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在我小的时候,暑假和父母一起回姥姥家,爸爸批发了一些冰激凌,拿回家让我和表哥一起吃。我和表哥一人拿了一碗,忘记了是谁先动的手,我们开始从对方的碗里挖了起来。我说:“这冰激凌是我爸买的!”表哥说:“这冰箱还是我家的呢!”争不出个所以然,我们就继续从对方的碗里挖这吃,边吃边斗嘴,乐此不疲。

这是我在观看《快把我哥带走》时回想起的一个小故事,现在想想还是觉得好笑,冰激凌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从对方碗里挖出来的就觉得格外好吃呢?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 故事梗概

拥有一个每天耍贱整蛊妹妹、毫无家庭感的哥哥是一种什么感受?油炸还是蒸锅?时秒只希望哥哥时分彻底消失!连珍贵的生日愿望都是“快把我哥带走”。不料愿望成真,哥哥变成闺蜜妙妙的哥哥,时秒同情妙妙的同时心里暗爽摆脱“大魔王”!变成独生女的时秒感觉生活无限美好,但却发现时分除了整天和好基友甄开心、万岁插科打诨、整蛊妹妹妙妙之外,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看点一览

电影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时分与时秒的塑料兄妹情,两人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第二部分——时秒许愿后时分成为了别人的哥哥,时秒以局外人的身份一步步揭开哥哥隐藏的秘密。

第三部分——时分与时秒再次成为兄妹,却因父母的离异面临分别。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第一部分主打的就是轻松搞笑,通过哥哥时分和妹妹时秒两人鸡飞狗跳的生活,刻画出人物形象:

贱萌耍帅、大大咧咧的哥哥;

彪悍的外表下,心思细腻的妹妹。

慢着,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这就是影片第一部分的另一个作用,不只是营造出轻松搞笑的氛围让观众快速进入电影,更是为了后续的第二部分做铺垫,揭秘第一部分看似无厘头的搞笑情节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

所以在第二部分后,我们再次来对人物形象做出点评。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第二部分则是笑中带泪,当自己的哥哥变成了闺蜜的哥哥之后,时秒开始以第三视角重新经历兄妹之间发生的故事,只不过这次,主角变成了别人。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刚开始还在为自己变成了独生子女而欢呼的时秒慢慢的失落了起来,家中少了一个哥哥,没有人和她争抢、斗嘴,让时秒的内心逐渐空虚,这时他才发现,哥哥在她心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地位,有哥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三八线、身高线,每一条都有你的存在;饮料肉片冰激凌,从你嘴里抢下的那一口才是最好吃的菜。烤肠好吃不是因为加了孜然和辣椒,而是因为这是你买的;隧道能够安心通过不是因为吼出的那几首歌谣壮胆,而是因为有你的陪伴。

这里有我认为本片最大的一个优点,导演并不像以前的青春片一样,男女主角分开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感到寂寞,这样显得影片十分空洞,突如其来的感情也会显得十分廉价,站不住脚跟。

导演让变成局外人的时秒的情绪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亲身经历方可品尝到失去的痛苦滋味,有了足够详细的铺垫,才会显得合情合理。

同时,这里也有诸多与第一部分的呼应。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时分成为别人的哥哥之后,时秒在睡前依然是喊他来关灯,可这时却无人应答。在第一部分中就有一个片段,时秒睡前喊时分关灯,时分亲手为她关上。

时分为现在的妹妹妙妙买烤肠时,说一定要多放辣椒和孜然,还要烤的焦一点,妹妹最喜欢吃这样的了。一旁的时秒听到后也是愣愣的,她从不知道以前哥哥给他买烤肠时会说出这样的话——这是妹妹最喜欢的。

时秒只知道时分吃零食攒卡不是为了换来全家游的机票,缓解爸妈之间紧张的氛围,但却不知道攒卡是为了给时秒换一辆电动车。这里与第一部分也有呼应,就是妹妹在即将要迟到时,而有车的闺蜜妙妙“救了她一命”。时秒从小就很想有一辆车,时分也对他承诺,哥哥一定会买给你。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影片第一部分最搞笑也令人最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时秒起床的那一段,时分为什么会涉及各种恶作剧拖延时间?仅仅是为了嘲笑的乐趣?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在此,第二部分就对此做出了解释。我不在这里说出来,毕竟电影上映没多久,在电影院亲自揭秘会更让你有所触动。

时秒曾在第一部分中谴责过时分的冷漠自私,不帮她维系父母之间的关系。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但等到第二部分结束后,你才会发现,时分为了这个家用心良苦,或者说,为了时秒用心良苦。他承担了多少痛苦,承担了多少误会,却一言不发默默付出,将苦水都咽回自己肚子里。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让我很感动的一个片段是,时分拒绝了母亲让他来一起生活的邀请,决定和爸爸一起过,这样爸爸才不会每天喝多酒了睡在大街上没人管。时分在大街上叫醒父亲这一段也很值得回味,时分点燃了一根烟给父亲让他清醒过来,动作娴熟的扛起父亲,路过的环卫工人都已经见怪不怪的说把你爸爸带回家吧,可见这件事发生已经不止一次。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但时分从没有抱怨过,他依然笑着面对生活,笑着面对妹妹。他一人为妹妹塑造的美好,也要由他一人来守护。哪怕谎言终究会被戳穿,他也希望妹妹能多开心哪怕一分一秒。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为当初做出的人物评价进行修改了:

时分是一个心思细腻、无私温暖的哥哥。

电影还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影片不仅是对兄妹情进行了诠释,更对子女关系的话题有所思考。深度可能不够,但触及到这一点,便令人无限感慨。

或许你会思考这几个问题:

“父母关系冷处理对孩子有没有影响?”

