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分公母,母的比較好吃,你知道怎麼區分嗎?

娛樂小傻喵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看到題目我不自覺的看了看我的手指,發現我左手小指指甲蓋比右手指甲蓋大,我現在才發現,我左手小指竟然是母的!天哪,在我這個大男人身上發現了母的東西!

西瓜是雌雄同體,不分公母。看官們哪,咱們吃的西瓜是西瓜的子房壁,是不是又漲姿勢了?還有更漲姿勢的,我們吃的橘子瓣是果皮,裡面一絲一絲的味道可口的其實是果皮毛!

回到正題,什麼樣的西瓜才是好吃的西瓜。

一拍,大家跟我一起來,舉起自己的右手,拍拍自己的胸口,聽到聲音了嗎?如果拍在西瓜上面也是這個聲音,那就證明這個西瓜不熟。然後拍拍自己的肩膀,聽到這個聲音了嗎?排在西瓜上也是這個聲音的話,就是剛剛好的西瓜。最後拍拍自己的肚子,聽到聲音了嗎?這個聲音證明西瓜過熟了。

二看,吃瓜當然要吃新鮮的、甜的,我們首先看瓜蒂,失水較多的肯定是放置時間較長的,如果瓜蒂上面帶著一節藤蔓,綠油油的,肯定是從田裡剛摘下來的,這樣的西瓜酒放心吃,新鮮、水嫩。其次來看西瓜肚臍,肚臍大的果皮就厚,肚臍小的果皮就薄,厚的容易保存,薄的果肉就多,看個人口味吧。再次看西瓜形狀,奇形怪狀的,也就是在發育過程中被蟲子叮的,肯定是長的不圓不對稱的,建議選擇圓的、對稱的下口才好。

三掂,有人拿起西瓜,這個西瓜這麼大,怎麼感覺這麼輕,這時候要注意了,要嗎是放時間長了,要嗎是在生長中水分養分供養不足,造成空心了,口感肯定不是太好,拿起西瓜壓手,這樣的西瓜水分多、爽口。

西瓜不分公母,分公母的是我們看西瓜的眼光。

以上來自科學興農。


科學興農


挑西瓜確實是個技術活,網友分享的很多的方法確實是有用的,比如:挑瓜的時候看顏色,底面發黃的是熟瓜,色澤暗淡的是不熟的瓜,要挑青綠色透亮的瓜;拍打瓜,用手輕敲西瓜,聽到“嘭嘭嘭”渾厚響聲,像拍胸膛的聲音,則是熟瓜,甜度高;如果聽到“噹噹”的清脆聲,和拍腦門的聲音很像,多半是生瓜。但是說到公母,在這裡要澄清幾個傳言。

西瓜本身沒有雌雄可分,它屬於雌雄同株的植物。

傳言1:看西瓜的瓜蒂,瓜蒂又長又直的西瓜是公瓜,籽又大又多;瓜蒂是彎的,捲成圈圈的是母的,瓜籽又小又少,口感又細又甜。真的?

答:NO,瓜蒂是否彎曲和西瓜的甜度仍然沒有任何關係。由於藤蔓生長的影響,雌花在瓜藤上生長的朝向是不同的。而且,西瓜生長的過程中,還要經歷幾次“翻瓜”過程,瓜柄也有可能在這期間變彎或者變直。

傳言2.瓜底肚臍圈小的母西瓜比較甜?

傳言說瓜底有個圈,是瓜臍,圈大的是公的,圈小的是母的,圈越小越甜,越大皮越厚,越不甜。真的是這樣嗎?

答:NO,西瓜其實真的沒有公母之分。大家所說的西瓜“肚臍”,是脫落的花冠在果實上留下的疤痕,跟含糖量沒有直接關係。

傳言3:西瓜瓜皮上的紋路越粗大越清晰的西瓜越好吃

人們認為瓜皮上的紋路越清晰越粗大的是母瓜,紋路不清晰有細小的就是公瓜,母瓜更甜。

答:NO,如果花紋整齊,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西瓜是均勻膨大的。然而對於不同品種的瓜,花紋的深淺和分佈千差萬別。

但是話說回來,多吃西瓜真的很健康

特別是孕婦要多吃,孕婦在妊娠期間常吃些西瓜,不但可以補充體內的營養消耗,同時還會使胎兒的營養攝取得到更好的滿足。產前和產後吃些西瓜,可以治療和糾正孕婦貧血,還可以增加乳汁的分泌。

