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期,西药“盘尼西林”有多珍贵?

龙的传人2042839


二次大战时,共有26项技术革新式的重大发明,主要是武器方面的发明,其中有22项是德国人取得的,小到自动步枪,大到巡航导弹,剩下是美国、英国、苏联的发明。但是这些发明都是伤害生命的武器,战场上有2个目的,一个是杀死敌人,一个是保全自己,所以除了杀伤敌人外,后勤保障一定得供应上。

图为盘尼西林发明者弗莱明。

战场上有句话:外行看战术,内行看后勤。并不是部队有多少飞机大炮才厉害,还要看部队吃什么,穿什么,受伤能否及时得到救治,这才是会打仗的将领考虑的问题,那种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不叫会打仗。二战中救人的发明,最牛掰的就是盘尼西林,俗称青霉素。

盘尼西林在二战时是军管药品,那时中国是盟国,跟美国关系不错,能搞到一点货,但是市面上十分稀少,都在黑市上交易,据说在货源充足的情况下,一般一支盘尼西林4块大洋,货物紧缺的话再多钱也无处买。图为北京的中央防疫实验楼,接受美国的援助1948年正式生厂盘尼西林,但是量很少。

相信大部分人都注射过青霉素,感冒发烧,有炎症,注射青霉素就能康复。在没有青霉素这东西时,一个小小的发烧都能引发人死亡,相当于绝症。而青霉素是一种抵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药,在民国时期,一些富裕的家庭都会积攒盘尼西林,这玩意儿是硬通货,跟黄金似的。

二战时苏联方面军司令瓦图京大将在乌克兰视察时,被叛军打伤,后伤口感染,斯大林碍于面子未向美国人进口盘尼西林,这位可并列朱可夫样的人物就这样病死了。

所以战争年代有实力的家庭,都会攒黄货,就是黄金,黑货,就是鸦片,再就是盘尼西林,能救人命的。1928年英国人弗莱明就发明发青霉素,但从发明到应用是需要时间的,而人类科技的进步往往是通过战争来催发的,青霉素也是在1942年才在生产车间正式量产,而青霉素也拯救了大量美国人。

有人统计,二战时一个日本兵消耗1公斤后勤,而一个美国兵要消耗600公斤后勤补助。

在太平洋战场,热带雨林被蚊子、蚂蝗盯咬很容易发烧,青霉素一打就好了,在欧洲寒冷的天气冻伤后,青霉素一打也好了,但是日本兵就没好运气了,得了疟疾就只能等死了,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美军死亡1000多人,日军死亡2万多人。所以战争中,杀人的固然重要,但是救人的更重要。


图文绘历史


盘尼西林(Penicillin),即我们熟悉的青霉素,抗菌素的一种。

青霉素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相传我古代唐朝时期,长安城的裁缝就经常把长有绿毛的浆糊涂在被剪刀割破的手指上来促进伤口尽快愈合。现在我们不难理解,这是因为放置久了的浆糊会产生绿毛(实际上是青霉素素菌),而这些“绿毛”则具有杀菌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人类最早使用青霉素的记录。

在古代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很多人因为意外伤害或自身疾病而由于得不到药物的抗菌处理而毙命。

举个例子说,在当时条件下如果某人得了一般性的炎症比如不小心被利器刺伤或得了肺炎之类的疾病,由于没有抗菌药物的有效干预,病人或伤者往往只能是自认劫数难逃,坐以待毙
(青霉素的最早发现者,英国著名细菌、生物化学家 亚历山大-弗莱明)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一直持续到人类发明第一种有效抗菌药——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现及应用史

实际上青霉素的发现也是一次“无心插柳”。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Fleming),最早在实验室研究中发现了青霉素,但限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弗莱明没能够把青霉素单独分裂出来;

——1929年,弗莱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但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足够重视。后来弗莱明开始培养青霉菌菌株;

——1939年,弗莱明将菌株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霍华德-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

——1940年,弗洛里和钱恩通过借助小白鼠试验,发现了青霉素的致死病菌原理;
(青霉素分子结构式)


——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突破,但即便如此,人类离青霉素大规模临床应用还差距甚远;

——1941年,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将青霉素的产量由原来每立方厘米2个单位提高到了40个单位;

——1941年,霍华德-弗洛里和钱恩发现了青霉素对某些人会产生过敏反应,所以在实际应用前必须做皮试。

之后弗洛里在一种甜瓜上发现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并用玉米粉调制成了相应的培养液。

——由于有这些理论及实践参考,美国制药企业在1942年开始大批量生产青霉素。

——1943年,制药公司又发现了新的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

青霉素二战时大规模的应用及意义

1943年10月,弗洛里同美国军方签订了首批青霉素生产合同。

青霉素问世之前,二战战事频繁,伤亡惨重,许许多多伤员由于无法得到有效的抗菌药而残死战场!

而青霉素的横空出世,则直接结束了这一局面,甚至影响左右了二战的胜利走向。

由于青霉素的广泛大面积使用,拯救了数以千万计人的生命。到1944年,二战末期,青霉素的有效供应已足够治疗二战期间所有同盟国的士兵,这对于抗击德意日法西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由于青霉素的问世使得好多受伤士兵免于听天由命的悲惨处境。除了伤员,青霉素在二战时的公共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

有人曾说原子弹、雷达、青霉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影响人类最深远,最伟大的三项发明。一个可以杀人,一个可以保命,一个可以救命。

前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过“青霉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最重要的救命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其战时价值堪比黄金有过之而无不及!
(电影《盘尼西林1944》剧照)

我国曾在2008年上演过一部电影《盘尼西林1944》,讲的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敌我双方为了争夺两箱珍贵的盘尼西林(青霉素)而展开的一场殊死较量。由此可见青霉素在战时的重要性。

时至今日,青霉素依然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广泛应用的临床抗生素之一!


小司马说


还是先简单谈一下抗菌素

抗菌素是某些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具有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抗战期间美国生产的盘尼西林应该是使用原始的(今天认为)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

本品对各种螺旋体和放线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低浓度可以抑菌作用,高浓度则强大的杀菌作用。每支含20、40、80、100万单位。

这项由英国人发明的药物于1943年美国施 贵宝公司改进生产工艺后,终于大量的生产,价格由刚开始的1支40万单位可以卖到5英磅下降到1美元.毎支(40万单位)。

在这之前,临床都是使用一种白色或者黄色的结晶性粉未一一磺胺嘧啶。连当时的美军上将作个小手术也只能用磺胺消炎。盘尼西林的稀缺程度可想而知。
抗战中,中国战区已经有消息传出这种药物的神奇作用,但是,太稀缺,大部分的伤员只能用点酒精、红药水、连磺胺约都稀缺。

据说,这种盘尼西林只能到香港黑市上买,只能用小黄魚(约一两黄金)一条买一支。每天打三支则要三两黄金。

国军第五军的200师师长当时如果有盘尼西林打二支,坚持到国内是没有问题的。


可惜,天不假年。


良人执戟2


盘尼西林,即青霉素,一种高效的抗菌素,在战争期间当然珍贵无比。打仗吗,伤者巨多,无论是伤口的处理,手术的消炎都需要盘尼西林。在一次大战,二次大战中和我们的抗日战争中,盘尼西林更视如珍宝。


业余国际问题专家


当时市场上4瓶要1两黄金,很牛的,可当硬通货流通


太阳125933863


这不是废话吗,一瓶等于一条黄金那是因为战争短缺吗!啥意思?现在也要一条黄金吗?没人否定它的功劳,但你也不要否定别人的功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