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築爲什麼那麼偉大?歷經幾千年仍然讓人仰望!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王南,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師。

歌德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很有詩意的一個說法,可從我們學建築史的人看來,好像雨果說的建築是石頭的史書更對一些,尤其對西方建築而言。如果再加進中國建築的話,我們可以說中西方的建築是土木磚石寫成的史詩,所以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來感受這首東西方建築的史詩,開啟一場東西方建築之旅。

正式開始之前,我想特別隆重地介紹一下今天講課的地點。我們所在的地方是清華大學新林院8號,它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很多人都知道梁思成、林徽因是清華大學建築系的創始人,我相當於是在祖師爺的家裡跟大家講建築,所以我現在的心情是如何地激動,大家也可想而知。

第一課 羅馬,當然是羅馬

如果要開展一箇中西方建築之旅,第一站應該設在哪裡呢?羅馬,當然是羅馬。大家是不是很熟悉這句臺詞?

經典的影片《羅馬假日》的結尾,記者們圍著奧黛麗赫本飾演的安妮公主問,這次出訪歐洲各國首都,對哪個城市印象最深刻?公主先是很官方地回答說各有千秋,最後終於抑制不住內心的激情,說道:“羅馬,當然是羅馬。”所以我們也從羅馬開始我們的建築之旅。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電影《羅馬假日》劇照

羅馬在西方被譽為永恆之城、不朽之城,因何永恆、因何不朽呢?我覺得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座城市會像羅馬這樣,從古羅馬到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再到巴洛克時期、新古典主義時期、近代,各個歷史時期最精彩的傑作匯於一堂,所以歌德說過,一個人如果看到了羅馬,他就看到了一切。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西方銅版畫中的羅馬市中心俯瞰

01 羅馬,永恆之城

有一句名言叫“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是通向羅馬的很典型的一條大路。這話會讓我們誤以為很多大路通向的那個羅馬城是一個很平坦的大都市,可是實際上真正到了那兒發現,原來羅馬是一座山城。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我們到處可以看到上坡下坡的路,甚至是這樣的一座大臺階。這是很有名的西班牙大臺階,名字叫西班牙大臺階,其實在羅馬。今天去這個地方的年輕女生都會買一個甜筒冰淇淋,模仿《羅馬假日》裡面公主的造型,是非常浪漫的一個地方。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西班牙大臺階及方尖碑

那為什麼會是這樣呢?其實羅馬是建在七個小山頭上的,換句話說,從七個小山頭上的幾個部落,慢慢發展成為西方古代歷史上最大的城市。這七個小山在羅馬詩人維吉爾的口中叫“七座大山”,有誇張的成分。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塞維烏斯·圖利烏斯時期的羅馬(1527年版畫)

©《世界城市史》

我們看共和時期的羅馬地圖,這條彎彎流過的河是羅馬城的母親河,叫臺伯河,圍繞它有七個山頭。這七個山頭裡面比較有名的兩座山,一個是帕拉丁山(Palatinus),是羅馬皇宮所在地;一個是這一座,叫卡皮多利尼山(Capitolinus),是羅馬的朱庇特聖殿的所在地。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共和時期的羅馬

©《世界城市史》

這最重要的兩座山,發展成英文裡面兩個很重要的詞,Palace源自帕拉丁山,Captial源自卡皮多利尼山,所以說羅馬是整個西方的首都也不為過。

要是中國人選擇一個地方建立首都,一定會去看風水,找一個土地很平曠、取水很方便,適合建都的地方。羅馬人不是這麼想的,他說我發跡的時候是這七個小山頭,我就要把它蓋成世界的首都。

但實際上,剛才看到了,臺伯河在那七個小山頭的下頭,取不著水。這時候,羅馬人就發揮他一根筋的精神,從幾十公里以外的水源高的地方把水運過來。

怎麼運過來呢?用羅馬這種特有的高架輸水道。這個水渠的頂上是一根輸水管,下面用拱券高高地架起來。因為從遠在十幾公里以外的水源地到羅馬的過程中,可能要跨過大河,跨過山谷。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克勞狄亞輸水道遺蹟

©《意大利古建築散記》

不僅是羅馬城自己,羅馬的很多殖民地、行省也都這麼幹。這是在西班牙塞哥維亞,你看,三層高的輸水道,號稱“魔鬼橋”,非常壯麗。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塞哥維亞的古羅馬高架輸水道

