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此人智谋不输诸葛亮,却把坏事做尽,结局成谜

小的时候跟着爷爷看《三国演义》,小编觉得董卓的首席谋士——李儒,如果找到一个明主,那么定然可以成为诸葛亮,周瑜一样的人物,可惜的是,此人有才却无德,助纣为虐,最终不知所踪。

汉灵帝刘宏驾崩后,刘辩即位,由于年幼,实际掌握政权的是他的舅舅何进,何进威胁到了十常侍的权力。而且,何进是武将出身,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然而十常侍常年混迹于宫闱之中,伴在君王之侧,是学习政治的最好场所,所以阴谋诡计甚。于是在十常侍的合谋之下,何进被刺杀,壮烈下线。

三国中此人智谋不输诸葛亮,却把坏事做尽,结局成谜

刘辩原本就年幼,现在又失去了舅舅的庇佑,更加没有能力掌控朝政大局,朝中局势一时间混乱不堪。这个时候远在凉州的军阀——董卓,在他的谋士李儒的建议下,趁机进京勤王,后来成为宰相,掌握了实权。可以说,董卓在从地方小吏一跃成为中央大臣的过程中,李儒居功至伟。在进京的路上,李茹还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跟,把吕布这名骁勇善战的将领收纳到了董卓的麾下。刘辩逐渐长大,希望重新拿回实权,但是皇室衰微已久,刘辩早就已经是一个被架空的傀儡,根本无法与拥有兵权的董卓抗衡,除此之外,刘辩与董卓总是意见相左,于是他身为皇帝,却被一个臣子废黜为王。但是董卓还不放心,毕竟自己不姓刘,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就问李儒该怎么办?李儒思虑过后,回答董卓说:“主公现在已经是辅政大臣,废立皇帝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只要你想让刘辩死,自然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让他离开。”

三国中此人智谋不输诸葛亮,却把坏事做尽,结局成谜

于是董卓就派李儒去办这件事,李儒作为一名文臣,不适合直接动刀子,就用了鸩酒。李儒假借探望之名前去拜访刘辩,说是代丞相为王爷送来美酒,而此时的刘辩已经被董卓废为弘农王,他已经十五岁了,不再是懵懂无知的三岁孩童,知道李儒作为董卓的走狗肯定来者不善,就与李儒谈天说地的周旋,一会儿说你中午吃的什么饭呀,一会儿说今天天气真不错呀,就是迟迟不喝下他送来的酒。

三国中此人智谋不输诸葛亮,却把坏事做尽,结局成谜

李儒装不下去了,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办,就直接让随从把酒强灌到刘辩的嘴里,顷刻之后,曾经的皇帝就吐血身亡。皇室贵胄,就这样被出身卑贱的臣子所杀。为什么《三国》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喜欢,不仅因为乱世出英雄,符合中国人的浪漫主义情怀,而且这段历史的发展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更为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一种观念——帝王和平民不再是云泥之别,任何人只要肯奋斗,只要够心狠,就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三国中此人智谋不输诸葛亮,却把坏事做尽,结局成谜

后来陈留王即位,成为汉献帝,被扶持为新一代的傀儡。王允哀叹汉室衰微,想要重振刘汉天威,也许他只是单纯的想要董卓手中的权力吧,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老谋深算的王允夜间辗转反侧,起来再庭院中踱步之时,见到了长得颇有姿色的侍女——貂蝉,于是愁下眉头,计上心头。王允使下”连环计“,先让貂蝉跟吕布相见,吕布被貂蝉的美貌所吸引,本来以为能跟貂蝉结为夫妻,就喜滋滋的开始准备婚礼,然而,一转眼,王允就把貂蝉送给了董卓做姬妾。吕布正式上门求亲的时候,才知道快要到手的鸭子就这样被人夺走了,心中很是不满。

李儒在知道这场三角恋之后,从大局出发,希望董卓能够舍弃美人,把貂蝉送给吕布,这样就可以继续拉拢住吕布,但是貂蝉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实在是千古难得的美人,色迷心窍的董卓实在不肯放手。

三国中此人智谋不输诸葛亮,却把坏事做尽,结局成谜

小编至今还清楚的记得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李儒在义正词严的劝诫董卓把貂蝉送给吕布之后,董卓眯着小眼睛,一脸坏笑的反问李儒:”把你的妻子送给吕布,你意下如何呀!“扮演李儒的演员当时一幅吃了苍蝇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遇上了这么一个为色所迷、鼠目寸光、分不清轻重缓急的上司,李儒也算是倒霉透顶,不过关键还是在于他当初投奔在董卓门下的时候,没有摸清董卓的脾性,就这么一条道走到黑,现在到了自食苦果的时候。他知道董卓迟早会因为这一次的目光短浅而遭到报复,所以他就提早谋划,称病回家。最终,心怀不满的吕布,在王允的挑唆之下,终于把自己的主上——董卓给杀死。李儒的首席谋士之位,到这里就走到了尽头。

三国中此人智谋不输诸葛亮,却把坏事做尽,结局成谜

尽管后来董卓的部下里李傕打败了叛变的吕布,诛杀了王允,重新掌控了朝政。但是他在向汉献帝推荐李儒做侍中的时候,汉献帝并不听从他的建议。汉献帝和被李儒毒死的刘辩虽然是同父异母,但是毕竟也有血缘亲情,像李儒这样诡计多端,心地不善的人,分明就是歪才,胆小的汉献帝根本没有胆量用,东汉王朝已经岌岌可危,实在是出不得半点差错了。公元198年,李珏被曹操击败,从此史书之上就再也没有了李儒的身影。在电视剧里,李儒后来被士兵拉出卧房,当街斩首的场景应该是罗贯中老爷爷杜撰的。

三国中此人智谋不输诸葛亮,却把坏事做尽,结局成谜

小编之所以说李儒才比诸葛亮,是因为小的时候看《三国演义》,李儒是第一个出场的谋士,这大概就是先声夺人的效果吧!后来李儒就那么惨淡淡的收场,实在让小编禁不住浮想联翩,如果他没有死,后来再投到明主门下,那么,他的命运是不是就会被改写,依然可以做出一番成绩呢!另外,虽然《三国演义》中,最为出彩的莫过于被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山的诸葛亮,但是罗贯中老爷爷的想象力太过丰富,把诸葛亮描写得实在太机智多才,近乎神仙了,可是在刘禅那么不懂事的情况下,诸葛亮依然愚忠不已。

权力面前,谁分得清谁对谁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