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鄉村記憶——帶您領略不一樣的長清張夏

張夏鎮原名張下,因在張山(因漢留侯張良曾在此隱居而得名)之下而得名,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西漢時期,在張夏設茌縣,歸屬泰山郡。三國、晉、南北朝、唐時,張夏是山茌縣治所。宋時屬濟南府長清縣,設山茌鎮。元時屬泰安州長清縣,設山茌鎮。明清時屬濟南府長清縣,始設張夏鎮。解放前後為第六區。1958年撤區並鄉後為張夏鄉,是年秋改為張夏公社。1959年崮山公社併入沿稱張夏公社,同年秋撤銷長清縣制劃屬歷城縣。1961年恢復長清縣建制後還屬,1976年崮山公社劃出。1984年2月區劃體制改革時撤銷張夏公社建張夏區。1985年10月區劃調整時改為張夏鎮。

濟南鄉村記憶——帶您領略不一樣的長清張夏

隋朝摩崖造像五十三參

張夏自春秋以來地處南北通衢御道,是通往泰山、靈巖的必經之地,是歷代帝王的封山祭地,祈福禱壽的行宮、行臺, 是山東佛教發源地之一,更是歷代兵家、商家必爭的戰略要地,自然文化遺產豐厚。有市、縣級古建築、古遺址、古墓葬和摩崖造像9處,有唐朝皇家寺院三藏法師義淨出家修行的四禪寺(土窟寺),世界地質文化遺產饅頭山,世外桃園蓮臺山,隋唐王泉摩崖造像;還有五十三參、雙泉庵、龍華寺、琉璃宮(泰山行宮)、真武閣、黃巢寺、神寶寺等古建築遺蹟;還有“七十二洞”中的婁敬洞、王母洞、朝陽洞、八卦洞等。其中饅頭山於2004年1月被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命名為“山東省地質公園”,是濟南市唯一的省級地質公園。曉露泉被評為濟南市72名泉之一。

濟南鄉村記憶——帶您領略不一樣的長清張夏

唐三藏義淨法師真身塔

四禪寺,位於張夏鎮駐地東北2.5公里處。隋、唐時稱土窟寺,後更名為四禪寺,元更名永慶寺。唐宋建有宏大的“萬菩薩殿”,現存大殿面闊3間、進深1間,前出廈,樑架為四杉椴,上置平梁,立爪柱,原有正脊,經改建成捲棚式大雄寶殿,明代重修。另有宋代經幢,高4米,所刻佛經字跡清晰可辨。寺北山腰300米處,有唐三藏義淨法師真身塔。內有浮雕像,佛1尊、菩薩2尊。北有宋治平年間唐三藏義淨法師真身塔石像題記1塊,有碑碣6通。該寺創建年代不詳。唐代與玄奘齊名的高僧義淨,貞觀十九年(645年),8歲在土窟寺(後為四禪寺)出家。天寶年間,四禪寺達鼎盛時期。今寺內有“五柏三槐”著名景觀。

濟南鄉村記憶——帶您領略不一樣的長清張夏

婁敬洞(透明洞)

婁敬洞山(蓮臺山),位於張夏鎮駐地東南3公里處,南距靈巖寺15公里,西距五峰山5公里,面積2.1平方公里。傳說是因漢代婁敬退隱在此而得名。山上道觀,現少數建築完好,多數只存遺址。據觀內玉皇殿碑文記載,道觀經歷唐、宋、元、明、清各代,極盛時“殿宇峻起,神像璀璨、金碧輝煌,山谷生色,到此者悅如人居天上,境入桃源”。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十二月,道觀被官府查抄,沒收田產13餘公頃,房屋75間,樹木被砍伐。“文革”期間,許多古建築和文物又慘遭破壞。今倖存的有 “蓮臺勝境”坊、蓬萊觀、三元宮(又名無樑殿)、張仙祠、玉皇殿等幾幢古建築。婁敬洞山為“喀斯特地貌”,巖洞尤多。史稱72洞,其大者有婁敬洞(又名白鶴靈芝洞)、青龍洞、王母洞、三清洞、八卦洞、風洞、雲洞、仙姑洞、火龍洞(又名玉皇洞)、朝陽洞等。“蓮臺勝境”石坊位於山峪口處,東側有洞虛觀遺址,僅存石碑,碑文是元代詩人、散曲家杜仁杰撰寫。再東側為蓬萊觀和無樑殿,觀內有白鶴泉,院內有古碑3通。自蓬萊觀沿盤路東行是張仙祠,祠有大廳3楹,已多處坍塌。殘碑斷碣記述著漢留侯張良曾在此隱居。

神寶寺(靜默寺)在張夏鎮小寺村東北。東晉高僧朗公曾在此創建靜默寺。北魏正光元年(520年),法定禪師來遊方山,先於方山之陰重建靜默寺,後在方山之陽建靈巖寺。唐開元年間,靜默寺更名為神寶寺,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神寶寺建有三塔。其中石浮圖兩所,各十一級;舍利塔一所。因此小寺峪名為塔寶峪,後神寶寺成為靈巖寺下院,規模較靈巖寺小,又稱為小寺。現存《大唐齊州神寶寺之碣》一通(已存岱廟),遺址尚存四方佛殘像。

濟南鄉村記憶——帶您領略不一樣的長清張夏

靳莊村真武閣

真武閣位於張夏鎮靳莊村北首高4.9米、寬9.11米的高臺上。臺基下中部用石拱券成通道,南北貫通。閣為硬山頂、單簷,面闊3間,進深3間,有迎壁,閣額為“齊川通婁敬洞(透明洞) 魯”。另有明正德年間創建真武閣碑碣7通。牆壁內有明嘉靖年間重修真武閣龍首碑1通,該村曾多次對真武閣進行維修,今保存尚好。

