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進亞運,遊戲成癮卻被定義爲精神疾病,網友憤怒嘲諷

遊戲,到底是有益身心的健康運動,還是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鴉片,這是最近相當一段時間來爭論最多的話題。

電子競技進亞運,遊戲成癮卻被定義為精神疾病,網友憤怒嘲諷

前段時間,電子競技在2003年通過的“運動”屬性正式黃袍加身,進入了2018雅加達亞運會的表演項目。而火爆全國,時至今日仍是承載了數以億萬計玩家青春的遊戲《英雄聯盟》也入選了比賽項目。國內主流媒體也對充滿正能量的電競選手集中報道,當RNG戰隊在msi奪冠的時候,不光刷屏了朋友圈,更是直接衝到了微博熱搜第一。六年的堅持終於捧杯,這事兒無論怎麼說都是榮耀,都是正能量。

然而在高考期間,卻有家長在微博求聲援,說遊戲害了她家23歲的孩子。列舉出來的種種“罪行”也讓很多遊戲從業者深惡痛絕,並表示“是遊戲救了你家孩子”

電子競技進亞運,遊戲成癮卻被定義為精神疾病,網友憤怒嘲諷

網友也對這種奇葩的甩鍋表示無法理解

電子競技進亞運,遊戲成癮卻被定義為精神疾病,網友憤怒嘲諷

但根深蒂固的家長思維總是會將一切罪責推給遊戲,正因如此,“遊戲成癮”是否為精神疾病就成了最大的爭論點。只不過如何界定就顯得模稜兩可,難道每天玩遊戲就是成癮?在沒有電子遊戲的少年時代,小編我出門玩土都能玩一天,有些家長對孩子不管不顧,麻將打一天為什麼不需要電一電腦子呢?

電子競技進亞運,遊戲成癮卻被定義為精神疾病,網友憤怒嘲諷

電子競技進亞運,遊戲成癮卻被定義為精神疾病,網友憤怒嘲諷

即便WHO認定遊戲成癮確實屬於精神疾病,那麼也需要有配套的正規戒除機構來有效規導重度成癮的人。不過小編覺得最好還是請這些沉迷遊戲的青少年參觀一下正規戰隊高強度的訓練以及榮譽背後的付出,如果無論如何打遊戲做不到那樣,還配每天玩那麼長時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