灑渣土

據介紹,截至9月2日,昆明市目前共有老式渣土車1906輛。去年,城管部門共計查處各類違規運輸處置建築垃圾案件3643件(其中無證運輸2658件、未按規定密閉867件、路面汙染118件。

老式渣土車由於車輛密封不嚴,渣土車行駛途中易潑灑渣土,潑灑的渣土形成揚塵散落在大街小巷,汙染環境,出現“晴天一路灰,雨天一路泥”的現象,既汙染了城市道路又妨礙了人們的正常出行, 在一些渣土車行駛較為頻繁的路段,前車散落的渣土被後車反覆碾壓後形成大量揚塵,形成惡性循環,灰塵滿天。

老式“大黃蜂”將陸續下崗 昆明1600餘輛智能環保渣土車已上路

此外,渣土車在工地裡作業時,車輪、車廂沾上了很多泥土,再加上出場前未做“三池一設備”清洗(清洗不乾淨),車身都被泥土覆蓋;車輪凝結了一團一團的土塊,只要稍稍啟動車輛,便不斷有固體掉落在地面上。行駛到市政道路上,一路走車輛和車廂上的泥塊沿路潑灑,掉下的泥塊經過後隨車輛的碾壓,牢牢地粘在路面上。環衛工人清理起來十分困難,需要藉助沖洗設備多次沖洗才能去除潑灑的泥塊。

 遮擋號牌,超速闖紅燈等行為屢禁不絕

由於渣土車屬於大型車輛,入城的行駛路線需要進行嚴格的審批,但部分渣土車司機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為減少路程,縮短時間,提高收益等原因,沒有嚴格按照交警部門審批的路線行駛,而是違規將車輛駛入未審批路線,容易對周邊造成環境汙染和交通事故。

隨意將渣土傾倒在黑土場、林地、空地可能造成環境汙染、破壞耕地和林地,產生不可逆轉的後果;甚至有部分渣土車司機將建築垃圾隨意傾倒在城市道路上,人為堆積成,引發車輛撞到建築垃圾的上的交通事故;同時隨意傾倒的垃圾,環衛部門需要調派裝載機、車輛進行清理,增加了環衛部門的工作量。

老式渣土車雖然在車廂增加了放大號牌,但車尾牌照被遮擋,放大號牌看不清的現象也非常普遍。一是拉的泥土過多,為了多拉幾趟,根本就無暇關注車牌(放大號牌)被遮擋的現象。二是惡意汙染車牌、故意遮擋號牌,後半夜,經常無視交通信號燈,闖紅燈、逆行、超速行駛,經常發生交通事故。

拆除設備,逃避監管

部分老式渣土車司機為了逃避監管,存在人為破壞北斗衛星終端設備或私自加裝開關情況,發生交通肇事、路面潑灑等案件後追查車輛難道較大。

城管部門可實時觀察到渣土車的運輸線路

老式“大黃蜂”將陸續下崗 昆明1600餘輛智能環保渣土車已上路

為了解決老式渣土車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昆明市政府自2018年1月起,在主城區逐步推廣使用智能環保渣土車,淘汰原有老式渣土車。截至8月20日,已完成落戶手續實際投入使用的智能環保渣土車超過1600輛,全市各渣運公司已簽訂購車協議超過2500餘輛,車輛正陸續到位中。

據昆明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智能環保渣土車出廠時加裝了車輛北斗衛星定位智能終端,並接入交通部貨運平臺和昆明市智慧城市管理監控平臺。城管部門可以實時的觀察到渣土車的運輸線路、時速、貨箱實時視頻等數據。車輛衛星終端一旦人為破壞,車輛隨即自動降速直至鎖車,不能二次啟動。

智能環保渣土車設有自動伸縮的全密閉篷蓋,未密閉車輛將自動限速20km/h,保證運輸全程中車廂完全封閉,可以有效避免渣土拋撒滴漏、路面汙染、反覆碾壓後粉塵滿天飛的情況發生,保證市容環境的乾淨整潔。

闖入禁行區域的智能環保渣土車會發出警報並限速

針對不按規定路線行駛、違規傾倒渣土的行為,遠程管控平臺可遠程劃定車輛行駛電子路線、行駛禁區、貨箱舉升電子圍欄區域等,不按規定路線行駛、闖入禁行區域車輛會發出警報,限速20km/h,直至鎖車,不到指定的傾倒地點貨箱無法舉升倒土。

針對渣土車超速、多拉快跑、交通事故屢禁不絕、不按規定線路行駛的現象,駕駛員啟動車輛時必須進行指紋驗證,通過驗證方可發動車輛,便於駕駛員違規問題的追查,對駕駛員形成了監督;遠程管控平臺可按城市道路限速要求設定智能環保渣土車最高車速,有效降低超速導致的交通事故發生率。

值得注意的是,此智能環保渣土車排放均達到國五標準,提升尾氣排放標準,有效減少空氣汙染源。另外,其裝載量少於老式渣土車,這有效降低了老式渣土車超載導致城市道路碾壓破損現象。

(雲南網記者 熊強 實習生 吳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