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最悲惨的事,是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别人要求的样子

古往今来,所有人都在向我们强调,懂事是一种美德,而任性是一种自私。

从小,大人便会教导我们,要将他人的感觉放在首位,自己的感觉不重要,毕竟吃亏是福。

于是,我们习惯忍让,习惯藏起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佯装成“懂事”的样子。

自己很想要的玩具,只要父母一声不买,就赶紧走开; 同事让你帮忙,即便内心很不情愿,却还是笑着答应; 老板的无理加班要求,即便心累不已,却还是默默完成; ......

人这一生最悲惨的事,是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别人要求的样子


慢慢地,我们在“懂事”外衣的包裹下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提出自己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的需求也越来越不受重视。

《请回答1988》中,德善作为家中的二女儿,总是一副懂事的样子。

可她的懂事换来的除了母亲偶尔的一丝歉疚,再没有其他。

家里只剩两个鸡蛋,荷包蛋没有她的份;

吃炸鸡,两只鸡腿,没有她的份;

就算她曾明确表示不和姐姐一起过生日,父母仍旧只准备了一个蛋糕;

......

人这一生最悲惨的事,是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别人要求的样子


因为她的懂事,父母自然而然地将她的需求放在了次位。

他们不是不爱德善,只是习惯使然。

可生而为人,我们也会委屈,也会伤心。

后来,德善大发脾气,发泄自己的不满。

父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父亲便为德善准备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生日。

人这一生最悲惨的事,是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别人要求的样子


所以啊,如果可以,别那么懂事,任性一点,也没关系。

生活原就足够苦涩,我们何必再添一分。

那些你不想做的事,就别做;

那些你想说的话,大胆说;

那些你想要的东西,勇敢追。

适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喜欢的就去拥抱,想要的就去争取。

人这一生最悲惨的事,是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别人要求的样子


不是怂恿你去反抗全世界,只是不希望你因为全世界,而丢了自己。

人生没有回头路,不要等到垂垂老矣,回望来时路,心中满是后悔与叹息。

周国平曾说: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就是真正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来。

人这一生最悲惨的事,是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别人要求的样子。

人这一生最悲惨的事,是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别人要求的样子


卓别林在70岁时写给自己的诗《当我开始爱自己》中这样写道: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认识到,所有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

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人,不如做一个讨己喜欢的人。

当你足够爱自己,你的人生也一定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吸引到那些欣赏你的人。

很喜欢蒋方舟在《奇葩大会》说的一段话:

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


人这一生最悲惨的事,是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别人要求的样子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