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就是当后妈,不服不成

1.

高考来临之际,每家每户的父母都恨不得使出十八般武艺,会美食的一大早就起床做美食,还要每样食物上都打上百分,老妈不管有没有身材都穿上旗袍,象征着旗开得胜。老爸也不甘示弱,早早把车子发动好,生怕路上堵车误了大事。

邻居家孩子小晨,高考那天自己起床,把饭菜做好,让老妈吃饭,自己骑着车子去了学校。考完试后又骑着车子回家后给老妈做午饭。

老妈平日最喜欢打扮的是自己,衣服都是质地很好的品牌,小晨的衣服基本上就是几套校服,外加几套可怜的衣服。

但是小晨从来不和别人攀比,学习也从来没让爸妈操过心,反过来她是照顾妈妈的角色。洗碗收拾屋子做各种家务。

可以确认一点:小晨的妈妈是亲妈,亲妈,亲妈。

高考过后,小晨顺利地考上了北大。

朋友问起小晨妈妈经验,小晨妈妈干脆利落地说:当后妈。

最好的教育就是当后妈,不服不成

2.

无独有偶,老姐的一个朋友,早早移民在加拿大,孩子今年上三年级,每天上学放学都是自己去乘校车,妈咪从来没有送过她,老姐担心地说:你就不担心她吗?朋友笑着说,她在国内上幼儿园时就是自己去上幼儿园,而且中间还要倒一趟车。

老姐当场眼镜都要跌下来了。what?自己去上幼儿园?中间还得倒车?

慢着慢着,你确信你说的是国内?你确定自己是亲妈?是呀,朋友哈哈大笑着说。

老姐回头看看自家快15岁的儿子,比自己高半个头,每次参加个活动还必须车接车送的儿子。

老姐和我聊起这件事时,我也眼镜都快跌下来了,回头看了看自己将近10岁的儿子。

最好的教育就是当后妈,不服不成

3.

这两位时尚辣妈的共同点就是当“后妈”。

先抛开安全问题,我还是很赞同两个时尚辣妈的做法的,现在的宝贝们,缺的不是爱,更多的缺乏独立精神与自主精神。

把权力还给孩子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愿意独立,而是父母不断在侵占孩子的权利边界。他们不断以爱的名义,给孩子铺就他们认为的康庄大道,不允许孩子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在孩子权力不断被侵犯的情况下,一部分孩子会逆来顺受,变成妈宝男,虽然听话乖巧,但在后期的婚姻生活中往往会造成婆媳矛盾,家庭矛盾。

一部分孩子变得叛逆,怎么能够气到家长,怎么高兴。这时候的父母生气又心痛:自己一心一意对待孩子怎么就换不来孩子同样的全心全意呢?

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不断远离的过程。其实这个远离不光是距离上,父母也需要逐渐的放手,放手,放手。

孩子有了充分的权力之后,会更有自信,更有成就感。

我的一个远房亲戚,两人都是被耽误的一代,基本属于大字不识的那种,所以对于孩子的管教可以说等于零,但是孩子非常争气,自己考上大学,自己找到工作,自己买房,自己娶媳妇,还给父母不少钱来回馈父母,成了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有心开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父母这种不管,反而让孩子有了自主权,孩子在自己一个个克服困难一个个做到的过程中体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听了那两个案例之后,我目前考虑的问题是,我要不要做一个快乐的后妈型?!您又愿意做哪种呢?

最好的教育就是当后妈,不服不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