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如何远离家电维修各种陷阱

7月初,央视《新闻1+1》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人群中,被问及“你有没有在家电维修时遇到过‘坑’?”时,有51%被调查者表示遇到“收费过高或配件缺少”情形,有32%遇到“虚构故障和过度维修”,11%碰到过“李鬼”维修商,没有遇到过“坑”的比例仅为6%。

所以消费者做到以下几点要求,可以减少被“坑”的几率:

1、不要轻信网络搜索出来的维修商。

2、不要盲目相信400电话,通过说明书或品牌官网查找正确售后联系方式。

3、不要光顾路边摊点或只有电话没有店铺的维修店,养成成熟的消费观念,选择证照齐全的正规维修店。

4、尽量不让维修人员单独收费,最好是通过平台和维修机构统一收费。

5、正规家电维修人员在上门服务时,都会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并且在维修时出示相应的工牌等证明,消费者可以在进行维修之前要求维修人员出示相关资质证明,并在事后索取维修项目相关收据和凭证,为投诉、维权保存证据。

6、正规售后服务对零部件费用以及上门维修的各类服务费用、服务时长进行明码标价,并进行网上公示。消费者在维修之前咨询好具体上门或检查的费用,与维修人员达成一致,如果对方确实存在其他违规现象,需有举报维权的意识。遇到问题,积极通过消协或媒体进行维权。

7、保存好产品包装中自带的“保修卡”及收购发票,如果找不到保修凭证或已经过了官方保修期,大多数品牌也会提供有偿维修,可以通过官方售后电话了解相关的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做到心中有数,不要为了“省钱”找便宜的维修点或网上维修人员,有可能小问题修成“大毛病”。

8、对有疑问的维修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记录。维修人员到消费者家里进行家电维修,零部件到底换没换?问题到底有没有解决?维修过程中是不是做了手脚?对于这些问题,消费者是看不出来的,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得出来。现在手机录音录像非常方便快捷,可以作为事后追查最有力的证据。

消费者如何远离家电维修各种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