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聚焦云龙”新媒体云龙行探访未来户部山“华丽蝶变”

“文化旅游,聚焦云龙”新媒体云龙行探访未来户部山“华丽蝶变”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9月6日上午,徐州20多家知名新媒体走进云龙区户部山景区,探访未来户部山的“华丽蝶变”。本次活动主题是“文化旅游,聚焦云龙”,由徐州市委网信办主办,云龙区委宣传部承办,也是“争做中国好网民,汇聚网上网下正力量”——徐州市新媒体走基层系列活动之一。

“文化旅游,聚焦云龙”新媒体云龙行探访未来户部山“华丽蝶变”
“文化旅游,聚焦云龙”新媒体云龙行探访未来户部山“华丽蝶变”“文化旅游,聚焦云龙”新媒体云龙行探访未来户部山“华丽蝶变”

户部山,古称南山,因户部分司衙门迁址至此而得名。一座户部山,承载了徐州两千多年的沧桑记忆。这里有楚霸王项羽曾经筑台阅兵的戏马台,这里有李蟠状元府、崔焘翰林府文人士大夫的宅邸,这里还有郑家大院、余家大院、翟家大院、刘家大院、权谨牌坊、李家大楼、老盐店、魏家园等明、清、民国房屋。户部山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房屋400余间,民国房屋700余间,较为完整的院落20余处。这些院落古房负载着徐州城几千年的风雨沧桑,是明、清、民国时代徐州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更重要的是它们是古城徐州最后的遗存。

“文化旅游,聚焦云龙”新媒体云龙行探访未来户部山“华丽蝶变”

汉风徐徐拂文荟,庭院深深藏雅趣。

户部山古民居既有北方四合院的规整划一,又有南方民居的曲折秀美。墙体多用青石与青砖,梁架用材硕大,雕梁面栋,琢刻精细。并有“里生外熟”及“鸳鸯楼”等独特的建筑方式。

“文化旅游,聚焦云龙”新媒体云龙行探访未来户部山“华丽蝶变”“文化旅游,聚焦云龙”新媒体云龙行探访未来户部山“华丽蝶变”

所谓“里生外熟”是指垒砌的墙体分为两层,外层为砖砌的清水墙,内层为土坯,这种建造方式既降低了造价,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使房间内冬暖夏凉。鸳鸯楼的建筑形式仅国内仅有,由于户部山古民居多依山而建,可谓地无三尺平,为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减少工程量,在落差较大的地方,建造了这种独持的鸳鸯楼。

“文化旅游,聚焦云龙”新媒体云龙行探访未来户部山“华丽蝶变”

这种楼分为二层,上下叠压,底层墙体部分利用了原有山体,楼内天梯,楼上楼下的门朝向相反,反映了徐州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聪明才智,是徐州人在建筑史上的一个创造。

“文化旅游,聚焦云龙”新媒体云龙行探访未来户部山“华丽蝶变”

“穷北关,富南关,有钱的都住户部山”,是徐州流传很广的一首民谣。从明末至民国初年的几百年间,户部山周围高宅大院密布,民居鳞次栉比。其中既有甲第官宦之家,也行富商之宅、节香门第。这些古建筑依山就势,参差错落,构思巧妙,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是苏北乃至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少有的一处古民居建筑群。

文化旅游,聚焦云龙

“文化旅游,聚焦云龙”新媒体云龙行探访未来户部山“华丽蝶变”

云龙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户部山景区从规划开发到保护开放,从招商运营到品牌打造,发生很大变化。2018年7月22日,云龙区与中青旅正式携手合作,共同将户部山的运营管理推向新的高度。

“文化旅游,聚焦云龙”新媒体云龙行探访未来户部山“华丽蝶变”

据中青旅博汇(徐州)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与云龙区合作后,将全面负责户部山项目的运营管理,深挖徐州和户部山历史文化,以“青春户部山”为突破,抓住徐州市民和游客需求,展现老徐州记忆,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弘扬新时代徐州精神,形成 “徐州文化地标”,构建游客与市民共享的 文旅休闲新空间 。

“文化旅游,聚焦云龙”新媒体云龙行探访未来户部山“华丽蝶变”

未来十年,中青旅将围绕这一目标,通过品牌带动、资源撬动、资本联动,开展景点、商业、环境、服务、营销、管理六大方面的提升,打造核心吸引力,优化游览消费环境,构建良好运营体系,全面提升户部山品牌影响力,使之成为徐州旅游的金名片,国内一流的文旅标杆项目。

“文化旅游,聚焦云龙”新媒体云龙行探访未来户部山“华丽蝶变”

此次“文化旅游,聚焦云龙”徐州新媒体云龙行户部山景区采风活动,得到了云龙区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在徐20余家新媒体达人共组成30余人的采访团队,全平台,多视角,全方位对户部山景区的各主要景点及景区特色进行采风。

“文化旅游,聚焦云龙”新媒体云龙行探访未来户部山“华丽蝶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