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熊猫竟然是战兽,随军打仗被称为“干将”,还被称为食铁兽

古代熊猫竟然是战兽,随军打仗被称为“干将”,还被称为食铁兽​ 历史记载,距今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阪泉大战,炎帝战败,黄帝一统中原,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黄帝与炎帝部落融为一体,炎黄子孙便由此诞生。而据说黄帝能够击败炎帝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黄帝饲养了虎、豹、熊、貔貅(据说当时大熊猫就叫貔貅)等猛兽,并让它们冲锋陷阵,一时战场上虎啸豹鸣声不绝于耳,结果黄帝大胜炎帝。《辞源》、《尔雅翼》将熊猫雄兽称为“干将”,雌兽称为“貅”。


古代熊猫竟然是战兽,随军打仗被称为“干将”,还被称为食铁兽​熊猫在黄帝时期据说还是挺有战斗力的,混在熊和虎的队伍里滥竽充数,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这货渐渐变得毫无攻击力,并且开始吃素,人畜无害,于是就被当成了和平的象征,晋朝人把熊猫绣在旗子上,打仗快输了就把驺虞旗展开求和。

古代熊猫竟然是战兽,随军打仗被称为“干将”,还被称为食铁兽​熊猫在历史上曾被称为“食铁兽”,还因为经常偷吃居民的铁器,并一度被称之为“害兽”。晋朝郭璞注释的《尔雅·释兽》中,对大熊猫这样描述:“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明代袁牧的《新齐谐初集》,有更详细的记述:“房县有貘兽,好食铜铁而不伤人,凡民间犁锄刀斧之类,见则涎流,食之如腐。城门上所包铁皮,尽为所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