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斷舍離」式生活方式,我的生活發生4個極大轉變!

在重慶讀書時,我有幸結識了一位日本來的老師。

那時候經常去拜訪老師,第一次去他的家,就被眼前的佈置給震撼到了。因為他的家裡幾乎沒有任何傢俱,好奇什麼樣的人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呢?

因為我原來的生活經驗告訴我:“擁有的越多越好”,但是他的家卻從簡單質樸中透露著一種難以言述的美

受到這位日本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我也開始把斷舍離式的生活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隨之檢查自己的家長有沒有多餘的不會再用到的東西,如果有就要立馬給扔掉。

久而久之,這種生活方式不但讓我的生活更簡單、更有順序和條理,同時也讓我的思維方式發生了改變。

極簡主義生活並非只是簡單的丟丟東西,更是讓自己從繁雜的事物中脫離從而避免混亂帶來的困擾。

踐行“斷舍離”式生活方式,我的生活發生4個極大轉變!

那麼斷舍離都給我帶來哪些改變呢?主要有4點:

1、不再糾結

畢業的時候,衣服和書怎麼搬給我帶來很大的困擾。很多衣服都沒穿過幾次,扔掉的話,總是讓人感覺很可惜。最終不得不在丟與不丟之間徘徊。這讓我很難受。最要命的是,由於一直不能確定丟還是不丟,畢業之後我竟然分兩次時間將這些東西從重慶搬到了成都,每一次都累的要命。

然而,在接受斷舍離之後,我把很多衣服都丟掉了,確實是很讓我感覺如釋重負。減輕了自己的思考負擔。這也是我認為今天通過這件事得到的最為重要的益處。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當你糾結丟還是不丟的時候,它的意思就是必須要丟掉”。

2、情感得到滿足

這是一種全新的感受。因為我知道,我的那些沒有怎麼穿過的衣服,將來會被某個生活在偏遠山區或者牧區的貧苦的孩子或者牧民穿上,即使那些衣服並不怎麼樣,但是我想對於他們來說可能能夠感到很滿足。即使,我和那個可能會穿上我的衣服的人永遠都不會相見或者知道彼此,但是我卻能夠同樣感受到那種快樂。

分享一句話,希望也能夠給你帶來一些不同的感受。

真正的犧牲並非來自自我犧牲或自以為是,也不是來自某個靈性的觀念,而是出自於純粹的愉悅——因為它很有趣,給予只能出自洋溢的愛。不是因為這樣做是一種美德,而是這樣做真的感覺很好。

3、培養自己的富足心態

我們不願意放棄我們手中的東西,並非是因為這件東西對我們而言有多重要,而是稀缺心態佔用了我們大腦的帶寬。

當我開始丟掉,我的那些衣服的那一刻,我便感覺我並不是生活在一個稀缺的世界中,這個世界其實是富足的、美好的。我們捨去的,最終上帝會以其他的形式再反饋給我們。

斷舍離式的生活有助於我們感受宇宙的富足。

4、空間變大了

不用贅言,丟掉那麼多東西,空間能不大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