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雷潮中還堅挺的平台,都有哪些本事?

最近很多投友在這裡問了一個問題,“現在依然能夠正常回款的平臺,他們是兜底能力強?還是資產非常優質?還是在硬撐?”這個確實值得探討,在這裡特地寫一篇文章來進行分析。

情況一:流動性特別好的資產保證平臺流動性

如果平臺的資產端流動性特別好,每一筆業務借款人幾乎都按時還款,從而保證理財端投資人都可以正常提現。目前來說,縱觀市場上的所有資產,能做到這點的恐怕只有一樣東西:銀行存款。(寶寶類的貨幣基金本質上也是銀行存管)其他的資產,不管是車貸、個人信用貸都會存在續借、逾期、壞賬處理抵押物等問題,並且在P2P平臺上的借款人,大多不是什麼優質借款人,出現以上問題的概率也很高。

情況二:有人拿錢兜底

大部分平臺在提現潮期間頂住了,是這個原因,有人或機構出錢為平臺墊付。那麼道理很簡單,誰的錢都不是風颳來的,憑什麼要墊付。真相只有一個:平臺本身運作良好,是盈利的。只要平臺盈利,它就是個印錢機器,市場上有的是錢願意為平臺兜個底,來獲取相應的收益。所以,這種情況應該是比較主流的。

這裡要多說一句,這裡所說的兜底,兜底方並不是所謂的平臺的乾爹、親爹之流,事實上,只要平臺有價值,路人也願意兜這個底,所以還是那句話,背景對於平臺安全來說,沒鳥用!

情況三:平臺已經暗雷

這種情況投資人就要注意了,很多平臺遇到提現潮,會去限制大戶投資人的提現,來保證平臺的回款足額兌付小額投資人,也就是所謂的暗雷,歷史上也有很多暗雷平穩度過復活的先例。但是作為投資人,要提前識別可能是暗雷的平臺,防止被接棒!方法有很多,比如觀察大戶投資人的待收變化,觀察平臺的現金流異常情況等,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情況四:平臺體量小

有些平臺還沒有發展起來,就遇到了雷潮,因為規模太小整體流動性危機並不大,所以老闆也就忍痛兜底了。比如市場上大部分長尾的上市系平臺。這個我相信大部分投資人都能理解。

情況五,運營得當

這種情況概率比較小,但也存在。基本特點是平臺的投資人對於平臺特別忠誠,或者投資人足夠的小白,壓根兒不知道市場上由雷潮這麼一說,那麼不管市場出現任何危機,都影響不到這些運營得當的平臺。有少量非頭部平臺在雷潮期間反而是淨流入的,這種平臺就屬於運營得當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