西瓜汁裡還含有多種重要的有益健康和美容的化學成分。容易被皮膚吸收,對面部皮膚的滋潤、防曬、增白效果很好。方法:用瓜汁擦擦臉,或把西瓜切去外面的綠皮,用裡面的白皮切薄片貼敷15分鐘。

由於西瓜有利尿的作用,再加上水分大,所以吃西瓜後排尿量會增加,從而減少膽色素的含量,並使大便暢通,對治療黃疸有一定作用。

另外,西瓜的利尿作用還能使鹽分排出體外,減輕浮腫,特別是腿部浮腫,對因長時間坐在電腦前而雙腿麻木腫脹的女性來說,西瓜是一種天然的美腿水果。


好好吃


我在北京龐各莊的西瓜博物館採訪過專家,從科普角度說說。

首先,西瓜不分公母.水果分公母一說,是從橙子那邊傳來的謠言,不知怎麼又被安西瓜身上了。

挑西瓜,很多人只靠手拍聽聲音的經驗。但是聲音這個東西,不好標準化。其實,只要弄明白了西瓜好吃的“科學原理”,挑西瓜就不難了。

西瓜是否“好吃”的影響因素,主要是甜度和水分,另外,如果籽太多,也會影響吃瓜的感覺,吃起來不夠爽。現在很多西瓜是三倍體,也就是無籽西瓜,吃著不用吐字,方便!

甜度跟西瓜的品種、還有早晚溫差、水熱條件有關。一般來說,早晚溫差大、比較乾燥的地方,水果比較容易積累糖分。所以新疆一帶的水果更甜。但是一般人到超市的,也不會專門挑產地,因為產地遠的,運輸時間長,不夠新鮮了。

水果生長時,最開始是“長身體”,個子長大,快成熟了,才開始積累糖分。所以,同一產地的西瓜,在藤上長得比較成熟的更甜。就像十月懷胎,早產的,還沒等到成熟呢,味道不成。那麼,我們的挑西瓜的任務,就簡化成,如何挑選在藤上長的時間夠長、沒有被過早摘下來的。

有幾個特徵:

1、西瓜表面的花紋寬的甜。西瓜一“出生”就有花紋了,跟吹氣球一個原理,個頭長得越大,表面花紋就撐的更開,說明生長的時間長。所以看到花紋間的寬度大的,要比花紋細密的更成成熟,也更甜。

2、瓜蒂、瓜臍凹陷甜。胖子的肚臍眼一般凹陷,西瓜也一樣。如果瓜臍比較平、甚至稍微外凸,說明還不夠成熟,不好吃。

遵循這個規律,可以找到沒有摘得太早西瓜,一般不會太差。

除了甜度,口感是否“沙瓤”也是好吃的一大要素。有些西瓜,肉圖圖的口感不好,不脆,有些則過於幹,沒水分了,都不好吃。

沙瓤的程度其實與西瓜含水量有關,水分越少,瓜瓤越“沙”。一般西瓜摘下來到消費者吃到嘴裡,會有一定間隔。這段間隔裡,西瓜會逐漸失去水分。如果買了新瓜,喜歡沙瓤的,可以稍微放置幾天,如果喜歡水多的,就趕緊吃。

挑選方面,水分少的,其實重量會比同等體積的輕一些。但是這個差別太小了,很難直觀比較出來。這個倒是可以拍一拍,感覺“共振”的,一般就是比較“沙“了,因為裡面有些細胞脫水,所以會感覺震。


博物課堂劉老師


又到了吃西瓜的季節,

想想拿西瓜當飯吃的冰爽就覺得開心!

但是有時挑的西瓜不甜又不好吃,困擾!

今天就教你一大招!

1、西瓜底部的圈圈越小越好;相反,底部圈圈越大,皮越厚,越難吃。所謂“西瓜分公母”只是吃貨們分辨西瓜甜不甜的方式,別拿生物學遺傳學來較真哦!

