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國逝世,所奏《梁祝》感染無數國人

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逝世,所奏《梁祝》感染无数国人

剛剛獲悉,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國因病逝世,享年77歲。作為中國交響樂團國家級小提琴獨奏家,盛中國是最早在國際上為中國爭得榮譽的小提琴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梁祝》等。著名小提琴大師梅紐因來華訪問時曾與盛中國合作演出,並稱贊他是“我在中國演奏巴赫雙提琴協奏曲的最好的合作者”。澳大利亞ABC廣播公司將他列入“世界最偉大的藝術家”的行列。盛中國兄弟姐妹11人,有10個成為音樂演奏家,其中竟有9人把小提琴當成自己終生的選擇!盛氏小提琴之家贏得了“中國樂壇第一名家”的美譽。文匯報曾經刊載過盛中國之母朱冰女士的回憶文章《盛中國學琴記》,今天重發此文紀念盛中國先生。

盛中國學琴記

(朱冰)

拜師

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盛雪終於做出了讓步:答應在大兒子盛中國不滿六週歲的時候,正式收他為徒。盛中國聽到這個消息後,拍起小手,歡快地叫著:“我能用真的小提琴拉出好聽的曲子啦!再也不用嘴哼哼唱啦!”

我告訴盛中國且慢高興,對學琴的苦要有思想準備,尤其是要忍受得住爸爸的嚴厲。你沒有見到爸爸教的那些學生,見了爸爸都像老鼠見了貓一樣嗎?盛中國懂事地向我保證:“只要爸爸教我拉琴,再打再罵我也不怕!”

到了正式收徒的這天早晨,我還是不放心。於是又替兒子求情:“孩子算是交給你了,你可不能打罵體罰孩子,不然會把孩子學小提琴的興趣打掉……”沒等我說完,盛雪毫不留情地打斷了我的話,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我現在一身兼二任,既是師又是父。什麼興趣不興趣,我才不管你婆婆媽媽那一套。”盛雪嗔怪地說,“我既然決定要教他,就會管到底,總不會因為孩子沒興趣就聽之任之吧。咱們做父母的如果一味遷就孩子的興趣,那就是溺愛,終究會害了孩子。希望你不要做孩子的絆腳石!”我只得同意盛雪說得有理。

我輕輕走到盛中國床前,準備叫他起床。原來盛中國早就醒了,睜著眼睛躺在那裡,我們剛才的對話顯然他都聽到了。聽到爸爸已經起床了,他也撩起被子一骨碌爬了起來。

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逝世,所奏《梁祝》感染无数国人

我這才發現兒子早已穿好了衣服在床上等著呢!

洗漱完畢,盛中國端坐在桌前,等著我給他端來早飯。

往常都是我下廚房給大家做早餐,但今天盛雪破例自己下廚房,煮了兩個荷包蛋,盛到一個白瓷碗中,又撒了些白糖,然後親手放在兒子的面前。

盛中國有些莫名其妙,弄不清平素威嚴的爸爸今天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對自己為何如此和藹。

盛雪目光柔和地對兒子說:“你可知道,拜師學藝是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古人拜師都要行拜師禮,今天你吃了我親手給你煮的兩個荷包蛋,就算舉行了拜師儀式。從此以後,我來教你來學,爸爸要盡老師的責任負責把你教好,只許你勇往直前,決不許你半途而廢,你能做到嗎?”盛中國使勁點頭,他終於盼到這一天了。

兒子顧不上燙嘴,吸溜吸溜地幾口把荷包蛋吃下肚,擦了擦嘴,揩了揩手,取出琴和弓子,站在爸爸身邊,等著上課。盛雪見兒子懂事,內心也很滿足,父子間的第一堂課就在這融洽的氣氛中開始了。

撥鍾

自從盛中國正式開始學習小提琴以後,盛雪就不在家裡,而是到學校的琴房去給學生上課了。每逢出去上課,他都給兒子留好功課,練45分鐘就休息一刻鐘,兒子很自覺,從來不羨慕別的一般大的孩子在窗外玩耍。

盛雪給兒子規定,上午練琴的時間到11點結束。

可怪事來了,盛雪中午下課回來,發覺兒子還在拉琴。抬頭看了看錶,家裡的座鐘時針已經指向11點10分。

盛雪感到奇怪,就問我:“咦,這鐘怎麼不準了?我下課時就已經11點半了。”

我也以為是錶慢了,就反問盛雪:“你上課遲到了嗎?”

