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有哪些不实记载?

ST余书涛


《史记》以严谨的历史论述著称,司马迁对这部书严正的态度使得《史记》有了质量的保证,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真相参考。
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史记》中某些记载用现代唯物论的角度看是经不起推敲的。其中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广为流传,但除了史书绝唱《史记》外,并没有其他可信服的记载来佐证历史上的周幽王真的干过这么一回事。
“烽火戏诸侯”被记载入煌煌史册中,这很有可能是司马迁道听途说得多了,觉得这种民间流言值得记载就记录了下来。但是在周朝交通极为不发达的情况下,烽火台被点燃是不可能让王城之外的诸侯军队朝发夕至的。而且大军出击前总要准备粮草,诸侯们看到烽火后几个月赶到周幽王身边恐怕都是难以实现的。
除了《史记》,这则故事没有其他史料佐证,成为了一个孤证。由于它实施起来漏洞百出,再加上周幽王时期政治动乱,很可能就是因不满废长立幼而夺王位的周平王一党为了诋毁前朝、让自己更加名声言顺编出来的段子。
后来在出土的战国竹简中记载了周幽王主动进攻原来的申后外家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因而灭亡的事件,也完全没有“烽火戏诸侯”一说。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司马迁的时代是汉武帝刘彻的天下。而刘彻和周平王一样是废长立幼得的天下,如果实写周幽王亡国真相,肯定在刘彻王朝是要查水表的。所以司马迁留下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掩人耳目也就不难理解了。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小方说历史1990


《史记》史家之绝唱,各朝各代评价相当高。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一般地方都这样介绍《史记》。其实已经透露了一些信息,一、他是个人著作,所以免不了带有个人主观色彩;2、他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那么他写出来的东西会受参考的资料和搜集信息的局限。

带着这观点去看史记,你会发现,三皇五帝就是神话故事,刺客列传你可以当武侠小说看(里面有的功夫堪比金庸的众高手),本纪列传里面所有人物对话都是司马迁的创作。

比如:他不可能有机会爬到纣王床底下偷听人家说了什么是不是?听过纣王说话的人也没机会跟他聊天是不是?

但是人家针对不同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和对话写的的确够生动,是一绝!

不是司马迁不愿写真实,比如秦朝以前的事离咱们远,同样离他的时代也不近。司马迁也没办法不是,只能是尽量了。

不过呢,总体上说我们能看出来,司马迁还是尽量往真实了写,比如涉及一些事情他也不确定的时候,他会说这个不够确定,或者直接一笔带过。

比如,关于霍去病,司马迁大量笔墨写了他死前和死后的事,就是没写死因,一个封狼居胥的大人物二十多岁就死了,明显不正常么,司马迁没写,那就说明他也没找到线索,出于严谨考虑他就只能一笔带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