2. 顏色最好挑青綠色,不要霧霧白白的。

3. 西瓜紋路整齊的,就是好瓜。

4. 西瓜頭,就是所謂的蒂頭,若是直直的一條線,就不要,還在生長期。但若是捲曲圈起來的,蒂頭和瓜連接部位粗細分明,就很甜。


美食傑官方


炎熱的夏季,必不可少,家家囤貨的就是解暑的水果,西瓜了。記得小時候爸爸會買一蛇皮袋的西瓜放在家裡,吃之前井水浸,後來條件好了就放冰箱,反正清涼甘甜,從外面回來吃一塊西瓜,暑熱頓消。

西瓜也分好吃和不好吃的,好吃的西瓜又沙又甜,皮薄汁多,而不好吃的皮厚,不甜。其實雖然瓜和瓜的差別這麼大,它們都是由雌雄同株的單性花,授粉之後雌花長成的,所以嚴格從生物學角度,西瓜不分公母,都是一個性別的。好吃不好吃就是品種,光照,栽培技術等因素的影響的。瓜農有時候會統稱好吃的西瓜是母的,差一點的是公的,以此來區分,辨別西瓜。今天來教大家怎樣從一堆西瓜中,找出好吃的西瓜。

首先要看的,就是西瓜的臍圈,有人把臍圈大的,圓的叫做母西瓜,這樣的西瓜通常發育良好,水分光照都充足,就會比較好吃,而臍圈長的小的,甚至是一個點,往往代表這個西瓜有點發育不良,就沒那麼好吃。

再就是看西瓜表面動物花紋,一般花紋色深,清楚,排列整齊的瓜光照充足,比較甜,有的西瓜花紋都發亮,這樣的瓜您一定要買回家。

最後就是聽聽西瓜說話。用手拍拍西瓜,如果它發出“噹噹”的聲音,說明這個瓜熟的不透,如果是比較混濁,沉重的“砰砰”的聲音,則說明瓜已經熟透了。

怎麼樣,下次再去買西瓜,會挑了嗎?


藥事健康


又到了吃西瓜的季節,選出好吃的西瓜,是我們這個夏天一定要掌握的事情!選西瓜幾個竅門:看,摸,拍

到底怎麼選吃好吃的西瓜呢?看完這篇文章,掌握這3點技巧,你就都知道啦!

西瓜分公母?

首先,我們要知道,西瓜這個小崽崽,是沒有性別的!不分公母。很多時候老百姓說的西瓜分公母,那是不科學的。西瓜屬於果實,果實是沒有性別的。只是因為西瓜品種不同,生長的環境不同,成熟度不同,接受的光照啊,肥料水土的區別,讓西瓜變得有稍微的差別。

這個差別就變成了百姓們口中的“公母”。

看形色

西瓜一般是圓形或橢圓形的,不同的品種形狀不一樣,北京的京欣瓜是圓圓的瓜型,內蒙的富硒瓜是長條的瓜型,黑美人是長的,麒麟瓜也是圓的。不同品種,形狀和大小都不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成熟的西瓜不僅瓜皮表面光滑、花紋清晰、紋路明顯而且底面發黃的,發黃是因為底部挨著地面,不能接觸太陽光,所以是淡淡的黃色或者黃綠色。黃色越少,成熟的越高。

現在也有吊瓜,光照均勻,就沒有黃色的部分。

摸瓜蒂

西瓜有兩頭,一頭是瓜藤,一頭是瓜蒂,瓜藤是鏈接西瓜輸送養分的,你可以理解為媽媽連接孩子的臍帶。瓜蒂是開花之後花脫落的一邊,也叫西瓜臍。有句俗話叫:瓜熟蒂落。說的就是成熟的西瓜,瓜蒂脫落而且顏色變深,質地變硬。

西瓜臍部和瓜蒂凹陷較深、兩端勻稱,四周飽滿的通常是西瓜成熟度高的象徵。

拍瓜聽聲

你肯定見過小販選瓜的時候拿起一個在手上,拍拍這裡,拍拍那裡就告訴你這個甜,這個還差點!

這是為什麼呢?當你把瓜託在手上,另外一支手輕輕的拍,如果是成熟的瓜,就會和你的敲擊一起發生共振,這樣的震動就能快速的傳遞到下面的手上。

如果你拍了瓜,瓜沒有成熟,這樣的震動就不能傳遞到下面的手上,拖瓜的手就不能感受到震動,這樣的瓜,成熟的就比較低!