©《世界城市史》

由於來的水位很高,羅馬城得天獨厚,可以造很多噴泉,所以在古羅馬時期能建造很多噴泉。今天羅馬更是遍地都是噴泉,最有名的一座是這個特列維噴泉,裝飾了很多壯美的雕塑,俗稱“許願池”。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特列維噴泉 ©許東磊

有一種說法是,離開羅馬的前一天跑到許願池,背對著這個噴泉,扔出一枚硬幣,如果扔進了噴泉裡,以後就能回到羅馬。其實這個動作是很容易實現的,能不能回羅馬,人生可不好說,我去了一回,到現在也沒回去。

02 從帝國首都到“死亡之城”

羅馬發展到頂峰的時候,是在所謂的帝國時期,大概相當於中國的東漢時期。每一個皇帝都在這裡建造自己的紀念碑,然後形成了一個20平方公里的巨大的規模。什麼概念呢?今天北京二環路以裡是60平方公里,相當於1/3個北京的老城。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帝國時期羅馬重要建築示意圖

©王南據《世界城市史》插圖改繪

我們先來一番概覽,看看皇帝們都大概做了什麼事情,然後進行一番仔細的考察。

奧古斯都,歷史學家在評論奧古斯都的時候說“得到的是一座磚頭的羅馬城,留下的卻是一座大理石的羅馬城”。原來是說皇帝的不朽業績,可是從建築學的角度講,這句話是有問題的——一會兒我們講羅馬建築的時候就會發現,奧古斯都沒有建造一座大理石的羅馬,可是確實進行了很輝煌的建設。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奧古斯都和平祭壇精美的大理石雕刻

©《意大利古建築散記》

這是舉世聞名的大角鬥場。開始有一個著名的暴君叫尼祿,他蓋了一個巨大的宮殿,金宮。因為臭名昭著,繼任者們就把他的建設統統抹去,把其中一個巨大的人工湖改建成了這個大角鬥場,今天變成羅馬的一個標誌。如果在羅馬城裡迷了路,只要找到它,就能找到頭緒。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羅馬大角鬥場鳥瞰

©《世界城市史》

再繼任下來的皇帝又建造了羅馬城更輝煌的宮殿,奧古斯塔納宮,今天還有遺蹟,在帕拉丁山頂上。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奧古斯塔納宮下沉式花園遺蹟 ©袁牧

羅馬城蓋到頂峰的時候,大概是在圖拉真皇帝的時代,他也給自己留下了不朽的紀念碑,叫圖拉真記功柱。這是一根37米高的整根石頭雕成的大柱子,沿著柱子的表面,螺旋上升地雕刻了一整個歷史畫卷,描寫他的軍功。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圖拉真記功柱 ©袁牧

近些年由於旁邊的馬路汙染太厲害,把這個柱子燻黑了,羅馬的歷史學家們拿著噴霧一點點清理髒東西。他們來做講座的時候很自豪,說我們在以每天一兩平方釐米的速度前進著,這是他們對待文物的一個態度。

哈德良皇帝,他也在羅馬留下非常多紀念碑。這兒過去是他的陵墓,後來叫聖天使堡。在聖天使堡前頭有一座橋——聖天使橋,上面有很多巴洛克時期大師伯尼尼的雕像。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哈德良陵墓 ©袁牧

卡拉卡拉皇帝建造了巨大的浴場,這是浴場中央的一個更衣室大廳。我們現在看到的天空原來是覆蓋著穹頂的,後來都坍塌了。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卡拉卡拉浴場中央大廳

由西向東望,上部3座巨大的交叉拱頂已無存

到了羅馬後期,君士坦丁大帝建造的巴西利卡,就是所謂的多功能議事廳,都是這種宏偉規模的。君士坦丁大帝后來又把羅馬搬到了東羅馬拜占庭,今天的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從此以後羅馬帝國慢慢地走向衰落,直到西羅馬的滅亡。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馬克森蒂烏斯巴西利卡(即君士坦丁巴西拉卡)遺蹟全景 ©袁牧

我們看到了羅馬城一個個皇帝蓋的不朽紀念碑,再來看看羅馬的普通人待的地方。

今天羅馬很難找到古羅馬時期的住宅了,但還好有周邊一些地方,比如說龐貝。龐貝挖掘出來的遺蹟裡,可以看到當時典型的有錢人是住這種帶天井帶庭院的宅子。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龐貝住宅中典型的天井 ©黃華青

這個很不可思議,用紅磚和大理石建造的倉庫,是在羅馬附近一個叫奧斯蒂亞的港口,倉庫依然是很優美的建築。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伊帕咖斯納倉庫內的壁龕

