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报道:让月嫂成为一项受人尊重的工作

现在的月嫂门槛很低,虽然很多一线城市月嫂的工资早已经过万了,但“高价”不等于“高质”,很多月嫂不仅没有经过专业的母婴护理培训,甚至还有花钱买证的现象。对这种现象人民日报和南方日报纷纷发布了相关报道,不仅要让月嫂工作规范化,还要让月嫂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北京家嘉母婴带您来了解一下月嫂行业的现状。

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报道:让月嫂成为一项受人尊重的工作

为什么需要请月嫂呢?主要问题是晚婚晚育的现象,让老人无力承担照看小孩的任务。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老人的育儿方式、育儿理念也逐渐受到冲击。从产妇的角度来看,在做月子时,更希望受到专业科学的护理、而在月子结束返回职场后,有一个专业的护理人员照看宝宝,提供合理的膳食搭配与早教,是再好不过的。

但市场对月嫂的高需求量,并没有促使月嫂行业的规范化。月嫂的质量参差不齐,“婴儿遭月嫂虐待”、“月嫂护理不当造成新生儿脐炎”、“乙肝月嫂与婴儿共用奶瓶”等报道频出。造成月嫂恶性事件的原因主要是月嫂对自己职业的归属感不高。由于很多从事月嫂行业的姐妹都是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等,文化水平偏低。而且在很多人的眼里,月嫂并不是一个高大上的职业。

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报道:让月嫂成为一项受人尊重的工作

在2017年的315晚会上,曝光出很多不正规、山寨的月嫂培训机构,他们培训时间短、内容差,甚至可以直接花钱购买证书。这样的月嫂培训不具有任何质量和含金量,这样的月嫂证书也只是一张纸而已,也不会让月嫂有后期的成长性。

让月嫂成为一项受人尊重的工作,首先在准入门槛上就要提高要求。现在活跃在市场上的月嫂大多都是60后、70后,但对于新手月嫂来说,学习的年龄最好在48岁以下,超过这个年龄的姐妹如果学习月嫂,会有一些不太好找工作。面对日夜颠倒的工作,身体也有些吃不消。

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报道:让月嫂成为一项受人尊重的工作

提升月嫂的专业形象,让月嫂变得更受人尊重,还是要从专业的培训入手。技能过关才能更让客户信任,不然总有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月嫂在护理问题上出现差错,给新生儿或产妇身体造成伤害。月嫂培训机构的质量也应该严格审查,培训的讲师资质、课程安排、就业安排等都应有严格的规定。

家嘉母婴提醒想做月嫂的姐妹:一定要考察清楚培训机构的资质、是否正规,最好去试听一下,了解毕业学员的薪资情况。到专业的培训机构学习,领取高级母婴护理师证书,才能成为一名正规月嫂。让月嫂成为一项受人尊敬的工作,首先要让月嫂认可自己的职业,不要投机取巧,找一些免费、低价的月嫂培训,最后学不到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