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丁偉說:「他李雲龍你要給他一個師,他敢打太原」,那麼當時打太原需要多少兵力?

王者絕非偶然yi


這句話實際也就是嘴上說說,莫說是給李雲龍一個師,就是給李雲龍60個師,李雲龍也未必打得下來。

丁偉為什麼有勇氣說這句話

這句話初次聽到,感覺丁偉在替李雲龍吹牛皮,再次一合計,又不是在替李雲龍吹牛皮,最後只能說是丁偉在為自己吹的。

丁偉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我一個師掃他廖耀湘一個軍”,弄明白這句話就知道丁偉有多牛了。

廖耀湘何許人也?黃埔六期畢業留學法國聖西爾軍校(世界四大軍校之一),以機械化騎兵專業第一名成績畢業,屬於國軍將領中的餃餃者了,正是因為這種學歷,畢業回國後不久就被安排到中國第一個機械化師第200師,,隨杜聿明參加了崑崙關戰役,後來更是迅速提拔為師長,1942年率軍出征緬甸,並且撤退到印度修整,裝備美式武器,接受美式訓練。

後來被整編為新6軍,抗戰後號稱國軍五大主力之一,和陳誠土木系十八軍,杜聿明第五軍,張靈甫的七十四軍,孫立人的新1軍齊名。

丁偉掃的這個軍,可能就是廖耀湘的這個新6軍。

雖然丁偉打廖耀湘的時候,廖耀湘正如喪家之犬往營口方向逃竄,但是以一個師掃他這樣一個軍,實在也是不容易。

正是有了這樣的戰績,丁偉後來說話張口閉口,我一個師掃廖耀湘一個軍(當然,的確有吹噓的資本)。

借李雲龍兩個膽子,60個師,李雲龍也未必去敢打太原

但是在抗戰時期,丁偉即使有這樣的魄力,也沒有這樣的能力,李雲龍就更不行了,一個一千多人的平安縣城,不算友軍,李雲龍獨立團就有將近一萬人,還打了兩天,這還是借了二營長他孃的意大利炮的光,而70毫米口徑的意大利炮根本打不動堅固的太原城。

關於這個心理描述,亮劍裡面就已經給出了答案,李雲龍知道山本逃到平安縣城後,直接就說了,你要是返回太原我拿你沒辦法,你要是跑平安縣城,就不那麼好走了。

為什麼說太原城李雲龍沒辦法呢?

在1937年太原會戰的時候,國軍58萬和日軍14萬兵力對打,結果是中方慘敗,讓出山西大部分地區,炸了黃河花園口才阻止了日軍西進,是中華民族以最決絕的方式對抗日軍侵略。

也就是說,58萬國軍還是在藉助天險,和拿幾個省的老百姓的身家性命才抵抗住日軍十四萬人的進攻,而到丁偉說這句話的時候,儘管日軍整體上已經出現頹勢,但是八路軍的武器裝備絕對不會有國軍還好。而日軍卻比太原會戰的時候不知道多了多少。

所以,借李雲龍萬人編的師六十個,李雲龍也未必敢去打太原,丁偉這個人說話本身就愛吹,我們聽聽就完了。


史論縱橫


敢打和能打是兩回事。

二戰時期的攻城戰,最主要依靠的還是火炮等重武器的力量,不管是美軍的太平洋上的行動、蘇軍的歷次大規模反攻、德軍圍攻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等等,都是依靠強大的炮兵火力。

八年抗戰是極其艱苦的,缺乏重武器,幾乎什麼都缺,所以這8年幾乎也沒有全殲日軍駐守永備工事的大隊以上戰鬥單位的紀錄。當然也有,比如騰衝之戰,國軍一個集團軍幾萬人圍攻騰衝縣城,城內日軍不過千餘人,但整整打了47天才打下來,面對不要命的日本軍隊,缺少重武器的中國軍隊打的太艱苦了。

當時李雲龍圍攻平安縣城,他是敢打,後來意外發現各營連單位歸建後,能調動的力量超過萬人,這幾乎就相當於一個師的力量,按照李雲龍“八比一”的說法,我們姑且算平安城內日偽軍最多2000人吧。

