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首例微信庭審!江南法院這波操作很得!

广西首例微信庭审!江南法院这波操作很得!

8月30日,江南區法院經開區法庭正在開庭審理一起勞動爭議案件,只見法庭上法官敲了一下法槌,然後原告某公司代理律師、人民陪審員、法官和書記員都埋頭注視著自己的手機,被告不到庭,到庭的某公司和其代理人每個人都在做“低頭族”。

广西首例微信庭审!江南法院这波操作很得!

這種開庭時候

合議庭成員和當事人都不注視著案卷材料

而是看著各自手機

這是怎麼回事呢?

被告這時候在哪裡呢?

广西首例微信庭审!江南法院这波操作很得!

開庭現場

原來,此時法庭上審判長在引導大家利用移動網絡終端,通過內部微信群來開庭,法庭設在南寧市經開區,被告人此時雖在千里之外的江蘇省徐州市,但通過微信開庭實時傳輸語音、文字和視頻,亦等同於同在法庭開庭一樣真實。

广西首例微信庭审!江南法院这波操作很得!广西首例微信庭审!江南法院这波操作很得!

法庭上,只見在審判長熟練地在微信群裡按庭審的流程,組織當事人有序地陳述身份情況,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關係,引導當事人合法有序主張自己的訴求,有序開展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最後引導當事人進行法庭調解,整個庭審持續了不到30分鐘,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了調解,當庭製作了調解文書。

案情回顧

這是一起勞動爭議案件。

張某是從江蘇省到南寧工作的外來務工者,在南寧經開區一家公司工作,由於該公司經營暫時出現了一些困難,工資未能按時發放,在該公司拖欠其幾萬元的工資並且協商無果之後,張某選擇離職回江蘇另謀出路,同時於2017年到南寧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維護自身的權益。

經過近半年的仲裁,最終裁決支持了張某的仲裁請求,後因某公司對仲裁結果不服訴至江南區法院經開區法庭,雙方多次協商,但未能取得實際效果。自該案立案之後,張某便回到江蘇,並在徐州市另找了一份工作,同時隔三差五,頻頻打電話給主辦法官詢問案件進展,說等著拿回屬於他的工資以養家餬口,言辭甚為急切,討薪的急切心情溢於言表。

庭前,案件的主辦法官瞭解到某公司在南寧市經開區,被告作為勞動者卻遠在江蘇省徐州市,雙方當事人相隔千里,某公司願意當面協商解決補發工資問題,但張某隻願意電話溝通,卻不願意再花銷一筆路費到南寧協商。

同時,某公司曾與張某私下電話協商過調解方案,但擔心直接支付款項後張某翻臉不認帳,覺得沒有法院的調解書會失去法律保障;被告對法律瞭解不深,對對方當事人的誠信抱有成見,怕來南寧也解決不了問題,不願放下工作同時還花費大筆路費到南寧協商處理,導致雙方僵持不下。

广西首例微信庭审!江南法院这波操作很得!
广西首例微信庭审!江南法院这波操作很得!

現在通過微信開庭調解的方式,既免除了張某舟車勞頓之苦,讓其拿到了被拖欠多年的工資,又為某公司解決了工資補發及息訴止訟之困擾,短短三十分鐘時間內,方便快捷地解決糾紛。對於這樣的結果,雙方當事人都很滿意。

广西首例微信庭审!江南法院这波操作很得!

經開區法庭急人民群眾之所急、利用新科技新方式來解決糾紛的做法贏得了當事人的點贊。

來源 / 江南區法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