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听自己说话的声音比较好听,实际上通过录音等方式发现很难听,该如何训练并改变?

leejq1985


作为一名新闻主播,这涉及我的专业,我来回答一下吧~

你永远无法知道别人听到的你的声音,到底是什么鬼样子~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回听微信语音,感觉自己的声音很陌生;或者打电话的时候,明明自己就是正常说话,但对方会说你电话里声音很好听……这种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别人听自己的声音,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别,原因大家都是知道的:传导方式不同!

问的是如何训练改善,OK?

然而,PO主问的不是为什么声音会有差别,而是如何训练和改善自己的发音,所以已有答案基本都跑偏了。即使有给出改善方法的,也诸多错误。比如,获得最多赞的答案里,提到主持人或者歌手带的俗称“耳返”的小耳机,是用来改善发声的。其实呢,新闻类主播的耳返,主要是为了接收导播的指令和听连线记者的报道。因为新闻演播室里很安静,主播可以通过空气传导校正自己的发音,不需要通过耳机返送;舞台上的歌手的话,因为音准和节奏太重要,耳返是为了歌声和音乐合拍,也不是用来矫正发音的。

声音好听不好听,是什么决定的呢?

决定声音好不好听,最主要的是音色,这是声带条件决定的;其次是共鸣方式和发音位置,这可以决定语音的浑厚度和圆润度。

先说音色。音色是先天的,高音就是高音、低音就是低音,每个人自带的发生器千差万别。

我们听歌的时候,会觉得中音区很迷人,浑厚而宽广,通俗里有蔡琴,民族唱法有德德玛。这是因为中低音特别适合经过录音设备电子化,经过电子化的中音传输出来就如黄钟大吕(低音炮)一样,大气磅礴。而我们平常说话,一般都用舒适的中音区,除非你被惊吓到尖叫或者郁闷到叹息~所以,中音区的朋友们,你们一定没少被夸赞声音好听,尤其是发语音或者打电话的时候。

那么天生高音的朋友们怎么办呢?虽然难,其实也是可以改善一些的。一是通过调整呼吸方法,用胸腹联合式呼吸,让自己的气息稳定悠长,显得沉稳有力;二是可以通过训练,慢慢的把自己的音调往下降。要知道欧美政要很多都会做发声训练,其中最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让自己的声音低下来、慢下来。要不经过话筒,急促尖锐的高音实在跟国家政要的形象不符。

怎么练呢?介绍一个最简单的吧,就是发连续的“啊”,从高音依次往低音走,体会发音部位的改变,找到那个又好听又不吃力的发音点,尽量稳定在哪里,以后说话就往那个部位找。

再说共鸣。正常说话,主要是用胸腔共鸣和口腔共鸣。还是发“啊”音,用手摸着胸骨的位置,体会胸腔的振动,找到振动最明显的时候,记住这个位置,以后还是往这里找;

胸腔共鸣是决定声音浑厚度的,口腔共鸣则决定着声音的饱满度。汉语之所以悦耳动听,是因为元音比重大,一个音节好不好听,主要是看韵母被发得饱不饱满。

与摩擦与爆破发出来的辅音不同,元音是声带发出来的,干净、响亮。将好听的元音再经过口腔共鸣的美化,整个音节就会“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清脆悦耳了。所以,音节要发成“枣核形”,起头要轻,中间韵母的时候口腔开口度要大,最后归音不拙,这就是“吐字归音”了。

吐字归音不好是什么效果呢?还记得“胸是炒鸡蛋”、“装垫儿台”吗?这就是北京腔里发音懒惰,口腔打开不够,再加上唇舌无力且发音过快导致的结果。所以都说北京人的嘴是租来的呢,着急还~

最后再说发音位置。口腔共鸣的部位靠前,就会形成尖音,显得尖锐、刺耳;口腔共鸣太靠后,就会沉闷、含糊,显得不清楚。所以,最好的共鸣位置是口腔中部略靠前,发音时后槽牙尽量打开,让字音饱满、立起,听起来就清晰圆润了。


不入流的大刘


首先呢,人活一辈子,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真实的声音,也永远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样子。。。

Sad~

自己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和录音里、或者是别人听到你的声音比较,声波的介质是不一样的。

别人听到你的声音,其实就是声音经过空气介质,经过耳膜送到耳神经。

但自己听到的声音除了气传导之外,还要经过骨传导,也就是经过固体介质——头骨,直接传送给内部的耳神经。

骨传导的话,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

比如你在吃锅巴,吃饼干这些很脆的东西的时候,自己觉得声音超大,但别人听起来。。。。就还好啊。

因为声音经过的介质不同,到达内耳的时候损耗程度也不一样。经过空气介质的声音音色会改变,声音的能量也会衰减。

录音的话其实也是经过空气传导的,再加上录音设备也会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些音色,所以我们听见录音机里自己声音,或者是自己微信语音的时候,都会有种“这是什么鬼”的感觉。