羅馬的居民由於過百萬,城市裡大部分的面積又都被皇帝佔了,所以他們其實住在很擁擠的樓層裡面。這種樓房叫insula,而且底層一般來說還是比較有錢的人住的,上層是密密麻麻的普通民眾住的像鴿子籠一樣的房子。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insula模型

也一樣是沒有衛生間的,羅馬有些特別懶又沒有道德的人會直接從窗戶倒尿。歷史學家路易斯·芒福德告訴我們,實際上英國像愛丁堡這樣的城市直到近代還這麼幹,只是比古羅馬時候已經文明多了,在倒之前會喊一聲,“倒尿,請注意”。

奧斯蒂亞這個地方也留下了很多insula住宅,可以看到當時的普通人的住宅,磚和拱券建造的樓房。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戴安娜之家殘存的外立面 ©朱琳

在一層還有這種小酒吧,磚砌的牆面,裝飾著壁畫,大理石的吧檯,馬賽克鋪地,非常非常講究的,可以想象一下當時人的生活。這是羅馬周邊港口的情況,羅馬也許比這個還要高級一些。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戴安娜之家一層殘存的小酒館 ©朱琳

大量的、皇家的紀念性的公共建築和密密麻麻的民居,形成了整個20平方公里鼎盛時的羅馬城。擺在一起的時候,特別是看這個復原模型的時候,會有一個特別強烈的感覺:這個城市沒有好好規劃,亂七八糟地擠在一塊兒。

後來西方城市設計的學者講出一個道理來,說這一個個巨大個兒的建築自己往那兒一戳,本身也是一種秩序,那好吧。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古羅馬重要建築復原模型

©《世界城市史》

今後我們有機會講到中國古代都城規劃的時候,會和這個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們會有城市的中軸線,對稱的佈局,規整的城牆、道路、裡坊、民居。這是城市史上很奇妙的現象,兩個大的文明在規劃上走了完全不同的路。

原因也很清楚,羅馬自己要從七個小山頭硬蓋出來,要用它強大的工程技術來解決問題,所以最後就出現這麼一個亂糟糟但是又充滿魅力、充滿活力的城市。

03 樑柱與大理石的希臘

在細說每一個羅馬的重要建築類型之前,有一點是繞不過去的,就是羅馬建築的老師。實際上,羅馬建築的老師是被他們征服的希臘民族的建築,希臘建築在藝術上是非常非常卓越的。

希臘建築最傑出的作品是雅典衛城,尤其是這一座帕提農神廟。希臘的神廟是一個什麼情形呢?通常真正祭祀的地方是一個小房間,但是大部分的地方都被外頭一大圈柱子給包圍了。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帕提農神廟平面圖

©《世界城市史》

所以這個神廟最傑出的外觀表現,其實是無數的大理石立柱,托起上頭的橫樑和最上面的三角形山花,像一個巨大的大理石雕刻一樣。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希臘雅典衛城帕提農神廟 ©袁牧

德國藝術史家溫克爾曼有句著名的講希臘雕刻的話,叫“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用這個來形容帕提農神廟也一點都不為過。甚至很多的藝術家也好,美學家也好,都認為希臘的代表性藝術是雕刻,建築都是跟著雕刻來的。就好比這個雅典衛城,它的總建築師就是一個大雕刻家,叫菲迪亞斯。

為什麼希臘會形成這種以雕刻為主導的建築風格呢?道理很簡單,它用的材料是大理石,它用的結構方式是樑柱,就是用柱子托起橫樑的方式。所以整個建築的外觀也好,空間可能性也好,其實取決於兩根柱子之間石頭橫樑的跨度。

石頭由於太重了,當橫樑用的時候,能有四米多的跨度就不錯了,想超過五六米,基本上自己就斷了。所以我們看帕提農神廟這個三十米的面寬,分了七個開間,每個開間也就四米多,所以看過去滿眼都是柱子。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帕提農神廟正面入口,上部三角形山花已殘損

©《世界城市史》

再往上,三角形山花里布滿了當時傑出的大匠人的雕刻,今天絕大部分都被運到了大英博物館裡面陳列著。我們看到這些雕刻,可以把血肉、衣紋用大理石表現成這樣栩栩如生,就終於知道希臘是怎樣一個熱愛雕刻的民族。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帕提農神廟雕刻 ©于飛

