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 金棗入藥化神奇

在縣前街關於黃煙支,黃來於父子雙中秀才,開設醫館,用鹹金棗治病救人的事己成了街頭巷尾的美談。

黃來於一家原來居於山區一個小村,清光緒年間隨父親黃煙支搬到縣城縣前街居住。隔年黃來於中了秀才,由於受父親的影響,黃來於漸漸無意功名。他專心幫助父親醫治病人,一邊認真管理"鹹金棗"的生產,並對鹹金棗進一步研製,使鹹金棗功效得到更好的發揮。

黃來於父子為人熱情,樂於助人,對待病人不管貧富都一視同仁。有時遇到貧困之人,他們父子不但不收診金,而且白送藥不收錢,所以他們父子在百姓中口碑極好,就是那些達官貴人對他們也是印象不錯。

民間故事 金棗入藥化神奇

據說,當時縣太爺乃是一個處事比較公正,受百姓愛戴的一位官員。由於官場上經常迎來送往,又時時參加鄉紳宴請應酬,久而久之,總感到腹脹難消。雖請了幾位名醫看病開藥,但都不見效果,縣太爺心中不免有些焦急與煩躁。一天,縣太爺對夫人說:"我腹脹許久,名醫己請了幾位,中藥也服了十多服,但都不見效果。喉中如哽著一口氣,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實在難受。"夫人輕聲安慰道:"老爺,常言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如果你認為以前所請來的醫生開的藥方無效,不妨再換一位。聽說縣前街黃氏父子精於各種疑難病症,明天就請他們過來看病吧。″縣太爺點了點頭。

隔日,師爺來到縣前街黃氏醫館,說明來意,請黃氏父子到縣衙給太爺看病,黃煙支讓兒子黃來於隨師爺來到縣衙。黃來於進門見太爺面黃肌瘦,精神不振,便為之診脈。良久,黃來於對太爺說:″太爺脈象為緊脈,常言道,浮緊表寒身體痛,沉緊逢見腹疼痛。太爺不但食慾不振,氣阻在喉,全身疼痛,尤其腹脹難受。"太爺連連點頭稱是。黃來於說:"此病若用降氣療法,此氣不但不會下降,反會適得其反,必用化解之法。我且開出一方,和著我家祖傳的鹹金棗一起服下,如有效果,再開二方便可見愈。"太爺聽後點頭表示同意,並立即叫人買藥熬藥。按黃來於吩咐,喝藥時與鹹金棗一起服下。說來也奇怪,此藥喝後不久,太爺便臭屁連連,頓感有輕爽之感。當晚太爺便感到哽塞在喉的那股氣已悄然不見。翌日,黃來於來到縣衙,太爺與夫人十分高興,叫丫環端坐又奉茶。太爺把服藥後一切狀況一一告訴黃來於,並言明病情大有好轉之象。黃來於連連點頭說:“太爺,此病可見用藥對路,我再開兩劑,但還須與鹹金棗同服,病便可愈。"太爺連聲稱好。黃來於又捧上一盒鹹金棗說:“太爺停藥後可常用我家鹹金棗沖泡當茶喝,我保你半月後康健如常。"太爺聽後十分高興,連連稱謝。

半月後,黃來於與父親正在醫館為病人看病,忽然聽見一陣鑼鼓聲由遠而近來到醫館前,原來縣太爺病癒如初,十分高興,特命人送來"妙手回春"的金匾,四鄰鄉親也紛紛前來祝賀。聽說,從此以後,黃氏父子與太爺成了莫逆之交。黃來於用鹹金棗為縣太爺治病的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鹹金棗神奇藥效在縣城四處以及鄰縣盛名遠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