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将借鉴纽约湾区的经验,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即将出炉,其中大湾区港口群的协同发展问题是一个重要议题。大湾区内的香港港、深圳港和广州港的货物吞吐量均排名全球前10,再附加虎门港、中山港、顺德港、高栏港等珠三角中小型港口星罗棋布,粤港澳大湾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港口群。

粤港澳大湾区将借鉴纽约湾区的经验,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港口相邻有可能产生同质化的竞争,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中三大主要港口处于“一国两制”的背景之下,在行政协调和合作商议上的难度更大。

早在1921年,为了解决纽约港的权益争议,美国国会就通过设立跨越两个州的协同治理机构—纽约新泽西港口事务局(下简称纽新港务局),负责协调管理两州港口及部分腹地,其发展经验值得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借鉴。

来源丨香港经济导报社

行政机构

企业化的委员会管理模式

纽新港区的跨州合作实行的是企业化的公共机构管理模式。由美国国会通过,由两州政府主导成立纽新港务局。纽新港务局委员会委员由两州州长直接任命,只对两州州长负责。委员们作为政府官员,属于无薪金的义务劳动。港务局委员会的非政治化运作管理模式,超越党派限制并与政治疏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官僚化与腐败现象。

粤港澳大湾区将借鉴纽约湾区的经验,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此外,纽新港务局作为特许经营机构以市场机制提供公共服务,其企业化的机构管理模式优点在于:

一、有效解决政府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建立长期的融资渠道;

二、保证政府参与重大经济生活,不影响其对土地、岸线、航道等国有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三、政府职能定位在市场化、企业化、分权化,属于有限权能政府;

四、私有企业的管理和运行优势,进一步促进了港口经济的高效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将借鉴纽约湾区的经验,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纽新港务局企业化的委员会管理模式,表面是公有形式,实质是自主经营。通过“有形”与“无形”的手相结合,使非政治化管理与企业化运行共进,从而保证港区管理的有效性与活力。

财政政策

自给自足的资本运营模式

纽新港务局财政上自给自足、自负盈亏、高度自治。港务局既无政府当局财政支持,也无法抵押信贷、无征税与评估权。港务局拥有港口周围一定范围内土地资源的产权和征用权。

首先,纽新港务局作为“地主”自定租金,将设施租赁给有专业技能的私营公司来经营。土地租金是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长远的固定投融资渠道,使政府排除了过度投入的风险,也使纳税人免去了税收负担。

粤港澳大湾区将借鉴纽约湾区的经验,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其次,港务局自行决定它在港区内修建的交通设施的使用费,所获资金取之于建设项目又用之于建设项目,从而促进了设施的维护更新、保持了收支的平衡稳定。

最后,港务局每年发布并向州长提交一次CAFR(综合年度财务报告),报告内容详尽,条理清晰,是展现港务局管理进程与成果的重要文件。

这种自给自足的财政模式较好地发挥了各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经营活力,并且协调了港区所有权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使港口在基础设施、经营设施、投资营运和管理方面都能够得到互动良性发展。

项目运营

“效率与理性”的管理模式

从成立以来,“效率和理性”一直是纽新港务局运营和发展秉承不变的原则。

首先是纽约世贸大厦的建成

1962年,纽约和新泽西州通过了开发世贸中心的提案并将此授权于港务局。纽新港务局作为一个两州联合机构,在处理区域问题时遵守理性原则,不论在设施选址还是投资方面都考虑到了双方利益,从而维护了平衡。

粤港澳大湾区将借鉴纽约湾区的经验,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其次是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

纽新港兴建和运营着众多的交通基础设施,保障了区域交通的便捷畅通。不仅迎合了港区民众自由流动的需求,也为港区市民更好更快的自由流动和迁移提供了动力之源。

最后是便捷高效的多式联运交通系统

纽新港是横贯美国东西大陆桥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及北太平洋铁路的起始点,海铁联运、海公联运异常发达。纽新地区的港口、铁路、公路及重要桥梁都由纽新港务局管理,在资源统筹调配上具有得天独厚优势。

港区的管理与运营无不体现着“效率与理性”原则,政企分离、市场运作、统一调配,形成港区持续滚动开发、互利共赢的局面。

联合治理

“绿色港口”品牌建设模式

纽新港务局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保护港区资源和经济环境,并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策略,致力于打造“绿色港口”品牌,综合提升资源与环境效益。

粤港澳大湾区将借鉴纽约湾区的经验,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纽新港务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绿色港口品牌建设:

一、建立EMS(港口环境管理体系)

纽新港务局引入国际标准作为指导,评估港口的项目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的显著性影响,从而发现并深挖危害根源,及时预警和干预。

二、物流系统优化升级

政府环保当局对港区内集运输卡车等运输工具的燃油进行标准控制,确保港区废气排放达标。此外,港区建设了高效铁路疏运系统,大幅降低了集卡排队进入港区所造成的空气污染。

三、有偿激励船舶减排

两州政府出台了一项针对远洋船队使用低硫燃油的减排激励政策,要求所有挂靠纽约新泽西港码头的远洋船舶参与合作,通过执行改善空气质量战略计划,严格执行港口排污设施的监控,推进“绿色港口”进程。

粤港澳大湾区将借鉴纽约湾区的经验,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纽新跨洲合作是平衡经济发展目标和环境管理目标的协调共进过程。“绿色港口”品牌效应是纽新港成功的无形力量,使其与纽约大都市区发展相得益彰,真正形成一个环保清洁、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圈。

PS:本文整理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