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人看上去很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Irene_haha


友善是人的性格,獨來獨往是自己的選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文人的山水聚會,意為交流切磋,互通心氣,當然不乏有“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好文章出於此。也有不少傳世經典出自孤高特立的文人隱士,他們醉心山水“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

人是群居的高級動物,早年的群居是為了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的共享,抵抗災害襲擊的損失。而酒足飯飽後人們對心理感受也有了需求,我們需要分享、需要安慰、需要發洩,這是出自我們更深層的需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滿足心理訴求的前提在於,我們遇到合適的對象。我們的孤獨有時候在於,處於酒池肉林,仍然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失望。而今,我們有很多聯繫渠道和方式,閃爍的微信,彈出的短信,刷不完的微博,看不完的抖音,卻時不時難免自己是孤島的感受。

友善而獨來獨往的人,明白知己難求,卻有著出世又入世的態度。與人為善,不是他們缺乏與人交際的能力,獨來獨往並不是排斥、厭惡與人交往,抱著友善謙和的態度與人相處,保留自己的獨處空間,不合群不代表性格缺陷,只是一個不入群的選擇

這些人往往是有自信底氣,能夠從容淡定地看待問題,對待自己孑然一身的狀態。與其隨波逐流地從大流,他們可能更願意保持自己。


席越


我就是那種待人很友善、卻總是喜歡且習慣獨來獨往、我行我素之人、我不喜歡扎堆、因為女人堆裡是非多、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我有知心朋友、可以暢聊的那種、但為什麼還會獨來獨往呢、



原因如下:1:我習慣了跟所有人包括知己保持相應的距離、不想太過親密擾亂彼此的生活習慣及生活軌跡



、2:即使價值觀雷同、消費觀也會略有不同、女人的虛榮心和攀比心都是有的、人總會拿自己沒有的跟你有的比、



3:每個人的靈魂生來都是孤獨的、我享受其中、不願被太多打擾、



4:每件事情再沒被打擾的前提下我才能真正的思考、感悟當下!例如:當有事情困擾我內心的時候、我會選擇一個人去某一個地方或者爬山、在這個過程中、內心被困擾的事情迎刃而解、若是大家一起、只是去了某一個地方或者鍛鍊了一下身體而已……



有溫度的愛37


我想我是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我就是友善而喜歡獨處的人。

接人待物講禮貌,與人為善,是我的為人原則。

至於獨來獨往,

1.對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生命本無意義,我要為我的生命賦予意義。我習慣做事有計劃性,每天我都有自己的日程安排,而且往往排的比較滿,不想為一些無營養的對話,低效能的社交浪費時間,打亂計劃日程。

2.我是低慾望的人。所謂無欲則剛。所謂捨得二字,有得有舍,有舍有得。我喜歡平靜的生活,遠離熱鬧鬧哄哄,我怡然自得。我沒有太多的慾望,為了平靜自由自主的生活,我願意捨棄一些社交。

3.我更在意精神生活的充盈。比起謀求更好的物質生活,我在溫飽自足的基礎上,更享受獨立自主的思考,精神生活的充盈可以讓我得到最大的愉悅和滿足。

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社交少不了各種類型的聚會,會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作為低慾望的我,願意花時間給知己好友,如無必要,不喜歡花大量時間給泛泛之交。


星空1000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王麗霞(頭條號 王麗霞):


王麗霞,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北京懋德工作服務中心項目及行政管理組組長。

首先,友善與獨來獨往並不是相互排斥的概念。友善可以獨來獨往,友善也可以不獨來獨往。

獨來獨往有時是真的孤獨,有時卻也是真的灑脫,完全看當事人的真實情境而定。

無論屬於哪種情況,獨來獨往不是錯,獨來獨往應為一種被尊重的狀態。如果有人需要獨來獨往,我們為什麼不允許呢?