除了李雲龍所部萬人參與了進攻平安縣城的行動,在外圍還有孔捷、丁偉、楚雲飛等等一大批中國軍隊參與對增援日軍的阻擊戰,外圍投入的中國軍隊預計也不會低於3萬人。

在這樣的絕對優勢下,李雲龍才順利打下平安縣城,殲滅了守城日軍,當然自身也付出巨大犧牲。

如果要攻打太原,即使在得到了勉強的火炮支持下,李雲龍也至少需要10個以上的師才行。

當時的日軍司令官為了救自己的愛將,下令駐守太原的日軍也傾巢出動,差不多可以估算出太原及周邊的日軍守備力量最多2個聯隊,能有個1萬多人就不錯了,而太原作為千年兵家必爭之地,向來易守難攻。

當年日軍打太原會戰,國軍28萬人對戰日軍14萬人,最終日軍在付出傷亡3萬人的代價後佔領了太原

當然,這個時候駐防太原的鬼子在日軍序列裡最多算個丙種師團,戰鬥力雖不及甲乙師團,但論單兵作戰力,還是略高於中國軍隊,。

太原作為山西日軍的老巢,日軍的武器裝備有絕對的優勢,也遠高於平安縣城的普通駐防日軍。

考慮各種因素,李雲龍即使真敢打太原,至少得動用十個師十幾萬人的力量,另外為了防止日軍在外圍增援,還得動用至少30萬人打阻擊,在差不多就要動用40幾萬人的兵力了。

恐怕在山西的八路軍、國軍等等加起來都沒這麼多,所以,打太原,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雲中史記


在電視劇《亮劍》中丁偉說給李雲龍一個師他敢去打太原,其實按李雲龍敢於亮劍的性格就算沒有一個師他也敢打,但是敢不敢打是個問題而能不能打下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其實直到1944年之前由於八路軍嚴重缺乏重武器根本就不具備攻堅戰的能力,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連槍支彈藥等輕武器都嚴重缺乏只能開展游擊戰和運動戰了,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武器和彈藥補給的話八路軍來再多部隊攻打太原這樣的大城市都白搭。

我們知道從古至今決定戰爭勝負的最大因素都是操縱武器的人,但是如果有人拿著弓箭長矛等冷兵器去對抗飛機大炮,那麼可是說就算這些人能夠飛簷走壁也沒用,所以決定戰爭勝負的最大因素是人固然沒錯,可是有個前提就是雙方之間的武器裝備差距不能差的太遠了,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以更強的戰鬥意志和更高的戰鬥技巧擊敗優勢敵人。
李雲龍

比如我們英勇的志願軍就是依靠更強的戰鬥意志和更高的戰鬥技巧以劣勢裝備戰勝了武裝到牙齒的美帝國主義者,而打敗美帝國主義者也讓我們終於可以一掃近代以來的晦氣真正揚眉吐氣了,同時也給了我們戰勝任何敵人的信心踏上了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

但是不要忘記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同樣有飛機大炮和坦克機槍,如果志願軍裝備還像抗日戰爭那樣落後就是再英勇也難以戰勝強大的美帝國主義者,所以說現代戰爭人的戰鬥素質和武器裝備是缺一不可的,任何一方面差距太大都難以戰勝敵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國家在經歷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後會患上火力不足恐懼症了。
八路軍



所以回到李雲龍能不能打下太原問題上來說就是在1944年前根本就不可能,別說給一個師就是給一百個師都都不可能,難道我們要嚴重缺乏各種輕重武器的八路軍赤手空拳去對抗兇惡的日本侵略者?而在這一期間2萬八路軍圍攻只有500日寇的卻拿不下的“關家堖戰役”也說明了這一點,這一時期八路軍只有通過游擊戰和運動戰消滅日寇才是正確的選擇!

而到了1944年之後八路軍通過繳獲和自制等各種手段改善了武器裝備,而此時的日本侵略者大量精銳戰死許多都是學生兵士氣低落,因此八路軍也開始了局部的反攻了這一時期八路軍收復一般的中小城市難度不大,但是想要收復太原這樣的大城市依然有相當的難度,但以非不可能的事了只是值不值的問題。
兇殘日軍

最後看到我們的先輩們在武器裝備如此落後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抵禦日寇,今天的我們是不是應該為他們而感到驕傲,正是中國人不屈的民族精神激烈著我們戰勝了兇惡的日本侵略者和帝國主義者,而現在的抗日神劇把兇惡的日本侵略者塑造成智障無疑是在侮辱那些艱苦卓絕抗戰的先輩們的侮辱,如果受其影響誰還會記得先輩們誓死抗日艱辛和不易!