希臘用這種帶雕刻的立柱來建造神廟的時候,慢慢地發展出了他們的建築法式。今天西方人是用Order這個詞來說這件事情,中國在翻譯的時候翻譯成了柱式。

西方神廟的柱式是一種什麼樣的原理呢?其實就是整個神廟的全部設計尺寸,用立柱的直徑作為一個基本模數,可見柱子在這當中是多麼重要。然後他們還發展出了幾種不同性格的柱式,把人體的美賦予給它。最有名的就是這三種,我們只要通過辨認它的柱頭就能很好地分辨這幾種柱式。

第一種,多立克柱式。這個大家可以自己回家做模型,很方便的,你拿一個碗,上面再放一塊麵包,基本上多立克柱式就成功了,是最簡潔最樸素的一款。象徵什麼呢,象徵男性的粗獷、雄渾。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由左至右,依次為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外國建築二十講》

第二種,愛奧尼柱式。它有兩個渦卷,有點像女士的捲髮,所以他們說這個象徵女性,或者象徵中性智慧。

第三種特別特別複雜,在上面雕了好多好多的樹葉,西方人是叫茛苕葉。這種葉子多刺而充滿生命力,他們非常喜歡它,把它雕在柱頭上,形成了科林斯柱式。

事實上,所有這一切都可以看出雕刻藝術在希臘建築當中所發揮的作用。後來羅馬人進一步發展,增加出兩個柱式來:一個比多立克柱式更粗獷的,一般叫塔司幹柱式,或者托斯卡尼柱式。一個又有小渦卷又有樹葉的,等於把愛奧尼和科林斯相加了,叫複合柱式。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由左至右,依次為塔司幹柱式、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複合柱式

所以最後一共五種,塔司幹、多立克、愛奧尼、科林斯、複合,基本上這是西方古典建築最常用的五種柱式。用這個柱式的時候,渾身上下的比例就被規定了,而且神廟也會產生一種你需要的氣質。

比方說,海神廟用多立克柱式,非常地威武雄壯。如果旁邊再坐上兩個男性,非常地般配。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希臘蘇尼翁海神廟遺蹟 ©袁牧

愛奧尼柱式是不是立刻瘦長然後高挑了很多?女性的感覺出來了。現代建築大師柯布西耶非常喜歡雅典衛城,在這兒他突發靈感,他說溫柔的風吹起的時候,愛奧尼柱式就誕生了。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愛奧尼柱式 ©袁牧

運用不同的柱式在不同的神廟、不同的建築上的時候,建築就獲得一種特殊的氣質。前面說的,最傑出的帕提農神廟用的是多立克柱式,男子雄渾粗獷的氣質。

而且用柯布西耶的話說,一個大的建築師,只有他能夠達到人類精神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樸素的時候,才有資格來談論多立克柱式。所以雖然它很簡單,一個碗,一塊麵包,可是出來的整體效果是最樸素、最打動人的。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巨柱林立的帕提農神廟 ©袁牧

另一方面,對人體美的更深層的運用是黃金分割比例,大家都聽過這個很有名的比例。西方人認為美的人體是要符合黃金比的,換句話說,維納斯的身高除以維納斯的肚臍以下的高度,要等於1.618。

那麼它是怎麼用在建築上面呢?剛才我們說的不朽傑作帕提農神廟運用了黃金比。首先它的總寬和總高是一個黃金比,然後它的總高和柱高又是一個黃金比,柱就像是維納斯的腿一樣,山部和簷部也是黃金比。黃金分割矩形所形成的這種經典的比例之美,就蘊含在了帕提農神廟當中,使得它能成為經典的傑作,永遠煥發出一種和諧的感覺。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帕提農神廟正立面分析圖

所以我們最後如果總結希臘建築的話,可以說它是用大理石的樑柱結構譜寫的詩篇。

特別有意思的是,有一些廢墟由於被地震震得比較狠,反而把希臘建築怎麼建造這件事情給暴露出來了。只不過因為石工的技術太好,把它抹得太光,你以為是完整渾然一體的一根石柱。上頭的梁也是一個道理,本來以為是一整根橫樑,其實就是一截一截的,每一截都在柱心。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樑柱和大理石的希臘 ©袁牧

04 拱券與混凝土的羅馬

希臘人由於不能獲得太大的空間,就花了很多力氣來雕琢自己的大理石,也形成了不朽的建築。在這點上,羅馬人往前大踏步地走出很遠來了,因為他們用了不一樣的結構,不一樣的材料。

羅馬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對拱券結構的運用,拱券的發明大概是人類的結構創作當中的最大的創舉之一吧。

