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峴詩篇自此開——擬峴人物(3)王安石

擬峴詩篇自此開

——擬峴人物(3)王安石

1057年,擬峴臺落成。王安石的同鄉好友曾鞏(其實他們也是親戚)欣然作記,寫下了千古名篇《擬峴臺記》。但是從王安石的詩《為裴使君賦擬峴臺》來看,裴材應該是曾給王安石寫過信,請他為擬峴臺的落成作記的。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王安石並沒有應約。不過,裴材也沒有空手而歸,王安石給他寫了一首詩。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號半山先生,因受封荊國公,又被稱為王荊公。王安石家在撫州城區鹽步嶺,也就是今天荊公路鄧家巷,與擬峴臺相隔很近。王安石祖上原是太原人士,曾祖父王明是名遊醫。他由太原遷居臨川,成為臨川王氏一世祖。至於王明遷居臨川的原委,王安石自己也說"不知所以徙"。王明生有三子,長子就是王安石祖父王用之,沒有功名;次子王觀之(或貫之),三十六歲中進士,是王氏在臨川后的第一個進士,王氏家族自此進入仕途;三子王質之,沒有功名。王安石的父親王益則是王氏的第二個進士,他22歲就考中了進士,從建安主簿起步,最後死在建康通判任上。王益為官,一以恩信,所到之處都頗有治績。王益的時候,王氏家族經濟條件應該還很一般,所以王益不管到哪都是帶著家眷上任的。王安石是王益的第三子,前有同父異母的王安仁、王安道,後有王安國、王安世、王安禮、王安上。王安石21歲考中進士,宋人筆記中多記載,王安石原本被擬定為狀元,但因為考卷中一句"孺子其朋"讓仁宗皇帝很不高興,揭榜時與第四名的楊寘對調了。宋人王銍的筆記《默記》中有這樣的記載:

慶曆三年御試進士,時晏元獻為樞密使。楊察,晏婿也,時自知制誥避親勾當三班院,察之弟寘時就試畢,負魁天下望。未放榜間,將先宣示兩府上士人卷子。寘因以小賦求察問晏公己之高下焉。晏公明日入對,見寘之賦已考定第四人。出以語察,察密以報寘。而寘試罷與酒徒飲酒肆,聞之,以手擊案,嘆曰:"不知那個衛子奪吾狀元矣。"不久,唱名再三,考定第一人卷子進御,賦中有"孺子其朋"之言,(上)不懌,曰:"此語忌,不可魁天下。"即王荊公卷子。第二人卷子即王珪,以故事"有官人不為狀元",令取第三人,即殿中丞韓絳;遂取第四人卷子進呈,上欣然曰:"若楊寘,可矣。"復以第一人為第四人。寘方以鄙語罵時,不知自為第一人也。然荊公平生未嘗略語曾考中狀元,其器量高大、視科第為何等事而增重耶!

王安石素有改革變俗之志,"材疏命賤不自揣,欲與稷契遐相希"。登上仕途後,王安石先後任籤書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群牧司判官。特別是在鄞縣,王安石頗有作為,修水利、辦學校、放青苗、嚴保甲,儼然就是後來熙寧變法的"具體而微者"。1057年5月新任常州知州,但是直到7月才到任。王安石在常州任上所待時間不久,第二年2月就離任了。在常州,他主要精力放在開運河上,而且遭到不小的阻力,最後以失敗告終。正在王安石為開運河焦頭爛額之際,他接到了老家父母官裴材請他為擬峴臺作記的信。加上來常州前,兒子夭折,或許王安石當時確實沒有心情來作長篇大論,於是婉拒了作記的請求,而給裴知州寫了首詩。還是來看看王安石的這首《為裴使君賦擬峴臺》:

君作新臺擬峴山,羊公千載得追攀。

歌鐘殷地登臨處,花木移春指顧間。

城似大堤來宛宛,溪如清漢落潺潺。

時平不比徵吳日,緩帶尤宜向此閒。

詩歌開門見山,先點明裴材創建擬峴臺的主旨,即追攀羊祜的德政。接著描繪擬峴臺周邊的環境和風光景緻。其中"歌鐘殷地登臨處,花木移春指顧間"是面上寫景。"歌鐘殷地",以典喻撫州乃文化昌盛的禮儀之邦。"城似大堤來宛宛,溪如清漢落潺潺"則從點上寫景,描繪登臨擬峴臺所看到的撫州城牆和汝水的姿態。最後兩句"時平不比徵吳日,緩帶尤宜向此閒",表面上是說如今天下太平,再也不是羊祜所處的亂世,應該多消遣娛樂。實際上卻是委婉地警示人們不忘不要死於安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