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周忠和:究竟是什麼扼殺了我們的好奇心?

中科院院士周忠和:究竟是什么扼杀了我们的好奇心?

作者 | 周忠和

轉自 |思想潮

中科院院士周忠和:究竟是什么扼杀了我们的好奇心?

為什麼要有好奇心? 我們的傳統文化是否壓制了好奇心? 沒有好奇心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在下邊的文章中,作者給出了上述問題的答案。

我們的好奇心都去哪兒了?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說得很早,但是我感覺過了2000多年,很多中國人都已經忘掉了,現在更加強調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是給大家灌輸知識,而不是強調對知識的喜好。

所以我覺得這句話應該可以簡單定義為:我們為什麼要有好奇心?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什麼?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

好奇心首先是科學研究的需要,為什麼這麼說呢?居里夫人說過,“很多人都說我很偉大,很有毅力”,我想這確實都沒錯。但居里夫人很謙虛,她接著說,“其實我就是特別好奇,好奇得上癮”。

其實,生活中沒有什麼可畏懼的,沒有什麼是值得恐懼的事情,這是好奇心的真諦。

李政道也曾說過好奇心非常重要,我們搞科學離不開好奇心,道理很簡單,只有好奇才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實際上你對一個事物,對一個現象,對一句話,對一個老師對你說的事情,你首先要好奇:老師說得對不對?老師告訴我這事兒是真的假的?然後你聽到或者看到一個現象,它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要發生?在哪裡發生?這實際上都是我們好奇的問題。

如果缺少好奇心,你就會覺得你看到的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你就不會進一步去深究。科學研究本來就是為了探索新知,我們要創新,所以好奇心事關問題的提出。

愛因斯坦還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只是數學上或實驗上的一個技巧問題,而提出新的問題,從新的角度看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這才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我覺得愛因斯坦說出了科學研究的真諦,而這個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恰恰是比較缺乏的。

我們從小到大,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多的是一種對知識的接受。也許做題目的時候會形成不同的答案,但是很多時候是有標準答案的,學生很少提出獨立的見解,老師往往也喜歡學生按照老師說的去做。

所以,我們進入大學以後,尤其是大學畢業進入社會、進入了研究的領域之後就不僅僅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相對還是比較容易的,當然也不見得都是很容易,但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往往過於強調記憶和對知識的掌握,而不是一個創新挑戰和問題的提出,所以我覺得好奇心和提出問題實際上是一對孿生姐妹。好奇心不僅僅適用於科學研究,不管大家以後從事什麼、學什麼專業,好奇心都是一切創新的源泉。

實際上,不僅是對於科學研究,對於我們人類的一切活動,好奇心都是一個最基本的元素。由於好奇心獲得的重大科學發現或者發明的例子很多很多,我只舉一個例子,就是電話的發明。

發明電話的貝爾和發明電報的摩爾斯一樣,都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更不是大學專業出身的。貝爾他是一名研究聾啞語的老師,他很有好奇心,他總是在思考,能不能把聲音直接傳遞過去。

同時,他又有一些知識基礎,因為他本來就是研究聾啞語的,對聲音的產生有一定的瞭解。他覺得聲音是通過聲帶的顫動而發出,就從電報基礎上聯想到能不能在這個基礎上發明電話。所以我覺得貝爾發明電話首先還是有一定的專業基礎,不是其他人都能發明的。

其他人肯定也很好奇,貝爾有一定的基礎,然後他以強烈的好奇心,一種使命感,也經過了努力,後來又專門去學電工,最後終於發明了電話。

如果你再瞭解一下電報的發明,你會發現好奇心在偉大的發明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當然在這個推動力的基礎上,需要大家認真學習,努力地學習專業知識是必不可少的。

我們的聰明程度不亞於西方,但是為什麼中國最近幾百年很多方面落後了?

