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孤獨

城市的夜晚霓虹燈璀璨

點亮了黑暗趕不走孤單

午夜和白天不停的交換

遊走在街頭一個人落單

節日的狂歡情人的浪漫

所有的快樂都和我無關

無聊的工作讓人很心煩

我又想你了你人在哪端.......

城市的孤獨

想象傳窗而立,在夜裡,在一幢大樓的大樓、七樓成四十三樓。這座城市所展露出的樣貌就是一一排排房間,數十萬個窗口,有些暗看,有些充盈者綠色、白色或金色的光。陌生人在其中來回遊移,專往於私人時間裡的各種事務。他們是你能看見卻無法觸碰的人。這是在這世上任何一座城市裡的任何一一個夜晚, 都能見到的平凡的都市圖景,但它將孤立和曝光令人不安地結合在一一起,即便是那些最為活躍的社交動物,都會為之產生一絲孤獨的戰果。

無論身處何地,你都可能感到孤單,但生活在一座城市裡,被數百萬人圍繞著,又會催生出一種別樣的孤獨的濫味。或許,有人會以為這種狀態與人來人往的都市生活並不相容,然而,單純的生理上的接近,並不足以驅散內在的隔絕感。在與他人緊密相依的時刻,你可能會感覺到,甚至會輕易地感覺到內心的荒蕪與清冷。城市會成為孤寂之地。一旦承認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引發孤獨的並非肉體上的孤寂,而是聯繫、親密關係與血緣關係的稀缺或不足:出於各種原因,人們對親密關係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在詞典裡,“不快樂”的定義是:因缺少他人陪伴而產生的結果。因此,毫無疑問,這種感覺會在人群中達到頂峰。

城市的孤獨

孤獨是難以啟齒的,也難以歸類。孤獨就如同抑鬱,這兩種往往相伴相生的狀態會深入一個人的肌理,成為那個人的一部分, 就像愛笑或長著紅頭髮樣。另一方面,孤獨也轉瞬即逝,它會隨著外部環化悄然而至,又倏忽無蹤,正如在經歷了親人過世、戀人分手公境的變 社交騰的變化後體會到的那份孤獨,便是如此。如同抑鬱、悲傷或煩躁不安,孤獨也是病理學的研究對象, 被視為一種疾病。 就像羅伯特,韋斯在他的那本影響深遠的專普中寫到的那樣,那獨是“一種難以根除的慢性病,毫無可取之處”,它沒有於何意義,這一點毋庸置疑。如此這般的言論都與種信念掛鉤, 即我們生子為人的全部意義,都在於與人產生聯繫,或者說我們可以也應該享有三恆不變的快樂。但並非每個人都命定如此。也許我的想法並不正確,合我認為,這樣一種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經歷過的狀態,不可能完全沒有意義或是毫無價值。

我們每天都生活在車水馬龍的大城市裡。這座由粗花崗岩、混凝士和玻璃構成的照攘的島嶼,每日都浸淫在孤獨之中。儘管那絕非一一段宜人的經歷,但我開始自問,孤獨是否真的是存在,除了呈現在眼前的一切,是否真的還有更多的體驗,或者說,它是否真的能促使一一個人去思考某些與生存相關的更宏大的問題。

不僅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也作為一一個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紀、這個像素時代的公民,我感到某些東西在我的內心灼燒。孤獨意味著什麼?

科技能否在這些事情上為我們提供幫助?它讓我們更靠近彼此了嗎?還是將我們禁錮在屏幕背後的牢籠之中?

我想我絕非第一一個為這些問題所困的人。很多作家、藝術家、電影人和音樂人都曾以各種形式去探索“孤獨”這一主題, 嘗試捕捉它的蹤跡,應對它所喚起的問題。但那時的我醉心於圖像的魅力,以此尋得了在別處難以獲取的慰藉,因此,我所探究的主體都落入了視覺藝術的範疇。我沉迷於一種渴望,想要找到一些關聯性、一些實物證據,以證實其他人也曾進入過這種與我相同的狀態。

當你居住在一 座城市裡時,即便它像曼哈頓-樣生機勃、井然有序,你也會逐漸感到迷失。隨脊時間的推移,你會在心中描繪出一張地圖,它由你鍾愛的地點與偏愛的路線組成, 是一座除你以外的任何人機無法準確複製或再現的迷官。在那些年裡,我所構建的是一張孤輕的地圖,它的誕生出於需求和興趣,由我自己和其他人的經驗彙集而成。我想以此來理解孤獨的意義以及它在人們的生活中的作用,並試著去描還 孤獨與藝術之間複雜的關係。

很久以前,有一段時間我經常聽丹尼斯.威爾遜的一首歌。這首歌被收錄在《藍色太平洋》(Pacific Ocean Blue)裡,那是他在“海灘男孩”解散後發表的專輯。其中有一句歌詞我十分鐘情:孤獨是一一個尤為特別的地方。當我還是個少女時,我會在秋天的夜裡坐在自己的床上,想象自己身處一-座城市當中,或許恰是薄暮時分,每個人都往家的方向走去,剛被點亮的霓虹燈閃爍不定。我發現早在那時,我就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孤獨的城市裡的一個居民, 而且.我 喜歡威爾遜對它的肯定一 他讓孤獨看起來充滿無限可能而又危機四伏。

城市的孤獨

腦遊記

孤獨是一一個尤為特別的地方。想要明白威爾遜的歌詞裡的真語並不容易,但在旅途中,我開始相信他是對的,孤獨絕不是一種全然無用的經驗,相反,它能夠讓我們直抵我們珍視和需要的東西的核心。從孤獨的城市中浮現出不少絕妙的事物:在孤獨中成形的事物,往也能被用來救贖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