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高息噱头引发P2P不安

尽管海航今年通过出售资产筹集了180亿美元资金,但流动性紧张的苗头再次出现。这在海航发行的P2P融资产品的投资者中引发了担忧,他们担心自己可能血本无归,一些人抱怨称,他们之前没有看到海航处于危险状态的任何预警信号。

“我之前没有看到任何有关海航问题的报道,”一位忧心忡忡的投资者表示,这位从事地产经纪工作的投资者将约100万元的积蓄投入了海航系平台出售的利息为8%的产品。“如果我之前看到了的话,我肯定不会投资这些产品。”

7月底,海航关闭了旗下一家P2P平台,导致愤怒的投资者在其位于海南岛的总部进行抗议。今年8月,该公司未能向众多个人投资者——包括现任和前任雇员——支付本息。

又一高息噱头引发P2P不安

与此同时,海航系公司在去年海航流动性危机最严重时发行的10亿元人民币债券险些违约。

一位海航前雇员将朋友的30万元人民币(合4.4万美元)投进了一个年息16%的15天产品。“海航只是通知我,这款产品的本息不得不延期支付,并要求我签署确认函。当我拒绝签字时,他们就不再理会我,没有给出任何解决方案,”这位前雇员称。

过去两个月,海航筹集了近30亿美元的资金。这包括出售旗下飞机租赁公司Avolon 22亿美元的股份,以及出售旗下丽笙酒店集团6.71亿美元的股份,此外今年上半年海航还有约15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事实证明,该公司削减债务的一些努力也是有效的。今年上半年,海航总债务降至5420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底下降了近10%。

又一高息噱头引发P2P不安

该公司命运的急转直下令人触目惊心。在经历了为期两年的400亿美元收购狂潮后,2017年第四季度,随着中国打击企业的海外并购,海航遭遇了现金危机。监管机构还禁止海航的一家子公司通过出售寿险产品为海航筹集资金。

随着P2P投资者通过社交媒体联合起来协调组织抗议活动,新的危险正在逼近。尽管海航现在要听命于一个银行债权人委员会,但它从中国个人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的行为还未被置于放大镜下——随着中国政府开始担忧中国影子贷款市场对社会的影响,事实可能证明这是一个在政治上十分棘手的问题。

对海航系P2P平台的分析显示,近年来海航可能已通过非银行融资筹集了逾十亿美元的资金。海航拒绝透露其P2P敞口的规模,但表示将完全负责地履行偿还义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