若是您被獨來獨往的人所吸引,很有可能,您內在也有獨來獨往的渴求,只是您不敢這樣去做罷了。

在以往,獨來獨往是一種很危險的狀態,因為不合群,就會被孤立;不附和別人,就會受到打擊;而且獨來獨往有時也會給群體帶來“異類”的挑戰,成為眾矢之的。

但現在,隨著社會的變遷,人們意識的提升,人們的包容性更大,人們開始看到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與需求,人們對獨來獨往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甚至隨著人們對自己內在的探索與追求,人們對獨來獨往會抱有更深的熱愛。

所以,如果您認為:“友善就要合群”,或是“獨來獨往就是在拒絕別人”,您就會處於困惑之中。看穿自己觀點的限制性並不難,靜下心來即可。

友善並且合群很好,友善但獨來獨往也很好,因為他終究還是友善的。如果您想走近獨來獨往的人,那就上前去,告訴他:我很喜歡你,我想和你交往,做朋友。這是一種和諧的相處相交之道。

不過,在交友方面,最好不要去窺探別人、修正別人,否則最後受傷的肯定是自己。交友,只是去奉獻出自己的真心與真情,讓它成為自己的一種表達。這一句閒話,送給有緣人。

很喜歡倉央嘉措的一首詩《見與不見》,放在這裡也別有味道。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先講講自己吧。職場火鍋就這是這種善良友善、但喜歡獨來獨往的人。沒有什麼為什麼?因為我喜歡這樣啊。有一句話:靜水流深。我喜歡這種生活方式。

前不久,有一位其他部門的人對我說,每次見你,你總是很客氣很溫暖,上次邀請你去喝扎啤吃燒烤,你為什麼不去呀,是不是瞧不起我們?是不是表面熱情、內心冷漠啊?

我笑著回答,絕對不是你想的這樣,我習慣了安靜,其實,我挺羨慕你們這種可以嗨通宵的人,但是我就不做不到,喝扎啤吃烤串吹大牛,一小時可以,超過一小時我覺得很累、索然無味。

但我絕不排斥那些一晚上可以吃幾場、喝幾場、唱到凌晨的人,只是自己實在不舒服,所以,不喜歡參加。絕非瞧不起別人,也不是內心冷漠,如果你和我喝茶聊天,也許可以聊個通宵。

到現在我也想不明白,我們有十個同學在同城,其中有七個喜歡吃吃喝喝、不醉不歸,下班先喝白酒到晚九點,第一小時過後我撤了,第三個小時撤了另外兩個,其餘七個一定再去喝啤酒吃燒烤,到了晚上十一點,再去K歌,繼續喝啤酒,一直嗨到凌晨四五點。我到現在都不明白,這些玩樂就這麼上癮嗎?那些同學也奇怪,你作為一個男人,到點就回家待著,活著有什麼意思啊?!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出自《莊子秋水》中一句名言,意思是說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我與那些同學互相不欣賞對方的生活方式。但是,那種喜歡獨來獨往的人,相對比例比較小,即使真的喜歡獨來獨往,但是害怕被同事認為自己不合群、沒朋友而裝著融入群體,其實時間長了如坐針氈,經常假裝出來接電話躲酒的。實在想不明白,酒就這麼好喝嗎,可以胡吹八咧十幾個小時?

以上這些都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現象。對人友善與獨來獨往,不是對立的矛盾。不是說喜歡熱鬧的人就是友善的,更不能說孤獨的人就是冷漠的。友善是修養,孤獨是性格,兩者不是互相打架的關係。有一句話說的很深刻: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都是狂歡,一個是需要參與眾人的娛樂;一個是內心世界的豐富多彩。