我們前面說的梁,假如這裡有一條河,有棵樹突然倒了,它就是一根梁,這根倒了的獨木橋就是橫樑結構。橫樑結構的問題就是如果上面站的人太多了,重到一定程度,把它壓斷了。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拱券結構的發明是什麼意思呢?還是這個河,現在我們用拱建造了一座橋,由於拱獨特的受力結構,不管你有多少人、多重,它都把這個力變成向兩邊去了。這個時候只要你的岸上足夠堅固,就沒有問題。

而且拱形結構好玩的是,你上面壓的東西越多,它更堅固了。它的力氣都去哪兒了呢?往這兩邊來了,只要你這兩邊的牆足夠厚,這個拱就永遠不會塌。哇!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剛才說的那個大理石橫樑最多四五米吧,發明了拱券結構以後,過十米不成問題,很輕鬆的。我們今天要講的萬神廟,直徑43.2米,十倍於剛才希臘建築的跨度,那能給人提供多少空間啊。

所以羅馬建築用了拱券以後,空間就解放了,塑造出各種各樣的建築空間,基本上我們當代享受的各種大型建築的原型,都是古羅馬人發明的。

如果剛才這一個拱沿著進深的方向推進去,就變成這樣的一個筒形拱頂。如果兩個筒形拱頂十字相交,就變成下面的這個十字交叉拱頂,這下能塑造出各種各樣有意思的空間來。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筒形拱頂、十字交叉拱頂及其受力示意圖

©《西方建築史:從遠古到後現代》

可是其他很多文明也會拱券,包括中國,我們也有趙州橋,為什麼我們蓋不出古羅馬那麼輝煌的大建築呢?古羅馬人另外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古羅馬混凝土的發明。

我們大家都聽說過維蘇威火山爆發,把龐貝給淹沒了,一個大悲劇。可是火山也有它的好處,火山噴出的火山灰,是非常高強度的建築材料。羅馬人無意中發現了這個東西,還把它當成一種沙來用,這個沙跟碎石頭還有石灰混合在一起以後,水和一和,凝固以後,無比地堅固。而且可以用於水下,所以可以建造港口、堤壩,甚至於可以大規模地建造各種各樣大跨度的建築。

因為剛才說的拱券固然好,要砌石頭拱券或者磚拱券,需要非常專業的匠人。可混凝土大家知道,你把模板支好,和一大堆往裡倒,幹了以後就成型了,就可以大規模快速地建造建築。有了這個寶貝材料以後,古羅馬人的建築就徹底地解放了。

當然混凝土有那麼多的優點,也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就是如果直接拿混凝土當建築外觀的話是非常醜的,我們在這張照片裡看到的裸露出來的這些很醜的材質,就是羅馬混凝土。

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为什么那么伟大?历经几千年仍然让人仰望!

卡拉卡拉浴場遺蹟中大理石裝飾的混凝土牆面

羅馬人為了裝飾這樣的建築,在外面做很多面層。可是要到最輝煌的紀念性建築的時候,羅馬人不服氣也不行,只好把希臘人請回來,用大理石的面層了。

這就是為什麼前面歷史學家說奧古斯都建了一座大理石的羅馬是不準確的,其實沒那麼誇張,它的整個內芯、整個骨肉都是混凝土,外面穿著一件大理石衣服。

所以,西方有很多建築史家說,希臘建築和羅馬建築是一種二重奏的關係。其實不存在純粹的古羅馬建築,我們看每一棟羅馬建築,多少都穿著希臘建築的外衣。所以接下來我們要看的羅馬城的各種各樣的建築奇觀,會始終發現希臘建築在裡面跟它如影隨形的這種關係。

有一個寫羅馬建築的人把這個概括得很好,他說:

人們只需將帕提農神廟或帕埃斯圖姆廟體現出的關於完美建築的概念,與萬神廟、聖索菲亞大教堂,或任一座哥特大教堂的內部空間所體現出的觀念相比較,就能理解羅馬建築革命。這確確實實是建築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所以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羅馬建築是提供了一種空間,營造巨大空間的可能性,希臘建築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雕刻和外形的和諧比例上。

本部分參考書目:

[古羅馬]維特魯威著;高履泰譯. 建築十書.

[古羅馬]蘇維託尼烏斯 著. 田麗娟,鄒愷莉 譯. 羅馬十二帝王傳.

[英]約翰•B•沃德-珀金斯著. 吳蔥、張威、莊嶽譯. 羅馬建築.

[美]劉易斯·芒福德著.宋峻嶺 倪文彥譯.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

[日]鹽野七生 著. 計麗屏 譯. 羅馬人的故事9:賢君的世紀.

陳志華.意大利古建築散記.

朱光潛. 西方美學史(第2版).

王南. 萬神殿堂. 讀庫13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