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二十年前遂寧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頂多叫放假!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印象裡

過年就放寒假、吃好吃的、穿新衣服

到處串門接壓歲錢

……

再過幾天就過年啦

可是一點也沒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

好像少了小時候的那種儀式感和期待感

今天大甜就帶大家穿越回過去

找找曾經兒時的年味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這首習俗民謠還記得嗎?

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以前到了臘月,就要殺豬了

“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句童謠過去在遂寧農村廣為流傳。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過去殺豬在遂寧農村算是一件大事。進入臘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殺豬,為過年包餃子、做菜準備肉料,民間謂之“殺年豬”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以前到了臘月十幾,就開始趕集了

小時候年前趕大集真是人山人海的,新衣服,燈籠,糖塊,雞鴨魚肉,水果,甜果子,春聯,鞭炮,掛曆…媽媽會買回家一張大大的掛畫,一個小胖姑娘或者小胖小子抱著個大鯉魚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當然還不忘帶幾把塑料花,這兩樣就是家中最重要的裝飾品

了,合照都要挨著它。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到了二十三過小年,就要祭灶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燃起了垛香,鞭炮聲接連不斷。從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過小年”這天起,就算是正式開始了“過年”的籌備。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祭灶的時候還會有糖瓜子,祭灶過後就會倒進鍋裡炒化,做成糖稀,然後倒在預先鋪好的炒麵上趁熱攤開,再撒上一層炒好的豆麵,放上一些糖桂花,做成面糖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臘月二十四,永遠逃不過的大掃除

到了二十四這天,阜陽人的迎年活動就是“掃房”,在年前將房間裡外打掃乾淨,迎接新年。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掃灰塵,洗床單被罩窗簾衣服,能洗的都洗了,擦玻璃,擦天棚,每個角落都清掃一遍,這絕對是過年前最難熬的一關啦,不能出去玩,被父母抓去大掃除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臘月二十五,就要吃豆腐,搶頭富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因豆腐與“頭富”音相似,被寄予了新年要“富貴”的希望。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臘月二十六,就要開始煮年肉

小時候生活條件不好,對肉的渴望尤為強烈,能吃上一大碗蘸蒜泥的瘦肉,這就是年的特權,

奶奶總是會烀一大鍋肉,滿屋子都是肉香,這種等待的煎熬和吃上肉的滿足,只有小時候才有!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殺年雞,雞、魚是小時候過年最喜歡的了,因為平時吃的少!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過年一定有“饅頭”的習俗

以前為了春節期間來客人做飯鍋不夠之備,所以要提前蒸幾鍋饅頭備用,也為春節祭祖用,“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有時候還會在饅頭上用顏料點上梅花。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蒸饅頭、蒸三角糖糕,蒸好以後放到冰箱裡凍起來,過年時只要放在鍋裡熱一下就可以慢慢享用了。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年三十那一頓是一年中最講究的

魚是必須的,還得是鯉魚,取意年年有“餘”,表示“吉慶有餘”、“連年有餘”。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此外,大年三十晚還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個帶有硬幣的(現在人們講究衛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來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大年三十晚痴痴地盼著春晚

那時候,春節聯歡晚會還不像現在這樣,地位可崇高了。吃完年夜飯,一家好多口早早就拿好瓜子水果,守在電視機前,

等著趙忠祥、趙本山的出現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那時候全家圍坐在一起看春晚,聽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才叫過年!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初五一定要吃餃子

遂寧人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避邪之意。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那時候貼的對聯都是自己寫的

毛筆字寫的好的人家基本上都被包圍了,家家都拿著紅紙來找他,一大堆人圍著這個“文化人”,看著

一筆筆寫出來的春聯,每家每戶的春聯都不一樣。後來都買現成的,春聯也越來越好看,但少了那一股子年味兒!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那個時候窗戶上貼的,都是外婆親手剪的窗花,比現在街上賣的不知道好看多少!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以前過年才能穿到盼了好久的新衣服

除了年夜飯、壓歲錢,穿新衣服是小時候過年最大的盼頭。那時候,一年買不了幾件新衣服,全指望過年的時候了。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從買回家到大年初一穿那段時間真是特別難熬,趁大人不注意,總要溜進衣櫃裡,翻出來偷偷試穿過把癮。那種喜樂和滿足在等待中越熬越濃,直到除夕晚上把它們搬出來放在床頭,整整齊齊地從頭到腳碼好,到大年初一起床就立刻穿上 。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以前最愛的是家中這些特色“零食”

冰糖葫蘆,舊縣麻糖...絕對是阜陽過年必備零食,咬一口直流甜水還嘎嘎冰牙!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散裝糖來一盤子,來小孩了給一塊,每次總是藏一兜,趁著爸媽忙碌的時候偷偷吃,硬糖軟糖酥糖各種的都有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雖然現在能嚐到各種進口零食,但是最還是懷念的還是小時候那簡單的味道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新年不許說粗話不許掃地不許哭

新年第一天,爸爸媽媽看上去都慈祥了很多呢,你可以調皮搗蛋都不會被一頓揍,沒事,過年嘛。只是有一個禁忌,尤其不能說“死”字,那多不吉利。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正月裡不能剪頭

遂寧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農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頭

,如果剪頭會不好,所以遂寧人很忌諱這點,沒有人會在正月裡剪頭。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拜年串門一定要穿大口袋的衣服

過年嘴一定要甜,因為不僅能得到好吃的,還能得到平時不敢想的金額的壓歲錢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那時候的紅包只有幾十塊錢,但對我們來說那也是鉅款啊!放在兜裡怕掉了,放在其他地方怕偷了。當然,到了第二天媽媽一定會說:你的紅包拿來,我先幫你保管著。媽,你說,我小時候那些紅包什麼時候還我?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那時最喜歡正月裡的親戚大聚會

過年的時候家裡的親戚都會回來,姑姑姑父騎著自行車帶著好幾個孩子,平時不常見的哥哥哥姐姐都能見,

結交超級多的新的玩伴,一群孩子跑裡跑外,嘰嘰喳喳的才叫過年!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還記得,那時候的鞭炮,拆開來放

那時候的鞭炮,拆開來放,年底守著賣鞭炮的小攤兒,摔炮、大地紅、竄天猴、還有一種叫二踢腳,威力很大。壞壞的小男孩總是拿鞭炮往別的孩子身上扔,捂著耳朵看著鞭炮噼裡啪啦的響,小時候圍著鞭炮歡蹦亂跳的我們,好像就在昨天…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小時候

年是爸爸買回來的肉

是媽媽給我買的新衣裳

是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幾毛錢

是那噼裡啪啦金花四濺的一掛小鞭兒

小時候,年是期盼…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長大了

年是超市裡的擁擠

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飯菜誰都吃不下

是天南地北的奔波

生活越來越好

可那份快樂卻離我們越來越遠

小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

長大了笑著笑著就哭了

怀念!二十年前遂宁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顶多叫放假!

太多太多的回憶,彷彿就在昨天

而如今,面對轉瞬即逝的光陰

也只能感慨歲月蹉跎

不說了,今年一定要和全家人一起過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