盛雪搖搖頭:“我發現過幾次這種情況,每次我都把鐘錶撥準,可是時隔不久就又會出現這種情況,真是奇怪。”

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逝世,所奏《梁祝》感染无数国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了鐘錶老是走慢的原因。那天上午盛中國在家練琴。休息的時候,他搬了一張凳子到放鐘的桌子前,踩著凳子,打開鐘錶的玻璃錶盤,準備去撥鐘錶的時針和分針,被我發現了。

我問盛中國為什麼要把錶針往回撥,兒子說:“爸爸讓我練琴到11點,我不想讓11點這麼快就到,所以往回撥,這樣就可以多練一會兒琴了。”

等盛雪回家,我把盛中國撥鐘的事告訴了他,他也覺得兒子有些超常,想了一會兒對我說:“咱們兒子恐怕是一匹千里馬,他的潛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我現在為他訂的課程進度,對他來說等於是讓千斤力士挑百斤擔子,我必須加快進度,快馬加鞭。”果然,盛中國學琴的進度呈跳躍式地加快了。

對兒子而言,拉琴的技巧不成問題,困難在於譜,畢竟他只是個6歲的孩子。

兒子捱罵的次數又多了起來。我愛子心切,只能在盛雪不在家的時候,先把盛雪留給兒子的新練習曲唱一遍,兒子再按照我唱的音在琴絃上找位置。

兒子很有靈氣,我只唱一兩遍,他就能記下來。時間很緊張,每一次這樣做都怕被盛雪撞上。

真是怕什麼就偏來什麼。

那天盛雪藉故到商店去買東西,兒子抓住機會,要我為他唱下次要上的新曲子。我剛剛唱了幾句,兒子正聚精會神地在琴絃上找位置,突然盛雪推開房門一步跨了進來。他彷彿並沒有看到我們孃兒倆站在一起的尷尬樣子,只推說他是回來拿錢包的,然後就推門出去了。

盛中國知道這次肯定是捅了馬蜂窩,像做了什麼虧心事一樣坐臥不寧。

我倒有些坦然了,反正事已至此,盛雪什麼都知道了,把事情攤開來談也好,看看到底是誰的錯。

兒子央求我不要跟爸爸硬頂。他已經摸準了爸爸的脾氣,說只要爸爸看到他練琴,天大的火氣也會不消自滅,於是就自顧自地認真練起琴來。

果然,過了一會兒,盛雪空著手回來了。他一言不發,只是看著兒子拉琴。兒子一刻不停地拉了好長一陣了,盛雪的氣消了一些,有些過意不去,讓孩子到外邊去玩。盛中國聽到大赦令,像一隻出籠的小鳥,高興地飛了出去。

兒子這一關是過了,我知道下一個該輪到我了。兒子的後腳剛剛跨出房門,盛雪的臉色立刻就陰了下來。我也故意板起面孔,坐在床沿上等他開口。

盛雪果然先開口了:“我知道你的苦心,這樣做其實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性,等於考試作弊一樣,欲速則不達。”

我反唇相譏道:“記憶需要有個反覆的過程。你這麼性急,譜子又這麼難背,還不許孩子拉錯一個音。我們這樣做,即使有作弊的嫌疑,難道不是你逼的?”