其实并不是你的声音真的难听,主要还是听不习惯。

然后呢,如果想要自己的声音更好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向着手↓

比如可以练习一下气息,学会腹式呼吸,会让你说话的时候气息更足更稳,不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说到一半抽气的现象~

再比如学好普通话……尽量做到发音准确,分清前后鼻音~还想进阶的话可以专门的练习一些咬字和发声方法。

还比如可以注意一下说话的节奏呀,重音呀,停连呀。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说话的时候自然流畅连贯,听起来也会非常舒服~


不吃肠的大肠


这是因为你平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和别人听到的是不一样的声音。通过手机、录音笔等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就是别人听到的你的声音。而你自己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实际上是“抄近路”听到的声音。

平时我们听到别人的声音,或者别人听到我们的声音,路径是“空气-外耳-内耳-鼓膜-听小骨-耳蜗”的路径,空气本身就有过滤高频的作用,距离越远,到达我们耳朵的高频声就越少。外耳和内耳的轮廓也有“调音”的作用,传导到我们耳朵中的声音已经经过了几道修饰了。

而我们自己听自己的说话或唱歌的声音,除了上面这个“空气-外耳-内耳-鼓膜-听小骨-耳蜗”的路径之外,更主要的是一条近道,即通过“颌骨-颅骨-听小骨-耳蜗的路径”,简化起来就是“骨-耳蜗”的路径,声波几乎全都是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损耗很小(空气传播损耗很大,高频声波尤甚),而且几乎没有任何“调音”或“修饰”,可以说是“原汁原味”。

由于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是这种“抄近路”的“原味”声音,由于“熟悉效应”,自然会觉得顺耳,对于比较陌生的只通过“空气-外耳-内耳-鼓膜-听小骨-耳蜗”的路径听到的声音,自然会觉得不顺耳或“难听”了。就和我们平时自己常见的家人、同事、朋友的脸觉得还不错,但是照镜子或看自己照片(没P过),因为比较少见,就会觉得“啊呀我怎么这么难看”一样的道理。

那么如何训练和改变呢?非常简单,就是戴上耳机,将耳机声音调大一些(以不损害自己听力为限),让空气传播的声音大过自己骨传导的声音就行。然后在这种条件下训练自己的气息和发声,练习到自己觉得不错之后就OK了。各种演唱会和综艺节目中,大家可以看到主持人或演员带着的小耳机,俗称“耳返”,就是这个作用。


肖震宇的科学小屋


关于什么骨传导,什么腔体共鸣等等,我就不说多了,很多回答都已经写了。问题的核心是怎么能够准确判断自己声音的特性,然后改善外界听到的声音的效果。

既然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自己听到自己发声在外界的音效。那就只能通过外界的表达,反过来指导自己改善音色和发声方式。

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找专业的老师去指导,通过对方听到的你的声音的效果来告诉你怎么调整发声的方法以及腔体的使用。并且这个过程是需要不停调整的,因为老师不可能拽着你的声带和伸手到你的各个腔体帮你调,只能靠自己去理解老师说的,然后去尝试改变。最后能够达到老师认为的好的音效。这个是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用非常好的录音热备,通过录音返听,来自己判断声音的特性,并且自己通过调整,再录音,反复去做实验一般,直到自己的声音从返听中听起来满意。并且注意的就是,这个过程不是同步返听,而是录好之后单独播放,自己要保持安静地去听返听到的声音。但是这个就需要自己对于好听的声音的理解去调整了,不懂的人建议还是找老师比较好,少走弯路。


覆听音乐53号工作室


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是的。改变声音不太容易,但有别的办法解决。

平时自己听和朋友听时候觉得还好,但是在社交平台发了语音就觉得很难听了,变声了感觉。

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总是下意识滴在语音时候把手机的下巴对着自己。其实这样的话会是你的声音是在麦克风里面会尖一点的。

我们只要在语音的时候不要把手机的下巴正对着自己,保持平时看手机时候手机相对于脸的角度,手机的头部再靠近你的脸一丢丢,手机下巴远离脸部一点点。就可以啦。手机整体和脸的距离自己寻找一下。

有什么想法的话可以在下面评论呦!


秘密不是秘密


说一个训练的小窍门,也不知道是何道理。据说当年撒切尔夫人,就是用着让自己的嗓音变得柔和亲切的。

两脚平行站立,最大程度的举高双手。停一下,然后保持手臂由身前向下放,卷颈部,卷胸部,卷腰部,把身体自然府下去,做出一个类似下腰的动作。


类似这个动作,呼吸平稳然后说话,自己听,这个声音就是你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好的声音。记住它,平时就按这个标准来讲话。这个是立即能够改变自己声音的方法。