從職場火鍋本身講,越孤獨越友善。因為喜歡安靜學習寫作思考,內心越來越充實,根本不需要參與無聊的聚會,不需要與別人喝酒來刷存在感。對人情世故其實看的比較透,熙熙攘攘皆為利來,攘攘熙熙皆為利往。沒有利益衝突,何必對人不友善?有利益衝突,何必不裝著對人不友善?對任何人友善,不分貧富貴賤,其實是一種修行,越是喜歡孤獨的人,越能達到這個境界,反而是那些喜歡熱鬧的人,更追求人以類聚,對低於自己圈子的人反而不友善。

職場火鍋隨著年齡增長,越活越明白,內心的充實,才是真正的充實。多少人狂歡之後,一個人在夜色裡哭泣。他們、她們在狂歡結束後,無法承受孤獨的夜晚,正是因為內心不夠強大,內心有所空虛。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平時喜歡聚會,但有一天突然抑鬱了。但那些對人友善,但喜歡獨來獨往的人,內心充實,看得明白,活得通透,反而不會抑鬱。所以,對人友善真誠,但獨來獨往的人,如果你和他交上朋友,他可能就是你一生的好友。

我是職場火鍋,一位行走職場二十年的人力資源總監,作家,全國語文課文的作者。目前,已經回答近一千個原創獨家的問題,對你提職加薪有幫助,請關注職場火鍋,每天都有精彩的回答,期待與你互動和交流。

職場火鍋


對人友善只是一方面的性格特點,並不代表友善的人就喜歡結群而伴。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以及對事物的不同的價值觀。或許友善的人並不贊同他人但卻不會直接反對他人,而是尊重他人,維護他人。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煩惱,部分友善的人更喜歡獨來獨往。

就以學校生活為例:走進校園,你會發現有著許多的獨行者,也許你會認為他們都是孤獨的人並且大多性格孤僻,不易與人交往。但他們可能為人十分友善,只是更願意獨行而已。因為這樣他們可以節省下與朋友們打鬧的時間,將時間更充分的利用於學習。並且可以減少與朋友之間的摩擦,減少煩惱。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常有孤獨伴隨。不願為合群而心憂,只願做那個獨行卻有友善的人,擁有自己獨特的魅力。


mua木木水


首先我想糾正一下,友善和獨來獨往並不衝突,待人友善是一種禮貌,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而獨來獨往則是一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有些人確實是不喜歡和別人一起去做一些事情,他們覺得很多事情自己一個人可以完成。其實問這個問題你存在一個誤區,你覺得待人友好的人可以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因為在你心中你是不排斥也不介意讓朋友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對於有些人來說,待人友善只是自己的一個基本的禮貌,他們喜歡一個人獨處的生活方式。

記得在高中的時候,班級有位女同學。學習成績好而且待人有禮貌,長得也非常漂亮,但是每次放學不論是吃飯還是回家都是她一個人,曾經好奇的詢問她為什麼,她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我的時間都規劃的很好,沒有多餘的時間留給其他人。同理,那些願意獨來獨往的人心裡應該也是這種想法。



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大話精神


友善是表示,你和我相處,我不會傷害你。

獨來獨往則是表示,我不渴求你的理解,同樣,我也並不想試著接近你,理解你。

咱們兩個在一個安全範圍內,保持一定的距離就好了。

《甄嬛傳》中的端妃,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整部劇中,她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的,帶著她的侍女,參加某些在她認為,十分重要的活動。

在宮中,她沒有打算和某些人做閨蜜的想法,即便對於她喜歡的皇上,她都保持了剋制。

大概是她明白,愛是虛妄,皇上不可能愛她,靠得太近,反而會讓人生厭。

而宮中的人,又有幾個能真心的呢?她把甄嬛當成了戰友,但是都沒有當成朋友。

大概是因為,當年她和華妃,其實關係也不錯,但是皇上與太后一起設局,徹底將她與其他人的情分剪斷。

久而久之,她明白了,若是不想傷害他人,若是不想被傷害,就只能離人群遠一點,只有這樣,她才可以活得稍微安心,活得稍微有安全感一點。

這其實和大部分獨來獨往的人的選擇有異曲同工之妙。

受盡了家庭、朋友、戀人、婚姻中另一半的傷害,於是只想逃。

被傷害過的人,倘若心存善念,就會變得友善一點,因為他被傷害過,知道如何不去傷害他人,當然,也知道怎麼去用一點手段,就傷害他人。

此外,那些想逃的人,就會變得獨來獨往,因為唯有如此,他們才能讓自己活得安全一點。

或許有人很幸運,不用經歷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糾葛,不過至少應該試著理解一下,不是所有人都是幸運兒。