當然我們更應該學習抗日先輩們那種不向任何敵人屈服妥協的戰鬥精神,要知道現在我們依然面臨國際反華勢力和他們的漢奸走狗的嚴重威脅,網絡上流傳著各種媚外仇中的觀點影響人們的思想,對於這些人我們只有拿起各種武器繼續和他們戰鬥才能打敗他們,當中國人都不崇洋媚外之時就是中國人實現偉大民族復興之時!


執斧傳播開天名



《亮劍》我認為是近些年來拍的最好的抗日劇之一。當時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還能拍出如此經典的電視劇,實在很難得。不同於以往抗日劇,醜化日本鬼子,刻意突出我們中國軍隊偉岸形象。《亮劍》在拍攝時,客觀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實際情況,把日本鬼子的殘忍、狡猾,刻畫的入目三分。


題目所提的情節正是我認為其中最經典的一幕,由於叛徒的出賣,李雲龍的獨立團,被小日本山本特工隊偷襲,並且燒殺光了趙家裕全村老百姓,並把李雲龍新婚的妻子秀芹抓走,李雲龍突圍之後,不顧手下強烈反對,堅持攻打小日本的逃亡地平安縣城。

在敵我實力8:1的情況下,也由於國軍和自己部隊戰友丁偉、孔捷的殊死抵抗,使得增援的日軍無法前進一步,李雲龍所言:"老子就算崩了門牙,也要在敵人的增援部隊到來之前,咬開他。"


他的確做到的,秀芹在炮臺層樓上的一番話讓人感動:"李雲龍,你開炮啊,我秀芹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你別讓我瞧不起你。"隨著李雲龍的一聲開炮,轉眼間炮樓化為灰燼,也讓我們觀眾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


按照當時中國軍隊的數量比對,想要打擊晉西北的首府太原的日軍,沒有三四個師根本拿不下哪裡。亮劍之所以打動觀眾就是它把各個人物刻畫的相當傳神,李雲龍的土豹子性格、趙剛的書生氣氣質、魏和尚的忠勇、都成了這部抗日神劇的點睛之筆。

從2006年播出以來,十二年的時間裡重播了無數次,小編也是看了好幾遍,總覺得百看不厭,老一輩打擊日本鬼子的精神,深深的影響著我們。亮劍精神,甚至成了我的座右銘。倒在敵人的腳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亮劍。


可以說,李幼斌不是在演李雲龍,而是他在演自己。一個演員能如此成功的塑造好這個角色,我們可以想象是他多少年的生活積澱所積累的。經典劇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他的每個環節都做的很極致。

無論是音樂、服裝道具,還是故事情節的設置,配合著演員的精彩表演,為我們描繪出了慘烈的抗日戰爭,也讓我們大家永遠勿忘國恥 ,愛我中華。

讓我們記住這些演員的名字,李幼斌(李雲龍)、田雨(童蕾)、張光北(楚雲飛)、何政軍(趙剛)、張桐(魏和尚)、山本一木(陸鵬)、戰衛華(張大彪)、由力(孔捷)、王全友(丁偉)、張笑軍(段鵬)、梁琳琳(楊秀芹)、江水(孫德勝)、袁滿(朱子明)、孫儷(馮楠)。感謝他們讓我們再一次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


散兵有勇


以國軍的戰鬥力至少需要三十萬到四十萬的兵力,八路軍則完全沒有攻克太原的能,八路軍兵力過於分散,一沒有充足的彈藥二無足夠的火炮,攻克太原難度雖大但並非沒有可能,在當時難的是怎麼守住,太原城內鬼子兵力不會超過一個旅團,但整個山西一帶鬼子兵力超過十萬以上。太原被攻下鬼子會反撲鬼子會從各地抽調兵力反攻,最後收復太原很可能會成為一場消耗雙方兵力的消耗戰


孤單男銀


1949年,解放太原的戰役,解放軍25萬人,閻錫山軍21萬人。解放軍僅巷戰中就犧牲了3.6萬人。

1937年,日本侵華軍6萬人,4.5個師團攻打孤城太原,傅作義只好撤走。之前的太原會戰,中方58萬人,日方14萬人。

算起來,六十萬的八路軍全部攻打太原城都是凶多吉少。

如果有60萬以上兵力,軍械齊全,訓練有素,配合飛機火炮,才可以攻打太原城!



