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謀深算的朱元璋既然打算傳位給孫子,爲什麼沒有殺了朱棣呢?

陳俐伶


看過網上很多“傳聞”,把朱元璋不殺朱棣說的正經八百,有來道去的,真有意思。他不殺朱棣的原因,只是因為他看不到那麼遠,老謀深算和能掐會算那是兩碼事。

朱元璋對別人狠,但是對自己的親眷還是非常好的,想想老朱是怎麼對待朱文正和朱文正的兒子的,你會知道,他這個人是非常重親情,雖然也僅僅限於血親吧。

本題我只舉一個例子:

朱文正在洪都保衛戰中在洪都抵禦住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的進攻(不全是攻城士卒),堪稱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戰功卓越。因戰後對朱元璋的封賞不滿,後私結張士誠,被朱元璋得知,被軟禁,最後鬱鬱而終,不過換了旁人估計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洪武三年(1370年),封朱文正年僅八歲的兒子為靖江王,就藩桂林,並傳了14代,成為明史上唯一一脈非太祖血統的王族。

而朱文正的兒子——朱守謙,這可是個傳奇人物,屬於那種怎麼作都不會死的人,真不知道對朱興隆這一脈老朱怎麼會有那麼多的隱忍。(朱守謙作死過程太長,太甚,我也沒數老朱忍了多少次沒殺他,大家自行查閱吧)。雖然最後被廢了爵位,但是建文帝上臺第二年就又讓朱守謙的嫡子繼承了靖江王爵位。


古今通史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是在軍營中長大的孩子,從性格能力上分析,他是最像朱元璋的一個兒子,有勇有謀,軍事才能過人,在和元兵的作戰過程中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朱元璋對對那些老臣和功臣們很是兇殘,但是對自己的子孫絕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為了怕外人造反,他分封幾個兒子為王,給他們兵權,鞏固老朱家的江山。


長子朱標是個勤奮的太子,待自家兄弟也是極好,很受老臣和諸位王子們的信任。朱元璋早就確定朱標是皇位的繼承人。朱標很有威望,他的弟兄們也都是擁護他的,這其中朱棣也不列外。朱標活著的時候,朱元璋相信朱標能夠收服朱棣,所以對朱棣沒有加以刻意打壓。

但是太子朱標早逝,這就讓朱元璋必須重新考慮皇位繼承人。朱棣雖然是比較中意的皇子,但是他排行老四,前面還有老二和老三,所以朱元璋選擇了皇位的順位繼承人朱允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想傳位給孫子,這個老四就是一個很大的障礙,朱元璋知道燕王的勢力,也想除掉他,於是派人嚴密的監視他的一舉一動。而朱棣知道老爹的厲害,只要老爹在位一天,就安分守己,謹小慎微的度日。朱棣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朱元璋一向是護犢子出名的。所以這裡面有不忍心的成分在裡面。

其次,朱棣活著,可以和其他的兄弟相互制衡,這樣反而能夠減少對中央的威脅。

我想,當時的朱元璋還是低估了朱棣的能力和野心。一時的心慈手軟,留下了一個禍根。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不知道他老人家九泉下是不是後悔的很呢?


如果你喜歡這個回答,請點個贊好嗎?謝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