有些人的遭遇,決定了他們的選擇。

當然,也有另外一些友善的獨來獨往的人,比如《笑傲江湖》中的風清揚。

這些人選擇獨來獨往,有的是已經是一代大俠,不想再和這個世界糾纏。

有的人選擇獨來獨往,則是想把自己修煉成大俠,他們為了達到更高的境界,必須有所捨棄。

捨棄人世間的關係就是最基本的,你只有不糾纏於世事,專心於自己的事業,才會不斷地開拓進取。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皇帝的後宮,不是用來愛的,只是用來繁殖的。

一個人沉溺在世間的人際關係裡,久而久之,就會讓自己的生活一團亂麻。

只有擺脫人際關係的束縛,才能輕裝上陣。

獨來獨往的人,有的是受夠了人類的傷害,有的是受夠了人類的喧囂,有的則是為了追尋內心的腳步。

保持友善,則是一種道德,既然不能脫離人世,那就把芸芸眾生視作一個人,他們不好不壞,只需要微笑對待。


林一行


獨來獨往也是一種生活狀態,應該被世人接納尊重的。我就是一個喜歡獨來獨往的人,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去餐廳吃飯,在別人看來我似乎很孤獨,可我有時很享受這種獨處,內心是平靜的。那是一個不被打擾的世界裡與自已的靈魂對話,不必在乎迎合他人感受,不去做自已不擅長的社交。不怕說錯話,做錯事。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孤獨來自於心靈層次,寂寞來自於生理層次。我不合群不代表我不善良,我也會和朋友們友善的相處,吃飯,聊天,在我不想寂寞的時候,這並不矛盾,友善的人總是刻薄的人討人喜歡吧。我不怕孤獨,不刻意排斥,與它和平相處。與人為善的人精神世界也是善良,純靜的,有豐富底蘊的,或許別人走不進他的世界,他一樣也會善待生命中每個人。



漂萍1943


友善是指做人的基本法則,具有親和力和善良。

獨來獨往則是指人的性格觀念與社交理念。

兩者當然可以並行不悖都是一個人面對生活與人際的選擇

即選擇了待人友善,也選擇了獨來獨往,這是一種自由。

與人交流,通常分為兩種人,一種是內向型的人,一種是外向型的人

外向者的能量來源於外部世界,所以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動全場,這種人的特點就是善於主動出擊,從不會被動的等待事物的出現與發生。

而內向者的能量多來源於自身內在世界——如思想、情緒和觀念等,他們重視主觀世界、好沉思、善內省。

他們都待人真摯,友好也善良,只不過內向的人常常易害羞、寡言、較難適應環境的變化,他們獨來獨往,不是出於自願,而是羞於表達,所以朋友很少,隻身一人

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敢於叩開他們心門的人,帶著他們走出自己的世界。

如果你願意成為這個人,悄悄告訴你,他們需要的是時間,和真心

這樣的人,如果認定你是他的朋友,那麼他會傾盡他所有的期待,給你一段真摯的友誼,如果為這段友誼添上一個期限,那麼他會說:“一萬年。”

畢竟在這茫茫宇宙間,為了等待這樣的你,他們真的獨來獨往的,孤獨了很久。

當然,並不排除有些友善的人,獨來獨往是因為放蕩不羈愛自由,比如奶爸我。

《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