盛雪見我發火了,略微思索了一下,做出讓步:每當練新曲的時候,適當延長時間,但要求我不得再用領唱的方法幫兒子,因為領唱是唱不出把位來的。

眨眼間盛中國就7歲多了,盛雪在拉琴上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有時甚至苛刻得不近情理。只要稍微有一點差錯,他上去就是一巴掌。打完之後還要兒子重新拉。兒子要是臉上稍稍顯露倦怠之色,他馬上就是一聲獅子吼,常常會嚇得盛中國渾身發抖。

天氣漸漸熱了起來,窗外蟬鳴悠悠,使人昏昏欲睡。那天,盛中國赤著膊,只穿一條小褲頭,強打精神,已經連續拉了一個多小時沒有休息。盛雪絲毫沒有讓他停下來的意思。他繞到兒子背後,大聲吼叫著,讓兒子把背挺直。

我突然看見兒子瘦弱的脊背上,順著脊溝流下了汗水,感到一陣揪心的疼。

盛雪變本加厲,又讓兒子拉三個8度的變奏練習。盛中國睏乏難支,一不留神漏掉了一個音階,盛雪衝上去就是一巴掌,接著大聲斥責兒子練琴不專心,讓兒子從頭開始。接著又指責兒子換把位不到位,吼聲不斷。

我這個做母親的再也看不下去了:這簡直是雞蛋裡面挑骨頭嘛!

這麼熱的天,一個剛過7歲的小孩子,又要他背會這麼多譜子,又要他記住那麼多把位,還要他保持挺胸直背的姿勢,還讓不讓他活啦?這哪裡是在教育孩子,分明是在折磨孩子嘛!

強烈的母愛使我忘記了以前許下的“不做絆腳石”的諾言,衝過去一把奪下兒子手中的小提琴,對盛雪大叫道:“不學琴了!不學琴了!早知道跟你學琴受這麼大的罪,寧可讓他長大了去做叫花子要飯!你這樣折磨孩子,孩子連命都快保不住了,還學什麼琴吶!”

我把盛中國攬在自己懷裡,對他說:“咱們不學琴了,簡直是活受罪,比做叫花子還苦!”

自從兒子正式學琴以來,我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打斷盛雪,我實在是忍無可忍,所以就不計後果了。

我十分了解盛雪暴躁的脾氣,我猜他聽了我的話一定會勃然大怒,暴跳如雷。出乎我意料的是,盛雪並沒有發火,只是冷靜地看了看我和兒子,什麼也沒說就轉過身去。

更讓我出乎意料的是,兒子並不領我的情。他也不懂什麼是“叫花子”,就掙脫了我,要把小提琴拿回去,嘴裡不停地哼著說:“媽媽,我沒有受罪!我不要做抱抱子,我要拉琴嘛!”

聽到兒子把“叫花子”說成了“抱抱子”,我和盛雪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緊張的氣氛一下子緩解了。

教訓

隨著盛中國在音樂界嶄露頭角,圍繞著他的掌聲、鮮花和榮譽漸漸多了起來,盛雪敏銳地覺察到兒子滋生了驕傲自滿、愛出風頭的苗頭。他決定找機會給盛中國一個教訓。

一天,附中上課間操之前,盛雪特意去盛中國的琴房,想抽查一下兒子練琴的進度。誰知打開屋門一看,發現裡面空無一人,連兒子拉的小提琴也不見了,只餘一個空的琴盒子丟在桌子上。盛雪十分著急,他最怕兒子到其他同學的琴房去賣弄炫耀拉琴技巧。剛出兒子的琴房,就聽到不遠處傳來盛中國熟悉的小提琴聲。盛雪循聲望去,只見兒子正靠在教學大樓中離操場最近的一個陽臺上,旁若無人地拉著小提琴。

此時已經到了課間操時間,同學們紛紛從各自的教室、琴房走出來,到操場準備做課間操。

盛中國飛快地跑回琴房,放下了小提琴,又飛快地下樓梯,直奔大操場。慌忙之中,連站在樓梯拐角處的爸爸也沒看見。這下子可把盛雪惹火了:太目中無人了,這還了得!

大操場上,學生們已經排好了隊,兒子是最後一個站到隊裡的。

操場的大喇叭響起了節奏感很強的音樂。同學們都成體操隊形散開,開始做著準備活動。盛雪不管這些,他怒氣衝衝地衝到隊伍中,一把把盛中國揪了出來,不問青紅皂白,對著兒子就是一巴掌!

