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金枣入药化神奇

在县前街关于黄烟支,黄来于父子双中秀才,开设医馆,用咸金枣治病救人的事己成了街头巷尾的美谈。

黄来于一家原来居于山区一个小村,清光绪年间随父亲黄烟支搬到县城县前街居住。隔年黄来于中了秀才,由于受父亲的影响,黄来于渐渐无意功名。他专心帮助父亲医治病人,一边认真管理"咸金枣"的生產,并对咸金枣进一步研制,使咸金枣功效得到更好的发挥。

黃来于父子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对待病人不管贫富都一视同仁。有时遇到贫困之人,他们父子不但不收诊金,而且白送药不收钱,所以他们父子在百姓中口碑极好,就是那些达官贵人对他们也是印象不错。

民间故事 金枣入药化神奇

据说,当时县太爷乃是一个处事比较公正,受百姓爱戴的一位官员。由于官场上经常迎来送往,又时时参加乡绅宴请应酬,久而久之,总感到腹脹难消。虽請了几位名医看病开药,但都不见效果,县太爷心中不免有些焦急与烦躁。一天,县太爷对夫人说:"我腹脹许久,名医己请了几位,中药也服了十多服,但都不见效果。喉中如哽着一口气,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实在难受。"夫人轻声安慰道:"老爷,常言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如果你认为以前所请来的医生开的药方无效,不妨再換一位。听说县前街黄氏父子精于各种疑难病症,明天就请他们过来看病吧。″县太爷点了点头。

隔日,师爷来到县前街黄氏医馆,说明来意,请黃氏父子到县衙给太爷看病,黄烟支让儿子黄来于随师爷来到县衙。黃来于进门见太爷面黃肌瘦,精神不振,便为之诊脉。良久,黃来于对太爷说:″太爷脉象为紧脉,常言道,浮紧表寒身体痛,沉紧逢见腹疼痛。太爷不但食欲不振,气阻在喉,全身疼痛,尤其腹脹难受。"太爷连连点头称是。黃来于说:"此病若用降气疗法,此气不但不会下降,反会适得其反,必用化解之法。我且开出一方,和着我家祖传的咸金枣一起服下,如有效果,再开二方便可见愈。"太爷听后点头表示同意,并立即叫人买药熬药。按黄来于吩咐,喝药时与咸金枣一起服下。说来也奇怪,此药喝后不久,太爷便臭屁连连,顿感有轻爽之感。当晚太爷便感到哽塞在喉的那股气已悄然不见。翌日,黃来于来到县衙,太爷与夫人十分高兴,叫丫环端坐又奉茶。太爷把服药后一切状况一一告诉黃来于,并言明病情大有好转之象。黄来于连连点头说:“太爷,此病可见用药对路,我再开两剂,但还须与咸金枣同服,病便可愈。"太爷连声称好。黄来于又捧上一盒咸金枣说:“太爷停药后可常用我家咸金枣冲泡当茶喝,我保你半月后康健如常。"太爷听后十分高兴,连连称谢。

半月后,黃来于与父亲正在医馆为病人看病,忽然听见一阵锣鼓声由远而近来到医馆前,原来县太爷病愈如初,十分高兴,特命人送来"妙手回春"的金匾,四邻乡亲也纷纷前来祝贺。听说,从此以后,黄氏父子与太爷成了莫逆之交。黄来于用咸金枣为县太爷治病的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咸金枣神奇药效在县城四处以及邻县盛名远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