大家看到國家的GDP感覺很了不起,實際上在文明和整個科技各個方面,我們還是落後很多。這種落後很大程度上是受歷史因素的影響,但是文化的因素實際上也起到一個主導的作用。

我還想舉一個例子,跟我的專業有點關係。

達爾文,大家都知道是進化論的鼻祖。可能很多人覺得他是生物學家,實際上他是一個知識非常淵博的人,他是生物學家,也是著名的地質學家、博物學家。

最重要的一點,我覺得達爾文是一位對科學、對自然充滿好奇心的人。他的父親一開始是讓他學醫的,但他對學醫不感興趣,面對解剖嚇得要死,動手能力也不是很強,因為每個人不可能是萬能的。所以他經常逃課跑出去看動物,去採集礦物的標本,讓好奇心得到了滿足。

我們每個人都有短暫的好奇心,但是能保持長期、持續的好奇心,然後創造條件滿足好奇心,去探索,這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達爾文後來經過叔叔的幫忙有了機會搭乘“貝格爾”號航行世界,在這個船上他學到了很多知識,同時他的老師裡面有生物學家,也有地質學家。他自己曾坦言說《物種起源》這本書裡面有一半的思想來自於地質學家。

有人把達爾文也稱作19世紀的比爾 · 蓋茨,因為他是大學沒上完,即從事自己喜歡的一個專業,並取得很大成就的人。我非常佩服達爾文的毅力,因為看了他的《物種起源》,有些思想也許不是達爾文首先提出來的,但達爾文通過非常翔實的資料、嚴密的推理,讓大家通過他這本書,接受了生物進化這樣一個學說。

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這是不可能達成的,而他淵博的知識,首先來自於強烈的好奇心。

傳統文化中的很多因素阻礙了中國科學的發展

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往往好奇心會強烈一點,但是我們長大了,所謂成熟以後,好奇心就會減弱一點,所以有了“童言無忌”的說法。

什麼意思呢?就是小孩嘛,大家覺得說錯話沒關係,你們長大了怎麼會還這麼說呢?為什麼從小到大會出現這樣一種個性的差異?我想到的唯一的解釋就是受我們的文化影響,教育和社會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是有很大關係的。

我找了一些詞,比如說刨根問底、求知若渴、天真無邪、喜聞樂見、打破砂鍋問到底等,大部分好像是形容小孩的,或者說我們的孩子們更多具備這樣一些優點。

但是用這些詞來形容一個大人,大家可能覺得比較奇怪,或者是很少說的,所以我們小時候肯定也有很多好奇的問題。比如說,地球為什麼是圓的?我們生活在地球的上面會不會掉下去?其實我們小時候哪能懂得地球重力的問題,小時候會好奇月亮究竟有多大。

講到我們的傳統文化,大家經常會看到大量歌頌傳統文化的文章,但是我覺得有些人是在利用這樣一種繼承傳統文化的藉口來否定外來的東西,掩蓋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人謙虛,我們的家庭和睦。我覺得這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美德,還有和諧等,這些確實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精華。

但是我們傳統文化裡面有很多因素,是阻礙科學的誕生、科學發展的,當前可能也是阻礙中國的創新的。如果我們不把這些問題提出來,我覺得將會對未來很不利。譬如說,中國人性格是很含蓄的,同時也是很保守的。我們中國人為什麼非常迷信等級,這種等級的身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後天強加的。

中國人受到2000多年封建專制的影響,注重等級和禮儀,以此來維護封建專制,那個時候的教育自然是不希望大家來質疑權威,不希望大家有冒險的精神,採用的是“愚民政策”,文化無非是一個歷史、政治、社會各方面綜合的一個結果,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找原因。

封建的專制文化體系裡是不鼓勵好奇的,不鼓勵好奇當然就不鼓勵探險,也就不鼓勵創新。孔子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提倡少說多做。但西方不是這樣的,人的語言反映了你的思維習慣,不僅要善於行動,更要善於表達。

我們做研究的,把研究做完了還要發表論文,我們要參加學術會議。我們很多中國學生到了西方以後感受到的第一個文化衝擊就是說我們太謙虛,我們不善於表達出來。到了西方以後,要學會表達,要善於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自己的成果,在與同行的交流、爭論中獲得新的想法。

我們有時候會礙於面子,很難做到像老外一樣,直截了當地提出問題和觀點,會通過很多含蓄的方式表達出來。

我年輕的時候,當時有幾個國外學者在Nature上發了文章把一個恐龍化石說成是一隻鳥,後來我就寫文章去反駁,當時還覺得挺自豪。文章發表在國外的一個專業刊物上,這是我第一次在國外刊物上發表文章,現在想想覺得還是有趣,第一篇文章便是和別人吵架。但我們後來都成了好朋友,這幾個老外每次來中國的時候都要到我這裡坐一坐。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認識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只要你是認真做科研,這些老外會更加欣賞你,覺得你是一個有想法的人。通過這樣一個例子,我就更加確信,要獲得西方人的尊敬,就不要畏首畏尾,要敢於質疑。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好奇心、探索欲、創造力、新鮮事物等詞彙往往不是正面的,它和另外一些詞彙緊密相連,即不安分、破壞性、顛覆。

