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为何一打陆战就送经验?坑爹的“三位一体”领兵制度是关键

东吴是三国政权中的另类,在孙权掌权后,东吴的陆战进攻能力就直线下滑,没了当年孙家武装暴打吕布(联军收复洛阳时,孙坚和吕布交战并取胜)、鲸吞江东的战绩。

东吴为何一打陆战就送经验?坑爹的“三位一体”领兵制度是关键

在东吴的扩张史上,吞下荆州盟友的土地靠的是突袭和糜芳背叛,拿下交州主要靠士家的投靠,主动进攻战绩寥寥,就连周瑜拿下南郡也用了一年时间。东吴之所以在陆地进攻上差劲,原因就在于它“三位一体”的将军领兵制度。

东吴为何一打陆战就送经验?坑爹的“三位一体”领兵制度是关键

东吴的将领是指挥官外,还集屯田负责人、地方长官于一身。东吴将领谁不是集三个官衔于一身,那简直都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东吴的指挥官部下是世袭的,即便是孙权转赠将领的部下都被当成是“坏规矩”。

东吴为何一打陆战就送经验?坑爹的“三位一体”领兵制度是关键

周瑜死后,他的部下4000人先后被孙权送给了鲁肃和吕蒙,这两个大都督的回复都是“柯基,不,十万老大,这不合规矩,周都督的人马我们可以代管,小侄子长大后,您可一定要给他人马。”周瑜之子周循、周胤虽然没继承老爹的部下,孙十万还是给了他们其他人马当补充,周瑜的兄弟、侄子也得到了上千人马的指挥权。

东吴为何一打陆战就送经验?坑爹的“三位一体”领兵制度是关键

孙家是豪侠黑社会出身,在打地盘分地盘时也采取了各堂口镇守一方的原则。孙策的堂兄孙贲一度是孙家武装的话事人,是除孙策外最大的军头,他还是豫章太守。豫章郡是东吴地盘中人口最多的一个郡,户口达到了406496,人口总数是1608900(公元140年的数字,仅供参考),是孙策直接管辖的会稽郡人口的四倍。

东吴为何一打陆战就送经验?坑爹的“三位一体”领兵制度是关键

孙贲死后军队被孙权托管,但这个江东最大郡却直接送给了孙贲九岁的儿子孙邻,孙邻29岁时得到了老爹留下的军事遗产。孙权的堂兄弟孙奂也是江夏太守,并把这个职位传给了儿子孙承。孙氏家族的孙辅得到了庐江太守(人口42万),孙翊是东汉末年步兵第一产地丹扬郡的地方官(老曹家和刘备都到丹扬征召过步兵,陶谦也是靠着丹扬老乡才占了徐州,丹扬人口60万人),东吴人口最多、战争潜力最大的几个郡都被孙家族人占据。

东吴为何一打陆战就送经验?坑爹的“三位一体”领兵制度是关键

周瑜也在多年征战后,得到了江夏太守、南郡太守(人口162570)等职位。和周瑜不和的老将程普也当过江夏太守,此外黄盖、潘璋、吕蒙等凡是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东吴将领基本上都有地方官职随身。

东吴为何一打陆战就送经验?坑爹的“三位一体”领兵制度是关键

除了多领一份工资,东吴将领们还在自己管辖的地方有奉邑。周瑜、鲁肃、吕蒙三人大都督的奉邑都是刘阳、汉昌等四县,周泰的奉邑是春谷、宜春两地。奉邑的税收直接归将领使用,可以补贴家用,也可以给自己的部下砸钱升级装备。

东吴为何一打陆战就送经验?坑爹的“三位一体”领兵制度是关键

东吴的将领还身兼屯田事务长官,可以让自己的部下种地,也可以抓山越种地。因此谁的部下多,谁就土豪,谁能大规模地送士兵(或者农奴),谁就是大家眼中的好人。诸葛恪多次对山越用兵,给自家补充了上万精锐,还把其他的山越俘虏送给其他将领,一度成了东吴将领眼中的“大好人”。

东吴为何一打陆战就送经验?坑爹的“三位一体”领兵制度是关键

士兵的多少决定了东吴将领官职的大小,在徐盛手中有500多人军衔是别部司马时,他的地方官衔是柴桑长;部下增多升迁建武将军时(行情是上千人马),他的地方官衔就上升为庐江太守。因此对于东吴将领来说,士兵就是最好的流动资产,在进攻曹魏这样的强敌时生怕赔本,战绩自然就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