王泉摩崖造像位於張夏鎮王泉村東南800米處山峪裡。造像分別開鑿於北山腰之陽,南山腰之陰,為自然巖洞略加工而成。朝陽洞佛祖像高1.07米,迦葉、阿難佛高0.54米;53尊佛像(也稱五十三參)群為小佛龕。“五十三參”是指“53位善知識在義淨的帶領下參拜紫竹林”之簡稱。其中大雕佛像是唐三藏義淨法師,兩小佛像是其助手;南為義淨法師去印度前的六位恩師;又南為義淨與三位去印度取經的徒弟。背陰洞內刻有隨義淨法師取經的悟空座像(悟空,俗稱雷公,為氣象大師,又武功蓋世,是義淨取經途中的得力助手),並刻有人和動物、武士像、天象圖。造像為隋唐文物,現保存尚好。

濟南鄉村記憶——帶您領略不一樣的長清張夏

世界地質活標本饅頭山

饅頭山位於張夏鎮駐地以南,南依靈巖寺,東臨蓮臺山,西靠五峰山,環境優美,北大沙河、104國道環山而過。它是由七座山峰拱圍而成的,主峰在中間,被四面的小山包圍。主峰高聳,峰頂突出,極象饅頭,俗稱“饅頭山”。饅頭山寒武紀層型剖面,是地球形成距今5.43-4.90億年期間的歷史記錄。該剖面地層發育齊全,露頭好,地層單位間接觸關係清楚,岩石類型、層面層理構造現象極為豐富,生物(特別是三葉蟲)化石富集且保存完整,是不可多得的“地學實驗室”,也是進行地學科普教育的“天然博物館”,被列入全國地學教科書。每年 大批中外地質學家來此考察研究,有大批學生來這裡參觀學習。也有大量中學生來這裡舉行夏令營等科普活動。

濟南鄉村記憶——帶您領略不一樣的長清張夏

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曉露泉

曉露泉位於張夏鎮積家峪村東北山崖下,為靈巖寺外八景之一,始建於明朝,泉水常年汩汩流淌。此泉為一天然洞穴,座東向西,洞高1.8米,深3米,寬2米。泉水從山崖石縫中流出,淌入一石井中,井四周是一修砌的石洞,洞上有一棵千年古柏,系長清在冊的古樹名木,青藤纏繞著蒼翠的古柏,樹、藤互依互戀茁壯蔥鬱,樹形奇特,景色壯觀;洞外建有一長方形蓄水池,泉水自洞中通過暗道流入池內。泉池邊側立“曉露泉”碑刻。洞穴上方建一北方傳統正四角亭,置身於亭內,遠近農舍點點,炊煙裊裊,如入仙境。泉池周圍長柳環繞,上方千年柏樹,更顯泉水自然幽古。整個泉池依山傍溪,曲折自然,為一清新幽棲之勝境。為濟南市新72名泉之一。

張夏古鎮,地靈人傑。戰國名臣范蠡、西漢政治家留侯張良、關中侯婁敬均曾在來此隱居,晉代名士張忠、唐代高僧三藏法師義淨、宋代仙人靳八公都出生並修行於此地。隋朝農民起義領袖李密、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在這裡修築過宮殿,唐代大詩人杜甫遊覽張夏住在神寶寺,並留下流傳千古的名詩。

婁敬,西漢重臣,秦末東郡茌縣(今張夏鎮)人。為避秦始皇抄殺,隱居在蓮臺山古洞中。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張良來茬縣(今張夏)會見婁敬,秘商刺殺秦始皇事宜。漢高帝五年(前202年),婁敬戍隴西,過洛陽,見劉邦。劉邦賜他姓劉,拜為郎中,號奉春君。七年,劉邦不聽婁敬勸告,北攻匈奴致敗,復歸後封為建信侯,封地位今萬德、張夏、崮山一帶。他主張與匈奴和親,徙六國後裔和強宗豪族10餘萬人居關中,被採納施行。後厭倦官場爭鬥,與好友張良隱居蓮臺山婁敬洞,今婁敬洞口內巨石棋盤仍在,洞內祀有張良、婁敬、范蠡神像。

義淨(635~713),著名唐三藏法師,俗姓張,法號義淨,齊郡山茌人。唐麟德二年(665年)十二月,李治與武則泰山封禪,路經四禪寺,義淨迎駕並提出去印度學習經律論獲准。咸亨二年(671年)出發經海路到達印度,修行10餘年,歷時25年,遊歷30餘國,於證聖元年(695年)返回洛陽,取回經律論400餘部,譯107部。唐中宗李顯為他撰寫了《大唐中興聖教序》碑文立於四禪寺,冊封義淨為“大唐三藏法師”。著作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南海寄歸內法傳》等。“四禪寺”、靈巖寺各建有他真身塔一座,名為法定祖師塔。靈巖寺闢支塔底座周圍有關於他取經經歷的浮雕。

李密,隋京兆長安人,祖籍遼東。字玄邃,隋大業九年(613年)起兵反隋。十三年,被翟讓推為主,佔據洛口,稱魏公,在山茌(今張夏)修築宮殿,改年號永平。皇泰元年(618),兵敗降唐,封邢國公。其墓在今詩莊街道詩家莊西李密洞下。

木魚石是張夏鎮獨有的資源,已研製出茶具、酒具、硯臺、鎮尺等工藝品及保健製品40多個系列400多個品種。產品銷往美國、加拿大、韓國、俄羅斯、泰國、日本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