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校发钱的方式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归根到底,还得回到源头。第一个问题: 钱从哪里来,怎么分配?第二个问题: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怎么平衡?

给高校发钱的方式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这一次,"985" 、 "211"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因为教育界已经决定将这些所谓的名校彻底地进行改革。至于你还用不用这样的称呼,随你便一教 育部说了,也不是不能继续提,但以后将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方案来统筹考虑。

其实就是没了,正如网友所说的,以后恐怕得在"985'"211"之前加一个"前" 了。这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不过也正常, 一项政策, 有开始,就有结束。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总结得失,展望未来。我们先从头说起。

给高校发钱的方式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从名称就可以看出来, "XxX工程" 这种说法带着浓厚的计划体制色彩。"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做法,在一些领域也有过成功的案例,比如"两弹一星" 和奥运会,确实可以在短时间集中大量资源办成,但大学是一个复杂系统,而且要长期运行, 靠资源堆砌(就 "985' "211"工程而言,主要是靠钱)是不行的。因此,它最原初的假设就有问题。 然后再说结果,用一句话来总结: "985"、"211"工程造就了一批"985" "211" 的高校。

给高校发钱的方式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这看起来像一句废话,然而并不是。 "985" 211' 高校真的是中国教育部门一直十分重视的领域,毕竟中国也算是教育大国,我们当然对教育方面的经费不会吝啬,就拿科研经费来说,"985""211" 高校占了七成, 但招生人数只有全国招生人数的不到八分之一。随之带来的马太效应,影响更为深远,不赘述。也许有人会说国外也有名校崇拜,但那有相当一部分是私立学校,并通过市场竞争自然形成, 而"985"、"211 则是源于公共财政的分配不公和行政部门的贴标签。

给高校发钱的方式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更糟糕的是,它加大了高校对行政部门的依附性。中国高校名义上是独立法人的事业单位,但"985" 和"211" 工程实际上是对行政部门进行赋权:资格审批、成绩考核、资金发放基本.上

给高校发钱的方式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都由政府负责。对高校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挤进 "985""211" (这两个工程都经历了不断扩容的过程),迎合行政部门设定的条条框框,而不是提高教学质量赢得市场。为什么说行政化是中国大学最大的弊端,缘由便在于此。而"985"和 "211'工程显然与去行政化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驰。

给高校发钱的方式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再来看将取代 "985""211" 的"双一流" 最大的区别就是"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并列, 这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校的身份,给了其他高校一线希望,比以前相对公平和开放,这是进步。但由行政部门自上而下主导,这点并无变化,只不过指挥棒从"985"、"211"换成了 "双一 流"。庄家还是那个庄家, 规则略有变化,重洗一遍 牌,再来一轮"跑部钱进"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对于未来, 我们并不乐观。

给高校发钱的方式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所以归根到底,还得回到源头。第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怎么分配?高校经费政府出大头,这是常态,是现在国家的特征决定的。对于各高校,至少要让所有高校( 包含民办高校)有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同时也要开拓多元的经费来源渠道,比如哈佛、耶鲁等名校相当一部分经费就来自捐赠和基金投资,在国内,去年腾讯创始人之一-陈一丹就捐了20亿办武汉学院。 对于捐赠的经费,可以相对自由处理。

给高校发钱的方式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第二个问题: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怎么平衡?一般说来,谁出钱谁有决定权,政府出了钱(其实是纳税人出钱), 还要保持大学的独立性,这就得想办法。国外的普遍做法是设置拨款委员会, 作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缓冲区"。比较典型的是英国的一个"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 ,具体名称有点记不清,但它 拥有清晰的免于直接政治控制的法定权力,而拨款的各个环节,包括分配方法、参数模型、拨款总量和结果等, 都有详细的公示,并接受外部审计。

"985" "211" 工程当然不是一无是处, 但在今时今日,确实已经过时了。关键是如果教育仍然受到行政的过多束缚,世界一流大学希望渺茫!不想改变机制,只想着砸钱,这是土豪的做派,距离大学精神还远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