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板不一般!坚持4年给困难老人送免费午餐 风雨无阻!

“今天有两个患糖尿病的老人,他们的菜不能放糖啊。”“朱阿伯的饭量比较大,你给他多盛点饭。”“有个老人不吃鸡蛋,你们给他选没有加鸡蛋的菜。”从2014年开始,每天上午10点左右,上海市新旺美食林的老板俞迎春都会细心叮嘱店里的员工,确保给困难老人送的免费午餐准确无误,然后再亲自把午餐逐一送到老人家里,风雨无阻。他的这一善举,他的常年坚持,让获得帮助的老人们感动不已。

这个老板不一般!坚持4年给困难老人送免费午餐 风雨无阻!

给社区困难老人送免费午餐 坚持四年 风雨无阻

俞迎春是上海崇明人,2000年的时候他来到临汾路街道,在这里开了一个小饭店。

“当时我通过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找到了社区里的高龄、失独、独居等困难老人。我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们,于是在中国法定节假日期间,经常邀请这些困难老人到饭店一起过节,免费吃饭。”俞迎春说。

这个老板不一般!坚持4年给困难老人送免费午餐 风雨无阻!

但一段时间后,俞迎春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些老人因为腿脚不方便无法下楼到饭店来吃饭。这让俞迎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吃一餐好的并不能改善他们的现实困境,让困难老人每天都不愁吃显得更为重要。”

2014年,在和家人商量后,俞迎春决定每天按“5菜1饭”的标准,给小区里最困难的独居老人提供免费午餐,“一份饭菜的成本大概在18元左右,分量上足够老人吃两顿。

“刚开始的半年里,我自己去联系困难老人,但遇到不少老人都不信任我,过程进展得并不顺利。”俞迎春告诉成都晚报记者,后来他把自己免费送餐的想法告知当地居委会,得到了居委会的大力支持。经过居委会的筛选,俞迎春每月都能得到一份最急需帮助的老人名单。此外,居委会、受助老人和饭店三方还达成一个共识:如果受助老人家情况转好,不再那么迫切地需要“免费午餐”,也会主动将用餐名额让给下一个困难老人。

俞迎春说,每月初他要和社区进行确定,哪些老人需要送餐,然后逐一上门详细询问每个老人对哪些食物忌口,有无糖尿病,以便于饭菜装盒之前确认好,“有的老人牙不好,我们就将菜品换成易嚼的;有些老人有心脏病,海鲜类的发物他们不适合吃,于是换成其它菜。”经过努力,受助老人的数量也从2014年最初的2户老人发展到6户老人。

“送餐途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还是天气吧,刮风下雨,高温寒冷,天气会影响我给老人送餐的速度。”俞迎春说,既然给老人承诺了每天中午去送饭,那就要坚持送下去,不能食言。

送餐途中 俞迎春更关注困难老人的安全

多年来俞迎春的善举,获得了社区很多老人的信任。不少耳聋耳背、腿脚不便的老人更把自家的钥匙交给了他,最多的时候俞迎春手上同时拿着3,4位老人的钥匙。而正是老人们的这份信任,帮助他化解过一次紧急情况。

去年夏天,俞迎春正在为一位老人送餐,刚走到门口就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俞迎春感觉不对劲,立马拿出了老人交给他的钥匙打开房门,进去后发现,老人家的煤气灶上放的锅烧成了焦炭状,锅里炖的汤也全烧干了,而老人还在隔壁房间里,对此完全不知情,“我当时如果再来晚一会儿,后果真的难以想象,现在想着都有点后怕。”

这件事之后,俞迎春对这些困难老人更上心了。每次送餐都要抓紧时间和老人聊上一聊,遇到敲不开门的时候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老人才会安心,“我现在不仅要把饭菜及时送到,更要关注着这些老人的生活状态,防止意外发生。如果老人在家摔倒了,我们也能够及时发现他们并送往医院治疗。”

拒收老人礼物 带上儿子一起做公益

这些年来,获得过俞迎春帮助的老人都特别感激他。俞迎春告诉成都晚报记者,有一次,一个老阿姨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竟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贵重品想要送给他,但俞迎春拒绝接受。“我做这项公益从来就没想过要获得老人的回报,老人的东西都是有纪念意义的,我更不能收。”

有些老人知道俞迎春拒收任何礼物后,于是想到送锦旗的方式来感谢他。今年夏天,在岭南路700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见证下,患有腿疾的张阿姨委托自己的弟弟张先生,将一面锦旗亲自送到俞迎春的餐饮店中,以示感谢。

这个老板不一般!坚持4年给困难老人送免费午餐 风雨无阻!

俞迎春不仅自己做公益,还言传身教,引导儿子做社区志愿者。寒暑假的时候,让儿子跟着一起去给老人们送餐,下楼时顺便把老人家的垃圾带走。

愿望 希望全国有更多的爱心餐饮店来帮助困难老人

这个老板不一般!坚持4年给困难老人送免费午餐 风雨无阻!

“近段时间我饭店周围有些做餐饮的老板陆续来找我咨询,如何参与到给老人免费送餐的公益中。”俞迎春告诉记者,见到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中,真的很开心。

谈及自己对于公益的愿望时,俞迎春表示,身边需要帮助的老人太多了,他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希望在咱们国家的每个城市,有更多的爱心餐饮店去关注和帮助困难老人,让他们吃饱吃好。

成都晚报新媒体实习记者 谭帅

图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