一個師,也就是1萬人左右,因為抗戰時期我軍戰鬥力最強的甲中師也就是1.1萬人。

一萬人去打太原,夠讓小日本轟幾炮?還不說各種戰車飛機,李雲龍帶領一萬人能見到太原城牆就是軍事天才!

李雲龍手下的八路軍獨立團,最厲害的大型武器就是意大利炮。意大利炮實際上是法制1897式75mm野戰炮,因為刻有意大利文而被稱為“意大利炮”。


李雲龍有了意大利炮,覺得自己牛逼的不行不行的。因為,整個八路軍在服役的野戰炮,不過就是200門。一百多個團,每個團均不到一門野戰炮。這樣的火力配置,必然是被日軍追著打。

李雲龍攻打的平安縣城,不過是幾十上百個日軍帶著千餘偽軍。李雲龍帶來6000人圍攻,戰損一日軍相比十比一。

平安縣之戰的勝利,真的是用人命堆出來的!

平安縣之戰,雖然打擊了日軍,壯大了我軍聲勢,然而我軍實力恐怕要很久才能恢復。沒有現代工業支持的八路軍,數萬軍隊的槍支彈藥損耗?想想就頭大!



如果李雲龍當時就是師長,帶領八路軍最強大的師級單位。(129師等已經相當於集團軍了,不算。)他會做出什麼行為?

一萬人,誇張點說,李雲龍本事很大,擴張5倍,人數達到5萬人。敢打太原嗎?

根本不敢!

太原這樣的大城市,面對日軍以一當十的戰鬥力,沒有30萬美械德械的正規軍,根本不敢動手!


讓很多人熱血沸騰的常德苦戰,57師餘程萬8000虎賁軍守常德,抵禦住軍116師團30000精兵長達12天之久。

攻打太原是數十萬軍隊的大兵團作戰,是戰線達到十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會戰。這對於李雲龍和丁偉這樣的基層軍官來說,甚至對薛嶽這樣的戰區司令,都是可望不可即的夢想而已。

所以,丁偉不過是替李雲龍吹牛而已。

另外說一下,有史以來,太原始終都是一座難以攻陷的城池!



1,春秋時期,趙家初建晉陽城,遭遇兩次圍攻。

第一次,趙氏在晉陽城遭遇範氏,中行氏以及趙氏小宗邯鄲氏圍攻,最終趙氏獲勝範氏和中行氏滅亡。

第二次,趙氏在晉陽城遭遇智氏,魏氏,韓氏三家圍攻,最終,趙氏絕地反擊聯合弱小的魏氏韓氏滅了智氏,奠定了三家分晉的基礎。

2,唐末五代,一直到宋初,太原始終是首屈一指的大城市。若小時可以保守陝西全境,強大時可以建立中原王朝。

唐朝末年,李克用和朱溫交惡,李克用被朱溫打敗,逃回太原,憑藉太原城,抵禦住朱溫攻擊,一直到整個後梁滅亡。最終李克用兒子李存勖滅了後梁,建立後唐。

後唐之後的,後晉,後漢都是太原起兵的軍閥。

後周柴榮繼位後,打贏了高平之戰,開始取得優勢地位,然而,柴榮和趙匡胤這兩個軍事天才都拿太原城沒辦法。

趙匡胤征討北漢,劉崇固守太原城。最艱難時刻,太原城僅有軍民總共3萬人!依舊擋住了北宋大軍的攻擊。

沒錯,太原人就是牛逼了!

以上!


