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揭秘:3亿人告诉你,什么是中国消费的真相

7月26日晚,纳斯达克的钟声终于敲响,这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时刻。

从起家到上市,淘宝用了5年,京东用了10年,而拼多多只用了不到3年。

在大家都讲究消费升级的今天,在各大巨头的夹击下,拼多多成功存活下来,并且市值迅速突破2000亿。不可思议吧?然而这才是中国经济的残酷真相。

今年的两会,“消费升级”依旧是纲领性的热词,自上而下的渗透情况却始终不如预期乐观。事实上,人们更关注消费降级。

早在2017年,知乎圆桌就收录了一个话题:《你观察到哪些消费降级现象?》,虽然并未引发大范围的讨论,却成了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最近,《2018年有哪些优秀的消费降级选择》成为知乎的热门话题,消费降级再次进入中产人群的视野。

就连号称年薪百万的知乎用户,都开始关注怎么省钱了,更别说3亿用户的拼多多,即使频频被舆论炮轰,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屑,却照样混的风生水起。

消费降级,更像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自下而上,农村包围城市,杀出了一条血路。拼多多只是其中一个缩影罢了。

凭啥?

1、经济下行的趋势

消费降级并非空穴来风,即便GDP连年增长,但经济下行趋势带来的影响,始终存在。在社会阶层固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集体低迷、房价物价一路高涨、生存压力增大,性价比再次回归。年轻主力消费群体更倾向于理性消费,选择最合适自己的产品,而不会再盲目为“溢价”买单。

2、低收入的现实

如果说经济下行是造就消费降级的最根本原因,那消费降级,则是掩盖低收入现实的烟雾弹。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曾说过,拼多多的存在是生存在5环内的人群理解不了的。而网民这个群体,恰恰以5环内的人群为主,他们不理解拼多多的伪劣产品为何会销售火爆,就像5环外的人群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用一年攒下的收入来买最新款的iphone一样。

越来越多的家庭沦为低购买力家庭。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各个省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仅有2300元;而能超过这个数字的,全国只有9个省市,而甘肃、西藏等省份,人均月可支配收入甚至没有超过1500元*。这样的工资水平,是否跟你想象中的有极大出入?可这就是现实。*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消费降级分明是个伪命题,却在这种现象进入中产人群视野的时候,被当成浪潮中千万朵浪花中的一朵。那些将低端消费与消费降级混为一谈的人,始终没有意识到,拼多多的成功,并不是消费降级造成的,而是由极其庞大的低端消费群体,一砖一瓦搭建出来的。

【拉卡拉金融】温馨提醒

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始终是并行的,从现实来说,消费升级的趋势并未中断,同样,消费降级一直存在。两者是多元而又复杂的,拼多多成功上市,除了被人恶搞“3亿用户都敢坑”外,更应该引起思考。

拉卡拉金融互动时间:你用过拼多多吗?都买到过什么东西?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残酷揭秘:3亿人告诉你,什么是中国消费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