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套內面積和使用面積有什麼區別,怎麼計算?

房產老J


我是每天分享家居美圖和裝修經驗的飛墨李工,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有趣實用,那就點個讚唄~

買房本是件高興事,可很多人卻容易被一大串價格、面積等專業說法弄得稀裡糊塗。朋友小韓最近就是這樣,他跟售樓內部人員聊了一下,沒想到買房最大的坑就是面積!比如:室內使用面積和套內使用面積有區別嗎?同樣很多人購房時都沒有搞清楚,今天咱們就來簡單聊聊這個。

其實二者都屬於面積的一種說法,雖然都是使用面積,但二者還是會有些區別的。

什麼是套內使用面積?

套內面積指的是除了室內使用面積還計算了一部分牆所佔用的面積,基本是以每面牆的中心為起測點來計算面積。

又該如何計算出套內使用面積呢?假設房子的建築面積為:120平,一般高層的合理公攤係數都是15%~20%,套內建築面積則是建築面積減去公攤數,再計算一下就可以得出套內建築面積為:102平,再拿套內建築面積減去牆體面積和陽臺面積,這就能得出套內使用面積了。

套內建築面積和套內使用面積的區別

一般我們還會把套內建築面積和套內使用面積做個比較,首先建築面積是等於套內建築面積加陽臺面積再加上公攤。而套內建築面積則是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臺建築面積的總和。總而言之,就是套內建築面積是要比套內使用面積範圍更大,一般房產證上的套內面積指的就是套內建築面積,希望大家不要弄混。

什麼叫室內使用面積?

而室內使用面積,簡單來說,就是每個房間內牆長寬距離相乘後積的總和。和套內使用面積相比,是去掉承重牆和1/2外牆的淨面積的。但在房產合同上,沒有進行標註,僅僅只是幫助大家瞭解一下。

二者相比,套內使用面積是要大於室內適用面積的。所以各位小夥伴買房子的時候,一定要弄清這些概念,不要稀裡糊塗的被忽悠了,最後讓自己的權益受損。


飛墨設計師李工


大家好,我是老J,專業從事房產測繪工作,房屋的套內面積就是我們負責計算的,下面就由老J來給大家介紹房屋套內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和我們大家常說的使用面積之間的區別。



什麼是套內面積?

在我們房產測繪當中,面積一共有三種,套內面積、公攤面積和建築面積。前兩個相加就等於第三個。


如圖,套內面積指的是房屋外牆體軸線以內的面積。很多人不理解,套內為什麼要算一般的外牆呢?其實,我們室內的線路走線等也都是可以用到牆體的,因此計算一般牆體也是應該的。

同樣,室內的牆體都是住戶自己使用的,別人用不了,自然也就只能給住戶,不可能分攤給別人。


那麼,使用面積又是什麼呢?

使用面積就是套內面積減去牆體之後的面積。


上圖可以清晰的看出,黃色區域就是套內使用面積。不含牆體。

這個面積一般來說都是裝修公司用的,因為貼磚和擺放傢俱都是不能安裝到牆體內的,因此實際的裝修面積也就是使用面積。牆體的面積是計算縱向的,與橫向的面積不相干。


一般來說,套內面積的外牆都是外牆的一般,也有一些磚混的老樓,牆體為37牆,這類牆就按照內牆12,外牆25計算。同時,設計圖紙有軸線的按照設計圖紙的軸線計算。

室內牆體的計算,室內牆體一般都是200的隔牆,按照長度乘以0.2米計算即可。


房產老J


建築面積——廣義的、泛指的,以牆外皮為邊沿計算的所有建築面積

套內建築面積——指一戶建築面積(含牆、公攤)

套內使用面積——指一戶建築的使用面積(不含牆、公攤)

一般說套內面積就是使用面積,建築面積就是套內面積加上公攤面積部分,公攤面積包括公共走道,樓梯間,電梯,前室等等。





1942947402奼紫嫣紅


套內面積☞為購買房子實際使用面積,按國家相關規定計算公式計算得出的面積。使用面積☞為該套內的淨空面積,不包括牆體。建築面積☞指你購買的房子的產權面積,包括公攤面積+套內面積。所以說你實際使用的面積都是小於房產證上的建築面積的,按所購樓宇的設計不同及使用的舒適性等,一般公攤面積會達到10%--35%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