歷史知事


  有網友問,《亮劍》中丁偉說:“他李雲龍你要給他一個師,他敢打太原”,那麼當時打太原需要多少兵力?我們以1943-1944年為例子,在2年,駐防晉中包括太原的日軍是治安第62師團。駐紮在山西北部大同以及附近地區的是第26師團,駐守臨汾為核心的晉南的日軍是第114師團,駐紮山西西部的是治安第69師團。

  

  後來到了1944年年底,第62師團,第114師團和第26師團都去了南洋,開始使用5個獨立混成旅團和獨立步兵旅團代替了他們的位置。我們以攻擊1943-1944年夏天駐守太原和晉中的第62師團為例子。

  李雲龍需要多少部隊才能消滅第62師團呢?美國有一部大片叫《血戰鋼鋸嶺》,就是表現美軍在沖繩島大戰這個第62師團的故事。美軍士兵回憶,把這些日軍稱為“地獄惡魔”。 

  在1945年4月5日,美軍第7師,第96師,第27師,還有3個獨立步兵團以及其他火力和支援部隊18萬人,負責攻擊日軍第62師團據守的嘉數高地。當時,美軍希望可以在4月9日,佔領嘉數高地結束戰鬥,結果遭到了第62師團的頑強抵抗。

  激戰到4月12日,美軍第96師傷亡5000多人,其餘人員疲憊不堪,已經喪失攻擊能力,被迫退出戰鬥。4月19日,爆發了著名的嘉數高地反坦克戰,30輛美軍M4坦克在突破過程當中,被日軍摧毀22輛。

  戰鬥到4月23日,日軍第62師團已經傷亡1萬人,其餘4000日軍撤退到第2道防線,只留下了數百名傷員打阻擊。在4月24日,美軍成功佔領了嘉數高地。其實就是一片最高高度70米的土山,所以也叫嘉數70高地。

  在這一戰,日軍第62師團主力全滅,但是參戰的18萬美軍也傷亡24000人。從這裡我們就可以分析出丁偉靠1個師能不能打掉當時還在太原的第62師團。還可以阻擊日軍的援軍,畢竟大陸不是孤島,日軍是有援軍和補給的。


深度軍事


《亮劍》不得不說是一部經典的電視劇,樹立了中國軍隊的骨氣,但是畢竟是電視劇,如果真給李雲龍一個師,而且是滿編的師,他都不敢想到太原城。近代,太原城曾有過兩次真實的大戰役。

日軍侵華時期,想打通山西進入陝西的道路,然後直下川蜀之地,從而讓民國政府腹背受敵。當時的國民政府在雁北、太原和運城等地佈置重兵抵抗日軍的侵略,其中就有著名的太原會戰。太原會戰,參戰的是日軍的甲種軍團--板垣師團,日軍在死傷兩萬人之後才拿下了當時的太原城,可見戰爭的慘烈。

內戰時期,攻打太原城被視為奪取山西的重要戰役,當時動用的軍隊超過了20萬,而且戰爭異常慘烈。內戰無英雄,外戰雖敗猶可敬,在此不多說內戰的事情。

從這兩場戰役,可以看出太原城在當時都是重兵把守,而且異常堅固。就憑李雲龍那點水平,也就只能在橫店耍大刀,莫要開玩笑了。


太原看點


二營長,你他孃的快把我意大利炮拉出來!

《亮劍》在我們國產抗日劇中算是最為經典的作品,其細節、真實與殘酷儘可能的還原了那個時期的戰爭年代。

那麼再說說《亮劍》中丁偉說:“他李雲龍你要給他一個師,他敢打太原”,那麼當時打太原需要多少兵力?

我們以1943-1944年為例子,在2年,駐防晉中包括太原的日軍是治安第62師團。

後來到了1944年年底,第62師團去了南洋參戰。

而美國有一部大片叫《血戰鋼鋸嶺》,就是表現美軍在沖繩島大戰這個日本第62師團的故事。美軍士兵回憶,把這些日軍稱為“地獄惡魔”。

這個日本第62師團有多可怕?

在1945年4月5日,美軍第7師,第96師,第27師,還有3個獨立步兵團以及其他火力和支援部隊18萬人,負責攻擊日軍第62師團據守的嘉數高地,美軍想要儘快攻下嘉數高地,但卻是受到了嚴重的代價。

在這一戰,日軍第62師團主力全滅,但是參戰的18萬美軍也傷亡24000人。要知道第62師團只有15000人不到,而美軍人數卻是高達18萬之中,但就是在以多打少的情況下,美軍的陣亡數竟然比第62師團還要高出一萬,而且,在當時的孤島上,第62師團是沒有任何物資供給與支援的。

所以也可以看看第62師團戰鬥力有多可怕。

那麼李雲龍一個師真的能夠消滅第62師團嗎?

