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滿懷希望的年輕人,一猛子紮下去,人就沒了

多少滿懷希望的年輕人,一猛子紮下去,人就沒了

2014年發生了很多事,巴西世界盃德國奪冠,臉萌APP爆紅後銷聲匿跡,90後霸道總裁餘佳文“要分一個億給員工”……但這些事都沒能影響到遠在千里之外的肥西小夥張亞飛。

他開始種多肉了。

喜歡多肉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會用大棚種。

多少滿懷希望的年輕人,一猛子紮下去,人就沒了

▲張亞飛與他的多肉種植基地

多少滿懷希望的年輕人,一猛子紮下去,人就沒了

當年國內市場對多肉的認可度還沒今天這麼高,張亞飛相當於一入行就在安徽排到了前幾名。

據粗略統計,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萬餘種,在分類上隸屬100餘科。但顯然不論哪一種,都難以討張亞飛媽媽的歡心。

彼時的她,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美國留學歸來的兒子不利用英語優勢找個好工作,反倒去種什麼多肉。

多少滿懷希望的年輕人,一猛子紮下去,人就沒了

▲張亞飛的爸爸在為多肉澆水

與用一篇《對不起,我只過1%的生活》販賣夢想的“快看漫畫”創始人“偉大的安妮”不同,張亞飛一開始種多肉就只是出於興趣,“那時候剛回來,也不想找工作,感覺多肉挺好玩的,就種了”。

隨著多肉越長越多,他開始考慮大棚種植,售賣。

憑藉著留學時半工半讀積攢的存款,以及不太支持的父母心軟給予的資金支持,第一個大棚建起來了。

一切像是水到渠成。這對於大多數攥著夢想卻缺乏資金和人脈的校園創業者是很難想象的。

多少滿懷希望的年輕人,一猛子紮下去,人就沒了

▲張亞飛在清理蓄水池

事實上我們也知道,如果不是對感興趣的領域極度瞭解,“把興趣變成工作”更像是一種美好的假想。

遵循興趣創業的張亞飛最早面臨的問題就是技術。多肉耐旱不耐澇,對日照要求高。在種植的最初兩年,經常是冬天死一批,到了夏天又死一批,循環往復。

但所有的煩惱都在2016年夏天終結了。當我們望著如注的雨水,戲稱“來合肥看海”時,這場淹沒了整個城市的暴雨,也沖刷著多肉種植基地的一切。

多少滿懷希望的年輕人,一猛子紮下去,人就沒了

▲因沒時間整理而略顯凌亂的種植大棚

多少滿懷希望的年輕人,一猛子紮下去,人就沒了

為受災者降半旗、點蠟燭,也許是因為我們永遠無法感同身受,只好用這種方式寬慰人心。

然而在創業的大熔爐裡,失敗者多到足以讓人麻木。多少滿懷希望的年輕人,一猛子紮下去,人就沒了。

  • 在連續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倒閉或停止運營後,標榜最好騎的“bluegogo小藍單車”也因嚴重的財務困境瀕臨覆滅,由“拜客出行”接盤。
  • 曾以“成功的年輕創業者”身份登上央視《對話》欄目的茅侃侃,創業14年幾經沉浮,最終選擇離開。他離世前的最後一條朋友圈是: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
多少滿懷希望的年輕人,一猛子紮下去,人就沒了

▲張亞飛在大棚內整理多肉

而對於剛創業兩年的張亞飛來說,尚未建成龐大的公司體系、沒有等著發工資的員工,似乎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即便如此,暴雨帶來的50多萬損失仍要填補。政府貸款加上家裡資助,“一切重頭來過”

又一個兩年過去,張亞飛和他的多肉們重新活過來了。18個大棚接連搭設,技術不足帶來的損失也逐漸減少。隨著種植規模進一步擴大,他還僱用了周邊的10位村民。

從一個人的興趣,到十數個人的生計,他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多少滿懷希望的年輕人,一猛子紮下去,人就沒了

▲淘寶客服們在大棚旁邊的集裝箱內工作

“要儘可能瞭解行業,做好計劃,因為錢投出去就很難收回來了。”

在這個官方數據蒸蒸日上,初創公司生存空間卻日益狹小的創業環境下,張亞飛的經驗也許可以提醒很多對創業期待過高的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