將西瓜託在手中,用手指輕輕彈拍,發出“咚、咚”地清脆聲,託瓜的手感覺有些顫動,是熟瓜;發出“突、突”聲,是成熟度比較高地反映;發出“噗、噗”聲,是過熟地瓜;發出“嗒、嗒”聲地是生瓜

關注藍豬坊,更多美食都在這裡


藍豬坊


丁香醫生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說,儘管給水果分性別這個做法,乍看之下很有道理,但是:

西瓜沒有生物學意義上的公母,所有水果都沒有。

雖然果實是植物交配之後形成的,但構成果實的絕大多數組織都來自母本,只有種子有來自父本的成分。

換句話說,水果的可食用部分都是母的,沒有公的。所謂「公」和「母」,僅僅是水果長得不太一樣而已。

西瓜看肚臍分公母,靠譜嗎?

西瓜「分公母」的方法是看「肚臍」,「肚臍」大的為母,同樣的方法也用在橘子身上。

「肚臍」位於果實頂部,其實是花朵脫落的過程中在果實上留下的永久疤痕。橘子的「肚臍」多數是點狀的;西瓜的「肚臍」有時還多了一個環,是花瓣和萼片的證明。

這些疤痕主要是運輸水分和養料的組織留下的殘跡,因為下方的果皮組織發育速度通常比其他部分慢(甚至不發育),所以形成一個略微凹陷的「臍」。

但是其實,這就是一個疤。這個疤的形狀,既不能說明西瓜和橘子是公還是母,也不能說明疤長這個形狀的,就比另外一個形狀的更好吃。

另一種「看肚臍分公母」的水果是臍橙

臍橙的「肚臍」結構比較複雜,內部彷彿有個變形了的小橙子,其實這是一個由果皮發育異常而形成的副果。這個副果的膨大撐裂了臍部的果皮,在果實頂部留下了形如人類肚臍的疤痕。

與橘子和西瓜同理,沒有證據表明副果的形狀和大小與果實口味相關。

不過,在一個臍橙裡,這個「肚臍」的味道很可能比其他部位更好。當臍橙還掛在樹上生長的時候。這個「肚臍」在下,由於重力的作用糖分會向下運動,從而使橙子中的糖濃度從下往上逐漸變淡。

大多數懸掛生長的水果都具有類似特點,就是靠近把兒的地方味道淡,屁股的味道更濃。

在「肚臍」最明顯的橙子上都不管用,這種分公母的方法,在別的水果身上就更不適用了。

梨,是個例外

用外形判斷水果口味的方法只對一種水果有效:庫爾勒香梨。

香梨的果實有兩種發育模式,一種照著果子的方式長,好吃;一種照著葉子或樹皮的方式長,難吃。前者的萼片脫落,留下一個坑,後者的萼片不脫落,留下一小塊凸出來的部分。

所以,「肚臍」部分凹下去的「母」梨,會更好吃,這可能是「水果分公母」傳說的起源。

但是,這裡需要再強調一遍:這種方法對其它品種的梨也都不適用,更不能外推到其他水果上。

水果怎麼挑才好?

挑水果的心得,每個人可能都會有一大堆。不過,這些方法大多是針對具體的水果,畢竟水果種類繁多,形態、結構和發育過程千差萬別,沒有什麼通用的挑選方法。

總得來說,想要挑到更好的水果,可以遵循這兩條大致的原則:

  1. 新鮮的更好吃。新鮮度可以從水分含量上判斷。新鮮的水果飽滿堅挺有彈性,果柄不幹枯脫落。

  2. 足夠熟的更好吃。成熟度恰好的果實,果皮中的青綠色部分較少,聞起來氣味怡人。但是,如果果皮色澤暗沉、聞起來有酒味,那說明熟過了。

上面這些原則,只能用於挑選同一品種的水果,也就是那些在水果店裡被放在同一個筐裡的。

不同品種的水果,比如蘋果中的紅富士和黃元帥,它們本身就有很大差異,互相比較也是沒有意義的。

實在不能確定好不好吃,這裡倒也有一個非常簡單直接,但準確率可以達到 100% 的做法,那就是:

咬一口,不就知道了嗎?

內容參考丁香醫生科普文章:顧有容《水果分公母,母的才好吃?其實……


丁香醫生


“西瓜有公母之分”?