“孩子是否真的不懂大人世界的问题?”

“离异对非独生子女的家庭伤害是否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双倍?”

我不再多说,如果有家长朋友看了这部电影,请自行领悟。

时秒对着时分手机屏幕上的蜡烛许愿,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觉得时秒会许出一个让哥哥回来的愿望,我能感受到这也是时秒本来想说的话,可她欲言又止,话锋一转,说出了一句——希望哥哥幸福。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这是时秒的一次成长,她没有狭隘的只是希望能让哥哥再次成为她的专属,而是愿意为了哥哥的幸福着想。

或许这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在彼此心中的地位高过了自己。在此,兄妹情谊再次升华。

到了影片的第三部分,时分回来了,他又成为了时秒的哥哥,可两人却因为父母离异而不得不分离。时分却早已为妹妹安排好了他所有能想到的细节:为怕黑的妹妹修好声控灯(前面也有在声控灯坏时,时分给时秒照明回家的情节,只不过那时时分不是时秒的哥哥。这里是呼应第二部分);把房间的开关布置在妹妹触手可及的地方,防止妹妹再喊“时分关灯”时无人应答。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时秒去车站找时分时,喊出了一句“你把我落下了”,这也正是对小时候情景的呼应。哥哥曾经对妹妹的承诺——我永远不会把你落下。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时秒终于许出了那个心愿——

快把我哥带回来!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然后,影片戛然而止,与以往的烂俗青春片不同,并非圆满大结局,而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尾,具体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我真心希望时秒的愿望能够实现,快把她哥带回来!

(其实影片不是说生日那天许愿才能实现吗,阴历阳历生日都过完了的时秒欧气应该是都氪光了,所以这次许愿嘛,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有待质疑的23333)

我必须再夸出这部电影的一大优点——真实。

放学后在小吃摊上等候,把为数不多的零花钱交给小卖部,满足自己对那一口零食的欲望;校园中总有那么几个人穿校服不系扣,裤腿挽起来穿,走路走的是社会步,为了耍酷什么都能干的出来。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还有时分拍卖试卷时,成功竞价高分试卷的同学们,脸上那掩饰不住的喜悦表情......天哪,这不就是我吗!当然,我的分是自己考出来的,拍卖试卷的行为还是不提倡的,你真当老师不看电影吗?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再来说说两位主演。

无论是《闪光少女》里的“油渣”,还是《快把我哥带走》里的时分,彭昱畅总是能把角色塑造的有模有样。

而且这个角色,一面是不懂事的哥哥,一面是细腻有担当的男人,彭昱畅在两者之间切换自如,或许是有些浮夸,但绝对值得赞许。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张子枫饰演的时秒在影片中有好几场哭戏,看的时候非常能打动观众,能听到在观影时有不少姑娘都在啜泣,而我自己也是哽咽。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印象很深的是妈妈离开家,时秒无力挽回时的哭泣,结果她下一秒看到哥哥把花插在头上那个嬉皮笑脸的样子,又不由自主笑了出来。对这个哥哥又爱又恨的感情很好的被表达了出来,为后续情感爆发做了铺垫。还有一幕,爸爸妈妈带她去吃饭,她猜到了妈妈是要跟她提离婚的事,就不停地打断妈妈讲话,趁妈妈还没说出口之前就把话题扼杀在了喉咙里。那一段戏,张子枫饰演的时秒脸上在笑着,却很是僵硬,她在逃避现实,不愿接受这个结局。那种委屈与无力,被拿捏得恰到好处。

其实这里我还很想配上时秒的那句“你把我落下了”,可惜没有截到图,看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人被这句话打动,感觉内心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说了这么多影片的优点,我还是要点出影片非常明显的两个缺点:

1. 因为是漫改电影的缘故,电影有些时候显得比较中二,但这个情有可原。特效也是让人一言难尽,不过还好在影片中占的不多,所以忍一忍就过去了。

2. 或许是因为影片篇幅有限,对于副线剧情的交代就显得非常草率,衔接的不够流畅,就让人觉得万岁和万幸的感情线有些多余。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还有时秒和开心哥莫名其妙的感情,这进度就像是开了氮气加速一样,前面还是放鸽子,后面就公主抱,彩蛋还交代开心哥为了时秒买下了她想要的那张卡,太过突兀,让观众有些无法接受。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总之,如果让我写一句话短评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称之为国产青春片的一股清流。因为这一次,导演没有让爱情成为青春的主旋律,而是着眼于被我们忽略掉的亲情,触碰到了我们内心深那个被忽视的角落。在我看来,爱情可以登上青春片的台面,但它不应该成为唯一的主角,因为亲情陪伴我们的时光才最久远。倘若总是随波逐流,让青春片单纯以爱情为基调,就会显出一种廉价感。还记得那些年我们看国产青春电影的痛吗,仿佛不谈恋爱不分手,不去堕胎不喝酒,那就不是青春了一样,但仔细回忆,这是你的青春吗?这只不过是把一个个成人社会的烂俗桥段用青春的外壳包裹起来,它的表面是光鲜美好的,但内核就如同糟粕一样,打着青春的名号吸引人,实则就是在消费观众的情怀。

谁敢说自己的青春就是被这些东西填满的?

(不点名字了,放出这几部电影的海报,你们自己懂得。)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所以说,这年头,能真正拍出青春感的青春片不多了,《快把我哥带走》算一部,看过的朋友们,你们就算捡到宝了啊!它值得你们的一张电影票,你将在电影院中度过笑泪兼备的115分钟。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私心要用彭彭同学的那贱萌贱萌的表情作结尾,谁让我是彭昱畅迷妹一枚呢!

-END-

文 | Eurus

我只想时时分分秒秒都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