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社会动荡,起义军遍地都是,可为何只有朱元璋成功了?

朱元璋身为大明的开国皇帝,他早前的身世想必人尽皆知了,我们也说过很多关于朱元璋的奇闻异事。在二十五岁以前,朱元璋一直是处在生与死的边缘,但是后来,他的人生直线上升,就像一直刚刚发行的股票一样,关键是,这支股票涨上去之后,再也没有跌下来过。朱元璋的心狠手辣我们领教过了,但实际上,单论朱元璋的水平,在元朝末年众多起义军中不算很厉害。

元朝末年社会动荡,起义军遍地都是,可为何只有朱元璋成功了?

都是农民出身,要么就是土匪头子,他们的文化水平差距并不大,朱元璋也一样,不一定自身就比别人优秀,但是朱元璋身上的三个潜质,是朱元璋最终从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并且实现了起义军的统一,最终成为一个帝国一个王朝一个时代的缔造者。而三个潜质分别是善于收买人心、用人不疑以及非常明确的大局观念。接下来我们分开讲解。

元朝末年社会动荡,起义军遍地都是,可为何只有朱元璋成功了?

首先是善于收买人心。从刘邦是时代开始,凡是农民起义军,基本上没有什么章程的,走到哪打到哪,毫无组织和纪律性,没有文化,心胸狭隘,鼠目寸光,是这帮人的标签。他们很多人参加起义,就是为了能够畅快生活,但是朱元璋不一样,他要成为最巅峰的人物,所以每打下一个城池,朱元璋第一件事情不是先庆功,而是安抚民心,先让百姓忠于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元朝末年社会动荡,起义军遍地都是,可为何只有朱元璋成功了?

第二个就是用人不疑。上文说了,农民起义军基本没有什么思想,多半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们没有文化,可是他们又对有文化的人不屑一顾,而朱元璋不同,朱元璋喜欢用读书人,而且只要用了,就绝对不会怀疑。在征战的途中,只要遇到知识分子,朱元璋就想尽办法招揽他们,既然大家都一样,只要有文化人的知识,自然能够从万军之中脱颖而出。

元朝末年社会动荡,起义军遍地都是,可为何只有朱元璋成功了?

第三个就是大局观。从起义初始,到当上皇帝,朱元璋始终都知道自己需要干什么,该攻占那个城池,该放弃哪个城池,朱元璋心里都一清二楚,他始终坚持着先统一起义军,再攻打元朝的战略。所以朱元璋先打败了陈友谅,随后打败了张士诚,雄踞南方之后,向元朝发起总攻,事实也证明了朱元璋的想法。这就是使朱元璋能够在众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并且最终成功称帝的三个潜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