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已出爐,爲何大家還是以985的概念選擇學校?

阿凡達41227986


我們在選擇大學的時候,可能對於985,211院校耳熟能詳,但是對於雙一流這個概念卻有些陌生。對於考生來說,分數足夠的話,報考的時候985院校肯定是首選。但是在雙一流已經出現的前提下,為什麼大家還是以985的概念選擇學校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相信大家只是對這兩個名詞有所瞭解,但是卻不知道具體的定義。所以我們肯定是要對985和雙一流這兩個名詞作一下解釋。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訂了《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創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批一流學科”,簡稱“985工程”。


“雙一流”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在2017年3月12日,全國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回答"雙一流"相關問題時表示,雙一流的性質定性就是八個字:中國特色,世界一流。

很多人在聽到雙一流下意識的就會認為,雙一流是211的翻版,但事實是,雙一流既不是211也不是985的翻版,他在理念上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計劃。985,211對於高校來說,是一個資質認定,而雙一流對於大學來說則是一個建設目標。並且國家所認定的985,211院校是固定的,而雙一流院校的建設是逐增的。雙一流大學的建設每五年做一次評選,對於國內高校來說,國內雙一流大學的評選也是一個機會,既能督促自己加快教學體制改革,也能讓自己明白差距奮起直追。



那為什麼在雙一流已經出爐的前提下,國人仍以985的概念選擇高校呢?

211工程概念是在1995年提出的,985工程概念是在1998年提出的,這兩個概念提出以來已經過了20多年。在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985,211貫穿了始今,已經根深蒂固在人們的腦海中。人們都以考進985,211為榮,固有思維已經影響了近幾代人。


雙一流的概念是在2015年提出的,與985,211相比,傳播範圍的廣度不夠,時間深度不夠,並且在我國廣大考生以及家長中並沒有大範圍的普及,所以導致題目問題的出現。

但是我相信在社會的推廣下,在時間的推移下,雙一流這個名詞也會越來越普及,也會成為廣大考生擇校的一個重要指標。

回答系原創,權益受保護,請勿抄襲、搬運。


優學優考策略


211,985尤其是985高校,已經成為我國眾多高考考生的首選。題目中的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意義。

我長期在高校工作,而又參與過本校的高考招生工作,經常接到一些電話諮詢一些關於211,985的事情。去年又有了雙一流的概念。

要徹底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頭開始,從211說起。

211工程

上世紀90年代,我國政府為了面向21世紀,舉全國之力,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大學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使其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的建設工程,簡稱211.

重要事件:

(1)1995年,三部委(原國家計委、原國家教委、財政部)聯合發文《“211工程”總體建設規劃》,意味著211工程正式啟動實施。

(2)2002年,三部委(原國家計委、原國家教委、財政部)聯合發文《關於“十五”期間加強“211工程”項目建設的若干意見》。

(3)2011年,國家不再增設211、985工程院校名額。

(4)2016年,教育部發布一系列通知,意味著211工程成為歷史。

截止2016年,我國共有117所211院校。

985工程

985工程是我國在世紀之交做出的重大決策,又稱世界一流大學工程。

1999年,985工程正式啟動。一期建設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率先開展,後來又加入哈工大、西交大、中國科大、南大、浙大,復旦、上海交大等7家單位,稱為C9聯盟。之後,先後有30家大學加入。

2011年,國家不再新設985高校,並且引入競爭機制,實施了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2016年,隨著教育部一系列文件的發佈985成為歷史。

截止2016年,我國共有39所985高校。

雙一流

雙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簡稱,是繼211、985之後對我國高校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又一個國家戰略,不是之前211、985的翻版。

2015年,雙一流建設總體方案通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

2017年1月,三部委(教育部、財政部、發改委)聯合發佈《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

2017年9月,三部委(教育部、財政部、發改委)聯合發佈《關於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以文件的形式公佈了137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世界一流高校共42所,A類36所,B類6所;95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465個雙一流建設學科,其中44個自定學科)

與以往985,211工程入選機制不同的是,雙一流的遴選不僅打破了封閉固化的做法,同時充分考慮到我國大學的佈局,同時又繼承了211,985建設的成果。

從公佈的結果來看,共有45所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名單,其中原985高校全部入圍。此外,還有95所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從總數上超過了原有的985,211得規模。

影響分析

從上述分析能夠看出,985其實就是211中的211。眾所周知,部分211院校含有一定的照顧成分,在保證一省一校的基礎上進行實力比拼。而985則不同,那是純粹的學校實力的體現。

從1995年提出211工程概念、1998年提出985概念至今,已經20多年。這六個數字,211,985,影響了幾代人,20年來,但凡是上大學或者找工作言必稱211,985.

高考考生以考入211,尤其是985為榮

誠然,隨著“雙一流”概念的提出,我國高等教育步入新階段,但是,由於時間短,在我國廣大考生及家長中尚未完全普及,所以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隨著時間的推移,雙一流的概念必定深入人心,而985,211則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有態度的童桐


對於211,985工程,不少公眾存在誤解,認為這就是一個榮譽稱號,一張獎狀或者一枚金質獎章的事兒。



其實不然,211也好,985也罷,雖然現在已經成為了名校的一種身份標籤,一種頭銜,一種榮譽。但歸根到底,這是兩個工程項目,都是國家拿真金白銀出來,給大學輸血,提升大學的辦學質量。一般來說,普通211大學,每年能獲得千萬級的建設經費;而入選985大學,則能額外獲得上億的經費。不可否認,教育不能完全靠錢,但要辦好高等教育,絕對是個燒錢的事兒。