純屬無稽之談!有關專家說。

不過,之所以要會犯錯區分公母,

還是因為,

想挑出來好吃的瓜~

小果兒今兒在大家面前拋磚引玉,

有意見的提意見,

最好不要買一半的西瓜!

因為這種切成一半的西瓜,

一般都會有幾種隱患。

1、他的另一半是壞的。

“你是說,西瓜的老婆?”

當然不是!!

小果兒是說,

有的西瓜其中一半被蟲子吃了或者爛了的話,

商家為了不浪費,會切成一半,

賣所謂“好的”另一半西瓜。

但其實水果只要壞了一半,

另一半也就質量不太好呢!

2、其實他已經老了

店家總會這樣說:

但你能信他嘛?

有的時候當然可以,

但有的時候,

他為了快點賣出去,

當然要推銷推銷這個“老”的瓜,

因為,雖然蓋著保鮮膜,

但是你

不知道他在外界暴露了多長時間

不知道他是否還新鮮。

所以,

下面來科普知識咯!

———————————— 9.9看不了吃虧,包你學會挑西瓜!———————————

看看我們瓜瓜的小肚臍

說是肚臍

其實就是長藤的地方下面正對著的那個圈圈哦!

一般肚臍長成硬幣那麼大的西瓜,

都比較甜,比較好吃。

看看我們瓜瓜的膚色~

像這種“熱掉色的”不能買哦!

開玩笑啦!!

但的確,

顏色越翠綠(不是帽子哦),

西瓜的紋路與綠色表皮分界越清晰,

說實話就是看著好看,

不覺得“臉色蒼白病怏怏的,

一般都沒錯!

看看我們瓜瓜的音色~

把西瓜君抱到耳邊,

然後輕輕拍拍他的小肚子,

如果聲音響亮

像個高音歌唱家,

那就準沒錯!

當然不要太使勁,

以防瓜被打碎了。

看看我們瓜瓜的天線!

天線”就指代的是

瓜藤辣,

如果是這樣,——直直的宛若直男癌。

那這瓜,一定很難吃

粗糙的口感+巨大巨多的西瓜籽

如果是這個樣子的天線——~~彎彎曲曲~~

那既有可能就很好吃哦,

口感甜脆,籽也少。

是最佳之選呢!~

挑瓜這種事,

畢竟與其相信賣家,

不如相信自己的聰明才智!

小果兒相信

大家都能學會呢!

畢竟小果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豆果美食』微信公眾號,美食天天不重樣!


豆果美食


夏天就該是大口吃瓜的季節,但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吃瓜“禁忌”,比如說多吃西瓜會發胖、經期不能吃西瓜、西瓜太甜可能是注射了甜味劑……但這些說法可信嗎?我們還能不能放心吃西瓜了?

挑西瓜要看公母?

有人說,挑西瓜要看公母,“肚臍”大的是母的,小的是公的,母的才好吃。

事實上,西瓜並沒有生物學意義上的公母。這些所謂的“肚臍”是脫落的花器官在果實上留下的永久疤痕。之所以出現“肚臍”大小不同的情況,是因為不同的西瓜果實,其疤痕下方的果皮發育速度不同。而且,也沒有根據“肚臍”大小來區分公母的判斷標準。另外,

沒有證據表明西瓜“肚臍”大小與甜度有關。

因此,這種挑西瓜看公母、判斷甜度的做法是不靠譜的。

多吃西瓜真的會發胖嗎?

其實,西瓜中大部分(起碼90%以上)都是水,含糖量不高,熱量也比較低,每100克西瓜的熱量僅為30千卡左右,與草莓、楊梅、楊桃差不多,比不上香蕉、蘋果、梨等常見水果。

一個六七斤重中等大小的西瓜,切出1/4,按含1斤果肉來算,熱量為150千卡左右,差不多是半碗米飯(200克/碗)的熱量。

如此看來,吃西瓜似乎不那麼容易發胖,但是,如果你胃口夠大,一次性能吃上大半個甚至一整個,多吃會胖也不奇怪。

女性經期不能吃西瓜嗎?