我們提倡沉默是金、悶聲發大財、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確實,我國曆史上有很多因言獲罪的案例,所以說要有好奇心,提出問題,說出真相,是需要一個開明、民主的環境的。

不會刨根問底,中國將離世界的進步越來越遠

沒有好奇心,知識面就會越來越狹窄,有了好奇心才會去鑽研,才會學到更多的知識。好奇心的對立面就是冷漠,好像什麼都事不關己,這也從另一個層面導致了公德的缺失。

還有一個問題,楊振寧先生說中國文化是一種抽象的分類、歸納,並達到 “理”,缺少自然哲學與邏輯推理,而現代科學講究的是邏輯的推演和歸納,所以這一點導致了我們的落後,這也是東西方哲學的差異。西方哲學是一種很嚴謹的邏輯推理,而在傳統的中國沒有。

中國人相信權威,相信媒體,相信祖上的東西,封建思想認為祖制不可變。還有一種就是隨大流、從眾心理,而不是以邏輯思維進行分析,我們往往被一些不合邏輯的因素所左右。

還有,中國文化為什麼這麼講究功利?有人說是中國貧窮文化導致的。

有人做過統計,公元前300年到1911年,中國歷史上發生了比較大一點的旱災1352次,水災1621次,當然還有其他天災人禍,王朝的更迭,戰爭等,所以總體上來說太平的時間不多,很多時候老百姓是很辛苦的,是貧窮的,因而養成了吃苦耐勞的性格,特別講究實際,講究學以致用,學的東西沒用就不要學了。比如說常聽見有人問“這個東西能當飯吃嗎?”我們打招呼也是問別人吃過了沒。

有人說祖先崇拜才是中華民族真正的宗教,由於過分的崇拜祖先,我們缺少了面向未來的精神。我們經常說孔子曰、孟子曰,喜歡引經據典,但是那個時候的言論現在真的對嗎?功利性或許也是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科學的原因之一。

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任主席、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 Henry Augustus Rowland 1883 年寫過一篇為科學呼籲吶喊的文章:

“如果我們只注重科學的應用必定會阻止它的發展,那麼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退化成像中國人那樣幾代人在科學上沒有進展。因為他們只滿足於科學的利益,而根本不去探求其中的原理。這些原理就構成了純粹科學,或者叫基礎科學。


中國人知道研究火藥的應用,如果他們用正確的方法探索其特殊應用的原理,他們就會在獲得眾多應用的同時發展出化學,甚至物理學。因為只滿足於火藥能爆炸的功能,而沒有尋根問底,中國人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的進步,以至於我們現在將這個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稱為‘野蠻人’。”

這段話大家聽著很刺耳,雖然是 1883 年的言論,但我們的功利心並沒有因為時代的進步而顯著地消逝。

說到中國的傳統文化還不得不提到科舉制,科舉制度扼殺了人們對自然規律的探索,把人的思想固定在古書和名利上面,學而優則仕成為人們的追求,最顯著的便是明朝開始八股文的興盛。

從這些歷史中走出來,我們再來看看當下的現實,某種程度上我們的評價體系有功利性因素,學習目標也有些功利,同樣我們的科學也是被要求衝擊各種獎項,科學管理過分行政化等。

可見,我們的好奇心會受到文化和許多現實因素的制約,但要從事科學的事業,我們需要保持自身純淨的心態,不要過於功利。

曾任哈佛大學校長的陸登庭說:“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慾為動力,就不可能產生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這句話告訴我們,好奇心是我們的學習和科研不斷前進的動力。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對自己所不瞭解的事物覺得新奇而感興趣,充滿新鮮感,是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好奇心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徵已是不爭的事實!

此外,好奇心和你的知識積累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為什麼是貝爾,為什麼是這個研究聾啞語的老師發明了電話?這也啟示我們,不光要有好奇心,更要注重知識的積累,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最後,陳寅恪先生提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認為這應該成為大學學習的精神。我們的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應當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我們的社會也應當提供良好的氛圍,讓大家都能永葆好奇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