目前,211和985工程雖然已經終止,也就是說不會再以211或985的名義給大學提供經費。但畢竟已經建設了那麼多年,該發展的已經發展起來了,名校的格局已經形成。這就好比,爹媽給小兒子開小灶,開到18歲就不開了,但畢竟多吃了18年的小灶,小兒子的身體骨骼還是比沒吃小灶的大兒子健全些。



也正因此,雙一流建設不可能拋棄211、985的成果另起爐灶,這樣費力不討好。雙一流是我國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衝鋒號,也正是因為有之前建設的基礎,才有現今衝鋒的資本。

雙一流大學名單一共42所,即原來的39所985大學,新增加了三所政策照顧性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鄭州大學。這也可以看出,我國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政策連續性。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繆老師認為依照985的概念選學校並沒有錯誤,而且還很有道理

第一、985高校全數入選了雙一流建設高校,所以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只是有三所985掉入了雙一流B檔,又再增補了三所211高校入選

第二、985、211的概念已經形成很久,目前的狀況依然有很多用人單位的HR和高校裡面負責研究生招生的老師尚且分不清985、211的區別,甚至還有連116所211名單也認不全的。雙一流剛剛在2017年評選完畢,距離社會廣泛認可還有很久的距離呢

第三、認真思考,反向思考,認真利用這種“跟風雙一流,忘掉985”的傾向去填報,反而可以去的好的結果


第一、兩者名單無大差別

雙一流建設大學的評選結果雖然在意料之中,但還是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地方。比如人為把其劃為A、B兩檔,三所傳統985高校東北大學、湖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進入了B檔。這其實是在給三校提醒,已經被前面的大學拉開距離了哈哈。

增補的三所211高校,分別是雲南大學、新疆大學和鄭州大學,除了平衡地域的想法之外,也算是遞補新鮮血液的過程。

相對於985工程39所的規模,增補過後,雙一流建設大學的名單也不過是擴充到42所而已,並無實質性變化

更加值得注意的,其實是,教育部、發改委和財政部的評選結束後,官方確認雙一流名單為流動制。也就是說該名單並不固定,各高校完全可能因為自己建設程度不同,進入或者掉出這個名單,無疑,這種流動性機制比此前985、211工程的固定名單機制要好很多,會促進高校之間的競爭


二、固有觀念影響

目前在社會認可度上面,通常在單位用人和大學深造這兩個方向對學歷還是比較講究的,用人單位對於簡歷的篩選,很容易掉入唯學歷層次論的怪圈,也就是非211畢業生連面試的機會都不給,而這種用人單位基本以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銀行、高校為主。這樣的用人標準,通常也是很難改變的

,憑藉一紙雙一流,還真的很難改變。

在高校的深造上面,很多高校的教授目前都說不清985、211的116所高校都有哪些,在面試的時候經常出現讓人啼笑皆非的狀況。而從天而降的雙一流,自然也很難就一夜之間改變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院校認知觀


三、反向思考,巧妙填報

2017年,雙一流被刷成了網絡熱點,所以通常人會根據雙一流名單去考慮高考志願,而看過這篇文章的你,恰好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通常的社會認知是三所掉入雙一流大學B檔的大學是降級,報考的熱度下降,但是考慮到雙一流名單是變動的,而且未來還有增補的可能性,他們反而是非常好的機會

新入選的三所高校,通常認知是分數一定會上升,而且有潛力,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避其鋒芒,選擇同樣優秀的一些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等待他們因為發展強勢進入雙一流建設大學範圍的時機,都聽說過某某學院一旦改名大學立刻身價倍漲,原理實際上是相同的。


本文由繆登峰老師原創,所有圖片親手拍攝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湖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謝絕一切未經許可的轉載,仿冒必究。

我是大學活地圖,我為自己代言。


繆老師妙筆生花


劃分再細些雙一流A類3O所,B類30所c類30所D類30所E類30所共150所。


愛由平


根深蒂固!況且雙一流本就不要985翻板。


king6592165931744


雙一流,就是擴大版的211,而且很多的學校屬於照顧性質,平衡中西部地區高校、自定一流學科,相對於211,不具有說服力,跟談不上與985相比


醉眠芳


首先,國家從來都沒有表示211 985兩個工程已經停止了,只是失效了部分“繼續建設”的文件,也就是說支持力度變小了,《“211工程”總體建設規劃》,《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985工程)這兩個國家文件依舊是有效的。所謂兩個工程已經成為過去的說法,只是部分網友以以訛傳訛的結果。

其次,還是看東西不看全。國家公佈的是雙一流“建設”高校,總有人把建設兩個字看漏。意思就是說接下來一段時間會有政策,資金傾斜,用於這些高校的快速發展,並不是對現有高校水平的肯定。不知道怎麼回事,在鄭州大學入選B類“建設”後,網上出現了眾多鄭州大學跟眾多高水平高校對比的言論,不知道是黑鄭大,還是貶低末流985,不管是哪個都未免有些可笑了。

最後,211,985作為目前已經幾乎建成的工程,當然代表著目前的高校實力。雙一流代表著未來,或許過個一二十年,它真的能代替211,985 成為高水平高校的代名詞,不過絕不是現在。

一個剛剛提出的,連具體詳細規劃都還沒拿出來的工程去卻叫板已經經過近二十年建設的工程,提出這樣問題的人,才是可笑。


暉夜童話


因為985,211好呀,雙一流一部分學校不行


晨曦陽光520


因為雙一流的評選,有很多照顧和平衡的成分,不能完全體現出大學的真實水平,通過高考錄取分數線就可以看出來,985的評選,還是很符合實際的,能夠體現出,大學的真實水平,當然大家就認985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