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友谅的失败,告诉所有开国皇帝一个道理

上个月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从陈胜起义的失败,告诉所有开国皇帝一个道理》。这篇文章里面说的是,每一个开国君主都必须要具备一项基本技能,那就是会打仗,亲自带兵打仗。不管手下有多少能人猛将,这项技能作为君主本人一定要会。

那么今天,我想通过陈友谅这个人再来告诉所有开国皇帝一个道理。

从陈友谅的失败,告诉所有开国皇帝一个道理

陈友谅本来是打渔的。元末大起义的潮流兴起了之后,他也加入了红巾军。

上面我说过了,陈胜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开国君主,是因为他不具备军事能力。那陈友谅老兄是个打仗的能手,这一条对他是不适用的。

他的成就都是通过战功积累起来的。但陈友谅这个人实在是个十足的坏人。

其实乱世英雄都是仁义与阴狠并存的,这是不可否认的,没有一点心机和冷血,哪能杀出一条血路?朱元璋、刘邦、李渊、曹操、杨坚、赵匡胤等等都差不多,正义和邪恶集于一身。

但是这个陈友谅不同,他全是阴险、毒辣、邪恶,没有一点仁义,这样的人让人感到难以接受,姑且就称呼他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吧!

而这个坏人是无法与朱元璋竞争天下的,因为正义、仁义一定是开国君主必备的素质。你可以坏,你可以阴险毒辣,但是你同时一定要具备仁义。

从陈友谅的失败,告诉所有开国皇帝一个道理

朱元璋何尝不凶狠,何尝不毒辣?但是人家知道该仁义的时候,必须要仁义。凶狠毒辣是用来对付敌人的,是用来对付跟自己夺权夺位的人的,而不能用来对付朋友、战友。只有仁义才能聚拢人心。

大是大非一定要把控好,不能含糊。朱元璋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自己一个人单干的,他是有上级的。他最初的上级是他的岳父郭子兴。朱元璋的能力早已超越岳父,也引起了郭子兴的嫉妒。但朱元璋在对待郭子兴的问题上展现出了绝对的仁义。

第一,他好几次救了郭子兴的性命。

第二,在郭子兴疑忌的时候,朱元璋主动提出自己带人外出发展,以作为郭子兴的外援。既缓和了矛盾,又增强了他们的总体实力。

第三,在郭子兴被从濠州赶出之后无安生之地,朱元璋无私的接纳了郭子兴,并且将自己手下的精兵强将全权交给了郭子兴,供他指挥。这简直就是再造之恩德。

能做到这样的朱元璋,是具有强大号召力的。他手下的能臣、猛将们哪个不为之出生入死?因为朱元璋做到了“仁至义尽”。

从陈友谅的失败,告诉所有开国皇帝一个道理

朱元璋对待自己的另一个上级小明王韩林儿的问题上也很有分寸。虽然只是名义上的统属关系,但是朱元璋还是不敢大意。张士诚进攻韩林儿的时候,刘伯温劝朱元璋不要去救,因为一旦去救,陈友谅会从后偷袭,而且救出来也没法安置这个名义上的上级,但朱元璋还是决定要去救。最后真的将韩林儿救出来了。此时朱元璋是矛盾的,因为朱元璋知道,自己不可能会听这个上级的命令。但朱元璋还是小心翼翼的把这位名义上的上司给供养好,直到自己的统一趋势已经非常明朗了,才偷偷把韩林儿给做掉了。

不得不说,朱元璋很阴险。但是那是没办法的事。朱元璋在这件事上最起码在表面上做的体体面面,忍到忍无可忍为止。

反观陈友谅呢。他也是有上级的,他的上级就是徐寿辉。

当时徐寿辉已经称帝了,但陈友谅掌握了实权。徐寿辉想要迁都,陈友谅不让。在徐寿辉到江州的时候,陈友谅埋伏了士兵把徐寿辉的兵马全部诛杀了。然后慢慢将徐寿辉的心腹都除掉。不久后,把徐寿辉诱骗到采石,然后杀害。他自己当了皇帝。

不久之后,陈友谅又杀害了得力大将赵普胜。

从陈友谅的失败,告诉所有开国皇帝一个道理

这时,陈友谅的“恶”终于开始产生副作用。赵普胜的部将张志雄投降了朱元璋,并且献上了取安庆的策略。徐寿辉的旧将于光也投降了朱元璋,送上一个县。陈友谅的袁州守将欧普祥也投奔朱元璋,送上一个州。

除此外,祝宗援、康泰、余椿、李明道、王汉二等陈友谅的多位名将也都投降了朱元璋。

这样的陈友谅,用离心离德来形容正贴切不过。

这样的人能开国吗?

是个正常人都愿意投靠朱元璋,而不是陈友谅。

所以,我想对开国君主说一句:有仁义不一定能行,但没有仁义是万万不行的!

弘扬正统历史,不写宫闱野文。欢迎关注,我是:刘弘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