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读书笔记:思维模式和成绩的关系

《终身成长》第三章第一小节:思维模式和成绩读书笔记

阅读目的:

问题:思维模式和成绩有关系吗?只听过学习成绩和个人的聪明程度有关,和个人后天努力有关,和家长的引导以及家庭氛围有关,第一次看到思维模式和成绩有关。

小节总结:这个章节主要用案例来证明观点:思维模式和成绩有很大关系,思维模式不同直接导致成绩不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最终成绩都比固定性思维模式的学生要好。

案例一:初中时期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转折点。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增大,而且孩子身体生理发育又开始蓬勃发展。两者相会,就像冷热风带相遇必有雨,所以初中孩子会出现青春叛逆期。

有着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对待成绩波动,不会直接定型自己太笨,而是寻找办法解决问题。也不会把成绩作为最终目标,她们会想着学到那些有用的知识。

怎样让初中的孩子学会用成长型思维来考虑看待问题?作者留了悬念,到后面章节专门讲解。

《终身成长》读书笔记:思维模式和成绩的关系

第二个案例,是大学新生,尤其是医学院的预科生。因为医学专业学科难度很大。她们面料晦涩难懂的学科知识,没人愿意承认自己笨,大家都去积极努力学习。但是思维方式不同,学习方法就不一样。关注重点也不一样。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真看书学习,看一遍不懂,接着第二遍,甚至会去背书。她们关注最后的成绩,也为身边优秀的同学比自己强而感到深深的焦虑。

成长性思维模式的同学则恰恰相反。她们关注自己学到那些有用的知识,怎么运用它,自己的同学则是自己学习道路上的同伴,不是竞争对手。面对学科难度,他们不会选择从头至尾一遍遍看书,甚至背书,他们会寻找其中的规律和方法,按照规律和方法再去一层层拆解其中的知识点,直到自己弄通弄明白为止。

《终身成长》读书笔记:思维模式和成绩的关系

案例三,电影《为人师表》的生活原型,杰米·艾斯卡兰特坚持教授来自贫困区的拉美裔孩子大学水平的微积分。加菲尔德高中被认为是洛杉矶最差的高中之一,但是在老师的坚持之下,这些孩子的数学成绩在全国数学考试中瑶瑶领先。1987年大学预修课程微积分考试,只有三所公立高中成绩高于加菲尔德高中。

玛瓦·柯林斯自己创建学校,专门收那些成绩落后,留级的孩子。经过老师的教育,这些孩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二年级可以背诵莎士比亚的作品。阅读量非常大,一个学生六岁入学被认为智力底下的孩子,一个暑假阅读23本书。

阿尔佛雷德·比奈认为,人的心智可以改变。上面的例子看出,确实可以。

第二个伏笔:这些老师将成长型思维模式付诸实践的具体方式,我们在后面章节里会讲到。

《终身成长》读书笔记:思维模式和成绩的关系

金句:学习不该是一场竞赛。

想要达成重要成就都需要明确的关注点,全身心的努力,无穷无尽的策略,还有学习中的同伴。这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能够给予人们的,也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帮助人们发展能力并结出丰硕果实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