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租不起房了!

文章开始,先和大家分享个故事:

十几年以前,一个姐姐为了孩子就近上学,在帝都核心区租了一套小两百平米的四居室,当时房租每月一万出头,也是天价了。房子很好,房租一年一交,头几年都顺顺当当,后来就有点麻烦了,因为每隔三四年就找不到房东了?!

这姐姐是个实在人,总觉得老欠房租不是个事,所以每次都通过当时介绍的朋友费半天劲找到房东,追着付房租。房东每次都很无所谓,好像都把这事给忘了,房租也从来没涨过,周围同类型的房子租金都超过四五万了,她的房租还是原价,最近这姐姐又找不着房东了,房租也已经四五年没交了…….

这个城市总有很多神奇的人和事,估计你们得感慨:我咋碰不到这样的房东呢!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租房故事都这么美好。

最近朋友圈被一则消息刷爆了,一个房东自己发帖称,自家天通苑的120平米三居要出租,心理预期价位是7500元/月,到链家自如和蛋壳公寓两家公司询问后,却被两方拼命争抢,最终蛋壳给到10800元/月的价格,付11个月。

与房价的上涨幅度相比,北京的房租上涨更快一些。

据云房数据研究中心统计,近几年,北京市住宅平均租金一直在保持持续增长,2018年5月,全市普通住宅平均租金已达到91元/㎡/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平米上涨了8.57%。

其实对一二线城市很多人来说,房租压力往往比房价压力更直接。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现在房价涨成这样,对很多人来说,涨点跌点就那么回事了,反正买不起,死猪不怕开水烫了。但是,如果房租也跟着迅猛上涨,那麻烦了,真是偌大城市,无栖身之地了。

还记得北京那个轰动一时的租住公寓万科翡翠书院么,90平方米的公寓十年租约,租金最低180万。很多人高呼没有人会去租,而现在,已经有60人签意向协议预租。

“包租公”、“包租婆”这一下当然开心了,然而对于租户来说,工资没涨房租涨,生活压力要更大了。

试想想,如果今后房租和房价一样也飙涨起来,那么,凌晨三点的城市,我们将到何处安身?

当租金持续上涨到一定水平,一些人就会失去承受能力。在生活压力逼迫下,他们只得另寻出路,其中有些人就有可能选择返回故乡。“逆城市化”现象随之出现。

租金持续上涨不仅会让一部分人被迫离开自己已打拼多年的城市,而且还有可能让另外一些人失去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比如那些在街头巷尾开小店的人。他们的生意本来做得就很一般,一旦房主上调租金,他们就可能会变得劳而无获,关门就成了迟早的事。我们之所以经常看到一些门店不断“旧貌换新颜”,原因就在于此。

那么未来房租会不会涨呢?不容乐观!

在政策层面,租购并举、租购同权,租赁作为房地产的长效机制中的重要手段备受推崇,而金融机构支持,资本力推,不然也不会有长租公寓这么一个过万亿的市场。

好在,国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

深圳一个月前出台了被大家称为“二次房改”的房地产新政。其中规定:到2035年,将筹建各类住房170万套,其中60%即102万套分别用作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这三类住房中前两类可租可售,后一类只租不售。租金分别只有同一地段市场化租金的10%到60%。

这就是打蛇打到了七寸了。的确,对于房子这件事,限价是最没用的政策,最关键的是扩大供给,拿出更多的土地和房源。否则,仅靠面少了减水,水少了再减面,最后适得其反。

请记住:稳住房租和稳住房价一样,都是关系千千万万老百姓生活的大事,两者都不能偏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