答案絕對是不可能的,太原作為當時的日軍重要駐軍重鎮,本身的第62師團便是戰鬥力驚人,同時更有周邊重鎮兵力的支援,大陸可不必孤島,假如李雲龍真的打起了太原,這援軍就夠他大的了。

那麼其實說到底,還是李幼斌老師把李雲龍這個角色演繹的太好,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愣是讓人覺得給他一個師,他還真的可以打下太原城一樣。

亮劍其實也是被翻拍過好幾個版本,但沒有哪一個能夠超越這個經典,也沒有哪一個演員能把李雲龍的真實超越李幼斌老師。

他把李雲龍的農村氣,土匪氣,以及老子天下第一的特點完美的詮釋出來啦。

所以說,老戲骨還是老戲骨。

用句幽默話來說,你比李雲龍他老婆秀芹還秀==。


起音


這句話有調侃的成分,也從側面佐證了李雲龍的膽識。但丁偉說的確實誇張了,就是到了解放戰爭初期,東北野戰軍裡的全日式裝備的獨立師,李雲龍調兩個來,也不一定拿得下太原。

日本,二戰時因為兵員不足,所以非常注重軍事防禦,換句話說,日本拿下一個地方,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能在那裡永久的呆下去,所以,堅固的防禦工事是首先要必需的,加上所謂的武士道精神的蠱惑,被圍困的日軍所爆發出來的戰鬥力也是恐怖的。這一點從中國遠征軍第二次入緬作戰的第一戰:收復騰衝-高黎貢山之戰就可以看得出來。當時,整個騰衝,就是一個立體化的防禦堡壘,地下通道群,地上堡壘群,高處炮樓群把整個縣城防禦的水洩不通。遠征軍在任何地方前進一步幾乎都要得出血的代價,如果不是美國支援的噴火槍起了大作用,收復騰衝的戰役可能更慘烈,騰衝收復之後,整座城市一片焦土,幾乎沒有一座像樣的房子了。高黎貢山地處中緬公路的戰略要衝。日本人將整座山要塞化了參見《血戰鋼鋸嶺》,地道縱橫,各個射擊點,地堡群配合的近乎完美,千把敵人就不幾十萬遠征軍給攔住了,最後挖地道用幾百公斤炸藥把幾乎整個山頭炸飛,才拿下的。

縱使太原的防禦力量沒有那麼變態,作為西北地區的軍事戰略要地,防禦也差不了多少。加上守軍在人員說不會捉襟見肘,物資又相當充足。同時還有四周隨時可以策應,支援的日軍。又可以隨時接受空中支援。在軍事上,沒有絕對的壓倒性優勢,有足夠的炮火和空中支援。可以速戰速決的前提下,拿下太原,幾乎不可能。這個真不是靠膽識和勇氣就能解決的。

我不是漲他人威風,滅自己的志氣。事實上,我們的抗日戰爭,真的是隻憑著一腔熱血,用我們的拳頭跟小日本的坦克肉搏啊!

美國,自從硫磺島之戰之後,開始離艦登錄,一步一步的接近日本本土,但每一場仗都打的異常艱苦,美國的軍備和支援條件可比中國好不知道多少倍。而他們面對的又不是日本最精銳的陸軍。即使如此,根據推算,如果不用原子彈,佔領日本本土還需要犧牲300-500萬軍人,幾乎用雙方的屍體鋪滿他們戰鬥過的每個角落。二戰結束時間至少推後三年以上。美國用原子彈炸日本,也有他無奈的一面。畢竟不用原子彈,代價實在太大了。美國也難以承受。

從這些側面來看,李雲龍真要有一兩個師,他也不敢打太原。畢竟李雲龍不是傻子,他從來都是隻佔便宜不吃虧,而打太原,顯然是以卵擊石,而且受累不撈好的事。

永遠不要忘了小日本帶給中國的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