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人这辈子最难忘掉的是什么?

大概就是某一种味道了……

舌尖上的平桥

那是家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

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乡愁……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今天,小编就带你去吃一碗有着浓浓乡愁的面食——“鳖胡子”

出发!

到了肖店,说起当地美食,“鳖胡子”绝对是首屈一指。

“鳖胡子”,顾名思义,就是像鳖的胡子一样稀有、珍贵。

做者显富裕、幸福;

食者显富贵、贤达。

用料优质

它是一种以小麦面粉为原料,手工制作而成的宽面幅,近似于郑州烩面,别于兰州拉面、陕西刀削面,是一种纯地方、区域性风味主食。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制作“鳖胡子”对小麦面粉的选择极为讲究,一般为上年度或本年度出过汗,且个大体圆、子粒饱满、色泽鲜艳的小麦磨成的粉。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二为需要熬制高汤的土鸡。一定要选择当地散养的土鸡,熬出来的汤才会味道鲜美。

制作讲究

“鳖胡子”工艺、流程非常清晰。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和面。

面粉用量确定后,在和面时把生鸡蛋清和淡盐水注入其中,然后滴上点芝麻香油,经反复揉搓,使其成为筋韧固体。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醒面。

将和好的面放在烧制的瓦盆里,搭上湿润的毛巾或者套上塑料袋,放置一个时辰以上,这样醒过的面质优精拽。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擀面。

把醒好的面放到案板上翻身,然后用刀切成若干等分,用擀面杖擀到五公分宽,两公分厚的条状。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煮面。

“鳖胡子”之香,功夫在于汤。汤料一般选择高汤、鸡汤或鳖汤,待汤烧至滚开时,厨师两手架平,左右扯动着把面平稳放入锅中,趁着大火将事先炸好的葱、姜、蒜等佐料倒进锅里,大约五分钟即可出锅。

味道鲜美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由于“鳖胡子”用料精良,才使得其质地精韧,厚实壮口。既肥而不腻,又清汤素雅,富含氨基酸、优质蛋白等多种维生素,具有强身健体、疏经养胃、调和阴阳之功效,是难得的滋补佳肴。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这样一碗美味的民间小吃,可是大有来头呢?关于它的传说,也在肖店民间代代相传……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相传康熙年间,为庆祝太平盛世,各地纷纷推荐民俗特色饮食进京展示。当时肖店一庞姓人氏因制作“鳖胡子”手艺精湛,被当地人称为“绝活”。信阳州举荐他进京展示,康熙皇帝品尝后大加赞赏:此地“鳖胡子”,也鳖灰扁也……

1949年2月,刘邓大军南下解放信阳时,驻扎在息县指挥作战的邓小平听说沿淮河一带的“鳖胡子”很有名气,曾派战船沿淮河而上至肖店请来师父制作“鳖胡子”,犒劳作战将士,使得率部体健雄武,现阵沙场,一举拿下信阳城。

数百年来,“鳖胡子”在肖店村村落落的面锅里翻滚着,滋润着父老乡亲世代繁衍,表达着肖店人民热情诚实、厚重礼让的博大情怀。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鳖胡子”已成为肖店饮食文化的品牌,更承载了肖店人的一份沉甸甸的乡愁!

舌尖上的平桥|肖店“鳖胡子”

吃货们都在看

你的家乡有什么让人一吃就忘不了的美食吗?

下一期《舌尖上的平桥》“吃”什么,你说的算!~

(区委宣传部 代盼盼 米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