盛中國猝不及防,一下子被爸爸的舉動搞得暈頭轉向。周圍的男女同學們也都投來驚愕的目光,不知道平時老實內向的盛中國犯了什麼錯,以至於捱了爸爸如此嚴厲的懲罰。

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逝世,所奏《梁祝》感染无数国人

盛中國不敢向爸爸分辯,停了一下,感到實在是太難堪了,於是捂著臉轉身從隊列中跑了出來,徑直跑回家裡。

盛中國氣喘吁吁地叫了聲媽媽,叫聲中帶著哭音。

“是不是和同學打架了?”我發現兒子臉頰通紅,像是被打過的樣子,急忙問道。

“沒有。是爸爸!”盛中國眼裡含著淚花,一副受委屈的樣子。

“爸爸真是太不講道理了!今天在課間操之前,我想早幾分鐘離開琴房,到樓道的陽臺上邊練琴邊看大家集合,無非想等同學們集合得差不多時,我再去,好多練幾分鐘琴。”

兒子強忍住淚水,聲音哽咽地說:“爸爸在琴房裡沒有找到我就來到操場上,不問事情的緣由,當著那麼多男女同學的面,揚手就打了我!以後我還有什麼臉去見人哪?從此我再也不到學校上課了!”說完,兒子又開始抽噎起來。

我替兒子感到不平,決定等盛雪回來跟他算賬。

可轉念一想,盛雪不是那種渾不講理的人。我又猛然想起盛雪曾經在我面前流露過,要找機會打掉兒子傲氣的念頭。兒子練琴到今天這個程度,已經是小有所成,最忌諱的就是心浮氣躁愛出風頭。盛雪會不會是察覺出兒子的苗頭,特意要教訓他一下呢?

果真如此的話,我還是跟盛雪保持一致為好,這關乎兒子的終身大計。

冷靜下來,我就和顏悅色地勸盛中國:“你爸爸教你拉小提琴,是以嚴格而著稱,你也是在爸爸的嚴格教誨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看你爸爸今天打你,主要是擔心你愛出風頭,愛在同學面前顯本事。我就不相信兒子捱了老子的打就是奇恥大辱,普天之下,哪個兒子沒有捱過老子的打,哪個老子又沒打過兒子呢?”

這後半句話有些違心。

兒子也明白我的苦衷,喃喃地說:“可現在我已經長得跟爸爸一樣高了,他要打我可以在家裡打,也不能當著那麼多男女同學的面呀!”

這就要說兒子不諳時務了。過去講的就是“人後勸妻,人前教子”。盛中國年齡還小,我自然不好跟他解釋那麼多。

兒子正在屋裡跟我傾倒苦水,不想盛雪怒氣衝衝破門而入,餘怒未息地朝兒子大聲吼叫著:“混蛋,上課時間到了,你為什麼不去教室,跑回家裡幹什麼?”

原來盛中國跑得快,盛雪追不上他,還以為他去了教室,就到教室去找了一圈,沒有見到盛中國,這才斷定兒子肯定是回家找媽媽訴苦。

盛中國一見他爸,就像老鼠見了貓,顧不得委屈,拉開屋門撒腿就往教室跑去,早已把剛才說的面子問題拋到腦後了。

等兒子走後,我批評盛雪道:“兒子站起來都快比你高了,你也要照顧他的自尊心,何必動手就打呢?”

盛雪強辯道:“這次我就是打錯了,也不後悔。讓他知道謙受益、滿招損,出頭的椽子先爛的道理。年輕人還是收斂些好!”

我們家這種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印度詩人泰戈爾的一句詩,大意是說:暴躁的父親就像頭頂天空的一輪烈日,而慈祥的母親就像天邊飄過來的一片濃雲。

我認為異國詩人的這個比喻是非常貼切的。在教育子女成才的過程中,盛雪扮演的角色就像烈日,而我更多的像那片垂著陰涼的濃雲。

來源|文匯報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