傳聞西瓜性寒涼,女性經期不能吃。

關於“寒涼”,是古人憑經驗的一種總結,在現代醫學中並沒有這個說法。的確有些人吃完西瓜會出現腹瀉、腹脹等不適,但往往是由於吃了不衛生(比如切開後保存不當、刀子被汙染)的西瓜,或者大量吃冰鎮西瓜後發生胃腸痙攣,以及自身胃腸功能不佳等方面的原因引起。

事實上,只要女性在經期沒有出現什麼不舒服的症狀,那麼適當吃點西瓜並無大礙。當然,如果女性經期本身就出現了痛經、腹瀉等不適,那就不建議吃西瓜了,特別是冰鎮過的西瓜。

西瓜太甜,可能是注射了甜味劑?

每年一到西瓜上市的時候,就會流傳關於“西瓜太甜,是因為注射了甜味劑”的說法。

其實,你說給西瓜注射甜味劑,也要考慮可行性和必要性啊。首先,用注射器給西瓜打針是門技術活,一不小心西瓜就裂開了,就算不裂開,甜味劑均勻擴散到整個西瓜也是非常緩慢的。而且,無端端給西瓜開個小孔,西瓜也容易壞掉,真要這樣做,是否有點得不償失?

事實上,西瓜甜不甜除了跟遺傳因素有關外,還受到環境條件(如光照、溫差)和田間管理措施(如施肥情況)等的影響。

西瓜:這年頭,做個西瓜真難!甜不甜都會被人怪!

西瓜保存不能用保鮮膜,不然更容易滋生細菌?

有時候,一個大西瓜吃不完,我們就會用保鮮膜先封起來。可是,聽說有人做過實驗,發現西瓜保存不能用保鮮膜,不然更容易滋生細菌,而且甚至傳說有人就因為吃覆蓋保鮮膜的西瓜險些喪命。

其實,這個實驗本身就是不嚴謹的,例如,沒法排除保鮮膜、操作人員的手、刀子以及砧板本身是否已受到細菌汙染。事實上,把西瓜放入冰箱冷藏前,先用保鮮膜封好,可以起到防止食物之間交叉汙染的作用。

至於“吃覆蓋保鮮膜的西瓜險些喪命”的事件,只能說得出這樣的因果關係有些草率。因為無法排除中毒是否由於其他原因導致,比方說,這個人是否身體有其他疾病?根本不適應吃冷藏過的東西?甚至西瓜已經發生了變質?

所以,一般來說,只要能保證西瓜本身沒變質,保鮮膜沒有受到汙染,手、刀子以及砧板也都是乾淨的,那麼,用保鮮膜保存西瓜是沒問題的。如果不放心,可以用消毒過的保鮮盒來裝西瓜,然後放入冰箱中冷藏。

1.楊月欣,王光亞,潘興昌.中國食物成分表 第2版.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呂慶革,吳桂華,王道革等.西瓜增甜技術措施.《現代化農業》 , 2002 (2) :21-21

3.顧有容.挑水果看公母,靠譜嗎?果殼網


春雨醫生



5月5日立夏,火熱的夏季來臨了。在這又悶又熱的夏天,西瓜可謂是避暑利器。


可是,怎樣挑到又沙又甜的西瓜,還真是一門學問。西瓜分公母,母西瓜好吃,要怎樣辨別呢?



辨別西瓜的公母,主要看西瓜的肚臍,公西瓜的肚臍小,母西瓜的肚臍大。所以我們要選肚臍大的,大約有一個硬幣左右。


挑的西瓜好不好吃,還有一些秘訣,有書君為你整理如下:


1、要看大小,選較大的西瓜,同一批瓜裡,較大的西瓜會更熟更甜。


2、看果皮和紋路,西瓜皮為暗綠色最好,上面的土黃色面積小一點比較甜。西瓜表面的紋路整齊、清晰、明顯就是好西瓜。



3、摸一摸,如果西瓜表皮光滑而堅硬,就是好瓜。


4、如果是兩個大小一樣的瓜,就選輕的,體重輕表明更成熟。


5、聽聲音,如果樸樸有聲,並且在手中發顫,表明是成熟的好瓜。如果聲音剛而脆,則西瓜未熟。


如果你學了這些方法後,還是不會運用,那麼你可以採用試吃的方法,要求瓜商切開讓你試吃,就能夠保證買到好吃的西瓜了。


西瓜是含糖量比較高的水果,無論是大人小孩還是老人,吃西瓜要注意適度,千萬不能過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