试试看吧。


禅武山人


这是语速的声音传导,有的人说话吐字清析,一字一句。

有的人说话,语速快,吐字也快,音响大。

有的人说话,慢声细语,吐字流畅,心平气和。

有的人说话,大喊大叫,语音也含糊。

训练改变,说话要吐字清析,一字一句,音调平和,遇事不燥,语速流畅。

平时可以朗诵诗歌,阅读散文,慢慢的声音就会很好听了。


一叶幽兰9


直接听自己的声音是骨传导,别人听你的声音或者通过录音再听自己的声音是空气传导,由于传导介质不同,我们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也不同,骨传导听起来更饱满,所以会造成感觉上的不同。

想让自己的声音真正的好听,有几个关键。

呼吸:准确的说是呼吸方法,中气十足的声音听起来比较好听,这样的声音稳健,有根,更重要的是气息的作用会让声带放松,否则的话为了控制气息会让声带紧张,声音就会干哑。长时间说话还会损伤声带,呼吸的方法可以参照瑜伽的完全呼吸,播音专业叫胸腹联合呼吸,也就是吸气的时候腹部胀起,呼气的时候腹部收缩,这样可以利用腹部和两肋肌肉控制气息的运动,减轻声带紧张程度,声带放松也会美化声音。

共鸣:我们知道打鼓能响除了鼔皮的震动,还需要鼓体的共鸣声音才会大,说话一个道理,声带就相当于鼔皮,他的振动在人体共鸣腔的轰共鸣下才会扩大并美化,所以适当打开口腔可以增加说话时的中音共鸣,同时美化声音。打开口腔的方法四个字“提打挺松”提是提颧肌,也就是颧骨上的肌肉,向上提起,类似微笑时的状态,打是打牙关,挺是挺起软腭,也就是硬腭后补部,舌根上面的位置,松就是松下巴,这个时候你的口腔就处于打开状态,或者直接体会打哈欠收回到一半时口腔的状态。

发生声位置:有的人说话发声靠前,集中在嘴的前部,这样说话声音尖干涩,有人集中在口腔后部,大约舌根位置,这样的声音闷散暗。正确的位置在口腔中部偏前位置,这个位置的声音圆润饱满。

声音的训练最好有专门老师指导,因为自己是很难听出问题的。


善言堂


我自己前些日子也录一些资源,我来给您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哈哈

通过录音听到的声音也不能说是难听,就是听上去怪怪的~

“感觉听着录音和自己说着话就是两个人”

所以有时候自己制作资源的时候不使用耳返根本就是完全进行不下去,包括自己录歌也是这样。

按照物理学知识来解答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经过不同的介质的时候声音是会发生改变,自己说话自己直接听到自己的声音是一种路径,别人听你的声音或者通过录音再听自己的声音多是通过空气传播,是另一种不同的路径。

想让自己的声音让别人听上去好听,除了可以学习专业一些的播音技巧和知识,(这种方法实际上效果最好,但是蛮难的,亲身经历过)

还可以做好这些事情:

第一、呼吸

自然,匀称。不是做专业之用不需要刻意去强调胸腹联合式呼吸,只要先做好吸,吸得饱饱的,呼的均匀些就可以了。

在练的时候可以刻意让气往肚子里面吸

第二、情绪

情绪会影响发生平静自然的状态发出的声音和激动紧张发出的声音会有很大的不同,破了声也多是由于这个原因,

情绪也会影响到发声器官的状态。


拼搏的诸葛


首先,自己听到的声音和别人听到的你的声音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前边两个答案已经说了,这里就不再说。但差别不太大,所以不必太在意。

在这我只说录出来的声音。录出来的声音由于设备的不同,声音也是千差万别。

如果是手机录的声音,这个声音是失真的,并不是你真实的声音。因为为了能让通话清晰,手机会消掉一部分低频声音,让人的声音更亮更“单调”。所以,录音还是要用专业的声卡麦克风和耳机。

另外,我说一下我自己遇到的不理解的现象。我用同一台声卡和麦克风,耳机不同录出来的声音也不同。比如用耳机A录的时候,监听声音是暗哑的,那么录好的声音在任何设备上听都是暗哑的;用耳机B监听是明亮自然的,那么录好的声音在用其他设备或者耳机听都是明亮自然的。

另外还有同行反应,录音的时候耳机监听音量调高,录好的声音也是音量偏高的,反之则是偏小声的,照理说录出来的声音大小只和当时话筒的音量有关啊。以上这两点我十分难以理解,谁懂还请解释一下。

至于练出好听的声音。对于不专业的人来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是对于专业声音工作者来说,任何音色都是好听的,但前提是字正腔圆,自然,声音能表情达意,真实的传递感情和情绪,这些做到了,单田芳,罗大佑,李宗盛的沙哑声音是好听的,李玉刚,霍尊,费玉清的清亮声音也是好听的。

练声练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在一篇问答里能说清的。但很重要的是心理因素,不能紧张,要自然放松。在录歌或者做音频节目的时候,要忘掉自己在做什么,放下心来 ,投入到你的内容里边去。很多人平时下意识里唱出的歌很好听,也高的上去也下的来,都是一旦正儿八经录歌了,就全乱套了,就感觉气怎么都不顺,而且就算不跑调也没有感情,这就是因为紧张,“太把事当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