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居然是夏禹的後代?這一點令人深信不可能

春秋時期,各方諸侯相互征戰稱霸。到了春秋後期,越王勾踐統治的越國於東南沿海地區崛起,他在受辱之後,歷盡艱難返回故國,奮發圖強,臥薪嚐膽,遂有“三千越甲可吞”的故事。

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居然是夏禹的後代?這一點令人深信不可能

覆滅吳國之後,勾踐進而北上中原,與齊國晉國等大國會盟。魯、宋、衛等小國相繼臣服於越國,周天子命他為諸侯之長,越國遂成為春秋後期的一霸。然後,越國是怎樣建立起來的?他的祖先是誰?由於史書上記載的混亂,這一問題被塵封之久。學者專家們各有不同意見,相互爭執不下。

一種最流行的意見是:越國國君乃是夏禹的後代。

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居然是夏禹的後代?這一點令人深信不可能

相傳大禹治水,周行天下,到達會稽山後,曾經召集諸侯在這裡開會,可惜大禹得了重病,最終竟然病死在此處,於是就葬在了此處。到了大禹第四代孫少康時,為了守護夏禹的祭祀,就封了自己的小兒子無餘到會稽,成為了一方諸侯,這便是越國的誕生。

無餘成為越國的第一代國君,世代更替,而傳位到了越王勾踐的手中。《史記》便把越王勾踐當成是夏禹的後代,《漢書》也有類似的說法。而且至今會稽山還有大禹的陵,相傳就是大禹的埋葬地。按說,這種說法沒有什麼問題,史書上也說了,古蹟似乎也能提供證據。

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居然是夏禹的後代?這一點令人深信不可能

但是,這並能使得眾多的學者們深信不疑。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可以在《史記》中找到的。

那便是:傳位的世代太少。史記中說無餘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允常就是勾踐的老爹。讓我們來看看,為啥傳位世代太少。夏少康到夏桀傳了11代,商湯到紂王傳了30代,周武王到周敬王(允常那個時代)傳了25代,共計66代之多。而越國只傳了20多代,按常理講,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居然是夏禹的後代?這一點令人深信不可能

勾踐用美女西施迷惑吳王

除此之外,夏朝的活動範圍大多在北方地區,夏禹不太可能到達今天的浙江地區那麼遠的地方,而且如果真是夏禹的後代,那麼風俗習慣應該和夏朝北方類似,不太可能有“披髮文身”等習俗。所以,勾踐是夏禹後代的說法,怎麼說都難以令人信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