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我國空間信息產業發展分析

近年來,我國相關政府部門、投資者和社會輿論對衛星遙感數據應用及其相關產業發展的關注度不斷提高。衛星遙感應用亟待從傳統的中央部委和省級政府部門向基層和大眾擴展,以遙感數據應用為核心的空間信息產業加速發展。

1

空間信息產業發展態勢分析

空間信息產業從狹義角度來講,是基於天空地一體化數據獲取、對地球系統的定量化感知(如目標特徵參數提取、有關參數反演等)、大數據運營以及多學科交叉、多領域集成的高技術服務業;要利用各種通用終端(如智能手機、iPAD 等)與通用網絡條件,為用戶提供所需的空間信息諮詢服務。

1.產業競爭態勢分析

空間信息產業呈現資本、速度和渠道三方面的競爭。“資本競爭”,即遙感衛星等大型空間基礎設施經各國政府多年高投入、大力宣傳後,以其高技術、新領域、高回報預期的形象開始吸引大量資本介入,正迅速抬高對後來者的資本門檻。“速度競爭”,即在資本驅動下,相關企業如何又好又快地進行擴張,並迅速抬高對後來者的體量門檻。“渠道競爭”,即在資本最終需要回報(或需要有較強說服力的盈利預期)的壓力下,相關企業必須儘快搶佔主要用戶、宣傳媒介、銷售/ 服務平臺或渠道,這將迅速抬高對後來者的盈利門檻。

2.產業競爭內容分析

空間信息產業的競爭內容主要表現為空間資產部署與運行(空間段商業競爭)、地面系統控制與運行(地面段商業競爭)和數據資產佔有與應用(虛擬段商業競爭)三大方面。

3.產業競爭策略分析

從國內外市場競爭形勢看,無論是當前企業還是後續進入者,無論是國家還是區域(如歐盟),面對某一高新技術領域的產業競爭都需要儘可能結合市場需求、遵循經濟規律、立足商業開發,儘可能把該領域內既有資源和力量有效地整合起來(通過國家政策和資本運作),並以商業性方式進行運營;而整合的範圍、效率和程度,將決定競爭的成敗或在後續的發展中以誰為主導。

從歐美髮展看,最終勝出的可能就是1-2 家企業,如航空方面民用客機領域的波音與空客集團(ADS)、軍用戰機方面的洛馬與波音,航天遙感方面的DigitalGlobe與ADS 等。對於空間信息產業競爭,可考慮採用外聯覆蓋全產業鏈、外聯控制產業鏈重要環節、自行覆蓋全產業鏈或自行控制產業鏈重要環節等方式的組織策略。

2

空間信息產業發展突破

筆者認為,我國空間信息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在於科學認知和深刻剖析目標客戶及其應用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推進空間信息相關產品或服務模式創新。

1.用戶類型分析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將空間信息用戶分為公益性用戶、半公益半商業性用戶和商業用戶三類。“公益性用戶”,即傳統的行業部委和地方省級政府用戶,以及軍方總部級、各軍兵種和戰區用戶等,對空間信息既有傳統的宏觀、大面積、快速等應用需求;“半公益半商業性用戶”,包括市縣—鄉鎮級中/ 基層政府、科研院所/ 高等學校等用戶,對空間信息有精準、快捷、廉價、易用等應用需求。“商業性用戶”,主要針對市縣—鄉鎮中/ 基層政府用戶和一線/ 二線/ 省會城市青少年用戶(16-45 歲),目前對空間信息沒有明顯的應用需求。

2.基層政府市場突破分析

對於市縣—鄉鎮中/ 基層政府用戶的開拓,筆者認為需要按經濟活躍程度和管轄地域大小,將我國的中/ 基層政府分為三類:對於東—東南部中/ 基層政府,應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基層單元的執政效能,是以處置為導向的群體性信息消費需求;對於中部中/ 基層政府,應在不過分削減人力和影響地方經濟發展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地政府的執政難題,是以應對為導向的群體性信息消費需求;對於西北—西南—東北部中/ 基層政府,應有效把握轄區空間信息和提高基層單元的執政效能,是以把控為導向的群體性信息消費需求。

3.大眾市場突破分析

要開拓大眾市場,筆者認為需要解決的是大眾感知環境(如空氣環境)、提升生活質量(如城市綠地、黑臭水體)、規避風險(如巨災保險)、理財致富(如大宗作物期貨交易)、娛樂體驗等信息消費需求,是以關注為導向的個體化的群體性信息消費需求,是要考慮如何引發大眾關注和持續關注(粘性)的問題;進而需要考慮如何發掘不同群體人員的新奇感、參與感、成就感等,可將大眾分為追求品質、熱衷時尚、環保慈善、科普熱愛等型。

3

空間信息價值與交易分析

為推動空間信息產業發展,需要從市場的角度不斷深入發掘空間信息多層次的商業價值,並綜合考慮空間信息產品及其服務的成本與利潤,形成一定的定價策略與交易規則。

1.空間信息的價值發掘

空間信息的商業價值由其自身價值、服務價值和心理價值組成。空間信息的自身價值是空間信息自身秉賦、性能、特性等所帶來的使用價值,由直觀價值和潛含價值組成。空間信息的服務價值是對空間信息通過加強數據流通、傳輸,提供適用分析工具、展示或演示條件,提供諮詢服務等所產生的價值。空間信息的心理價值是針對空間信息及其應用,進行必要廣告宣傳、品牌打造、精神賦能、文化沉澱等,引發用戶熱衷喜好、消遣娛樂、追風趕潮等所產生的價值。

2.空間信息產品及其服務的定價分析

空間信息產品及其服務的成本包括數據獲取成本、數據存儲與流通成本、數據處理與分析成本和數據應用與推廣成本等。每項成本又可由固定資產成本(如設施、設備、軟件等)、人力成本和運營成本等組成。空間信息產品及其服務的利潤包括一般利潤和壟斷利潤等。

這樣綜合考慮空間信息產品及其服務的成本與利潤,以及相關政策因素、供需關係、用戶心態、社會輿論、市場競爭(尤其是國外同類型產品或服務在國內市場的售價)、自主程等,確定空間信息產品及其服務的價格。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考慮按數據使用量、使用時段、頻率或時效性、用戶等級、數據服務層次與規模、技術成果轉化等分析空間信息產品及其服務的交易規則。

4

結 語

空間信息產業根植於我國的航天事業,但有其自身的特色和規律,需要側重從虛擬經濟的角度進行定位、把握與分析、研究;而要發展我國的空間信息產業,更需要結合我國國情甄別商業性用戶併發掘應用需求。在此基礎上,需要加強空間信息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在豐富產品和服務類型、提高產能與質量的同時,合理分析其成本與利潤,推動形成普適的定價機制與交易規則,從而確保空間信息產業規範有序、科學穩健的快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