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七里佛堂这用了500多年的名字,

会一直在吗?」

明永乐年间,两户张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两张家。明嘉靖年间,邻村五里墩村东南的佛堂被水冲塌,两架梁上各盘一条大蛇,漂至两张家不再随之流动,大水过后遂在此新建佛堂一座,又因距县城7里,故改名七里佛堂。

冠县话里,七里佛堂会被说成七里堂。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县城振兴路延伸线从街中穿过,县城一再扩大,将周边的村子淹没。如今,村街两旁垒上白墙,往里看,很多房子都已经被拆掉,罩上了绿网。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是的,七里佛堂正处于拆迁的时代浪潮之中,逐渐的城市化让七里佛堂变了样。由此,我想的是,七里佛堂这个用了500多年的名字,还会一直传承下去吗?以后的《冠县志》上会怎样描述七里佛堂这个村呢?

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而我恰好碰上消失之中的七里佛堂,便拍下来一点处于变化中的痕迹,而这变化,也是需要纪录的一部分。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一座房子的墙,一边被刷成了黄色,一半被涂成白色。而这些,都掩盖不掉那两个用瓷砖摹写而成的双喜字。房子并不新,用的是半白半绿的瓷砖点缀,许是20世纪末盖的,这是来自上世纪的痕迹。随着拆迁、变化,这一切也许只能存在于照片之中了。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城东往事,这四个字在提示我们七里佛堂是冠县的城东,它被绿色的竹条包裹,门前停车,也长了草,似乎已经不开门了。

我不知道它会不会被拆掉?我假想,它被拆掉了,这一块地方成了县城,也许这里就不是城东而应该是城中了。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以上是还留存的景象。然而,更多房子的门窗已经拆掉,空洞洞的立在那里,白墙根本就挡不住这空洞。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我随着一个缺口往村里走。路并不宽阔,更多的房子被彻底拆掉,绿色网子笼罩,空荡荡的。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与此,被罩住的同时,从网子里面伸出一些草来,远处的树虽然还在生长,但还是阻挡不了这有点空荡的感觉。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我行走在这半高的绿网之间的路上,一辆车停在草里,一面墙后是一个还完整的过道,一个人正坐在角落里休息。

他身后,是一座房子,还在生活的房子。那是他的家吧?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还有一些房子在用。这家理发店就还开着门。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这个铁锈大门里面杂草丛生,锁着门,太阳光从树枝之间传过来,很耀眼。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光穿透枝叶,越过被绿网遮盖的瓦砾,往东方射去,还在生产的工厂立在那里,一览无余,更加显眼。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主街的十字路口,还没到热闹的时候,不然一定挤满各式各样的小摊子,给下班回家的人们一个便利。不信,你就在6、7点的时候去看看。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我又看到那个太阳,一样的太阳,没有了枝叶遮掩,像一个白洞悬在半空,好像随时能把这世间都吸进去似的,它太耀眼,我不敢看太久。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向南去,七里佛堂陵园坐落在路东。我拐进路西的“过道”,站在一块石灰地面上,铁锈灰尘混在一起,被车轮轧过的痕迹还在,不知道它们还能在七里佛堂停留多久。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他的西边,一排杨树,被风吹的沙沙响,作为一排生命,接下来,它们会被搬到哪里继续生长呢?

冠县七里佛堂……|754个村庄计划

我看着他们,听着叶响蝉鸣,心里想:拆迁是这时代的某个关键词,我们处在这个时代洪流中,每个人都不能逃避。这是好的吗?这是坏的吗?我不知道,我只是想像狄更斯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样,我不评论好坏,我只是尽可能无感地纪录下当下的景象,越表面越肤浅越好。

这就是我们2018年生活的景象。

七里佛堂,拍摄于2018年7月25日,天气晴,是许临时拍过的第145个村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