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要点

处暑养生要点

秋三月,分六个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处暑是夏秋交接的第二个节气。此时,阳气持续内收,阴气不断增长。秋气主燥,暑热将止。处暑之"处",即"中止"意,谓"暑至此而止"。暑气虽止,但余热未了。因此,处暑养生当以"避暑气,防秋燥"为主。

处暑养生要点

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阳气收敛,天气清肃,为顺应自然,人们应当早睡早起,收敛神气,使情志处于安定平静之中,以缓深秋肃杀之气。大体上,晚上22:00前入睡,早晨6:00左右起床即可。当然,如果能再早一点入睡的话,就更好了。

处暑养生要点

防暑防晒

古人云:"处暑十八盆",指处暑炎热,每天需一盆水洗澡,十八天节气变换后就好了。可见,此时还需谨防暑热,切不可对秋老虎掉以轻心。此外,处暑时节,阳光猛烈,紫外线容易灼伤皮肤,因此,外出还须做好防晒准备。

处暑养生要点

保卫后颈

天气炎热,公交、地铁及车厢内外温差较大。处暑闷热潮湿,人在满头大汗时毛孔张开,进入空调车厢后一阵寒气袭来,极易感受风寒。因此,在进入车厢前最好先将汗水擦干,并尽量与空调出风口保持距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后颈部不可直吹凉风,因颈后有风池、风府二穴,邪风最易入侵。古人外出必穿立领外套,除着装美观的考虑外,更重要的是谨避风寒。

处暑养生要点

食宜清润

处暑虽热,但已含秋燥之意。因此,处暑饮食宜以清淡滋润为主。时令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等;时令蔬菜如:百合、银耳、茄子、莲藕等;禽类如:鸭肉、鸭蛋等;主食如:粳米、薏米、红小豆等,皆可酌情食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饮食宜适量,不可过饱,更不能贪凉饮冷,肆食辛辣油腻之品。

处暑养生要点

饮宜酸甘

秋气肃降,饮宜酸甘。其中,酸梅汤是比较好的选择。酸梅汤酸甘而润,既能解暑祛热,又能生津止咳,且可收敛肺气,消食和中,除烦安神,是处暑时节的绝佳饮品。但需要注意的是:食少怕冷,经常腹痛腹泻等脾胃虚寒者当慎饮。

处暑养生要点

心宜平静

处暑燥热,饮食是一面,更重要的是要时时观照内心,调整心境。内心守静的方式有很多种,盘腿静坐、卧禅数息甚至闲坐发呆等都是帮助我们内视己心,涤除芜杂,从而复归于平静的好办法。选择一个爱好,诸如书法、篆刻、古琴或太极等,都能帮助我们修身养性。慢下来,静下来,才能更好地顺应自然,与天地同生。

处暑养生要点


处暑养生要点

慢生活 慢运动 轻养生 轻境界


更多养生功法将陆续推出,敬请关注本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