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满怀希望的年轻人,一猛子扎下去,人就没了

多少满怀希望的年轻人,一猛子扎下去,人就没了

2014年发生了很多事,巴西世界杯德国夺冠,脸萌APP爆红后销声匿迹,90后霸道总裁余佳文“要分一个亿给员工”……但这些事都没能影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肥西小伙张亚飞。

他开始种多肉了。

喜欢多肉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会用大棚种。

多少满怀希望的年轻人,一猛子扎下去,人就没了

▲张亚飞与他的多肉种植基地

多少满怀希望的年轻人,一猛子扎下去,人就没了

当年国内市场对多肉的认可度还没今天这么高,张亚飞相当于一入行就在安徽排到了前几名。

据粗略统计,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在分类上隶属100余科。但显然不论哪一种,都难以讨张亚飞妈妈的欢心。

彼时的她,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美国留学归来的儿子不利用英语优势找个好工作,反倒去种什么多肉。

多少满怀希望的年轻人,一猛子扎下去,人就没了

▲张亚飞的爸爸在为多肉浇水

与用一篇《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贩卖梦想的“快看漫画”创始人“伟大的安妮”不同,张亚飞一开始种多肉就只是出于兴趣,“那时候刚回来,也不想找工作,感觉多肉挺好玩的,就种了”。

随着多肉越长越多,他开始考虑大棚种植,售卖。

凭借着留学时半工半读积攒的存款,以及不太支持的父母心软给予的资金支持,第一个大棚建起来了。

一切像是水到渠成。这对于大多数攥着梦想却缺乏资金和人脉的校园创业者是很难想象的。

多少满怀希望的年轻人,一猛子扎下去,人就没了

▲张亚飞在清理蓄水池

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如果不是对感兴趣的领域极度了解,“把兴趣变成工作”更像是一种美好的假想。

遵循兴趣创业的张亚飞最早面临的问题就是技术。多肉耐旱不耐涝,对日照要求高。在种植的最初两年,经常是冬天死一批,到了夏天又死一批,循环往复。

但所有的烦恼都在2016年夏天终结了。当我们望着如注的雨水,戏称“来合肥看海”时,这场淹没了整个城市的暴雨,也冲刷着多肉种植基地的一切。

多少满怀希望的年轻人,一猛子扎下去,人就没了

▲因没时间整理而略显凌乱的种植大棚

多少满怀希望的年轻人,一猛子扎下去,人就没了

为受灾者降半旗、点蜡烛,也许是因为我们永远无法感同身受,只好用这种方式宽慰人心。

然而在创业的大熔炉里,失败者多到足以让人麻木。多少满怀希望的年轻人,一猛子扎下去,人就没了。

  • 在连续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或停止运营后,标榜最好骑的“bluegogo小蓝单车”也因严重的财务困境濒临覆灭,由“拜客出行”接盘。
  • 曾以“成功的年轻创业者”身份登上央视《对话》栏目的茅侃侃,创业14年几经沉浮,最终选择离开。他离世前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是: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结尾。
多少满怀希望的年轻人,一猛子扎下去,人就没了

▲张亚飞在大棚内整理多肉

而对于刚创业两年的张亚飞来说,尚未建成庞大的公司体系、没有等着发工资的员工,似乎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即便如此,暴雨带来的50多万损失仍要填补。政府贷款加上家里资助,“一切重头来过”

又一个两年过去,张亚飞和他的多肉们重新活过来了。18个大棚接连搭设,技术不足带来的损失也逐渐减少。随着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他还雇用了周边的10位村民。

从一个人的兴趣,到十数个人的生计,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多少满怀希望的年轻人,一猛子扎下去,人就没了

▲淘宝客服们在大棚旁边的集装箱内工作

“要尽可能了解行业,做好计划,因为钱投出去就很难收回来了。”

在这个官方数据蒸蒸日上,初创公司生存空间却日益狭小的创业环境下,张亚飞的经验也许可以提醒很多对创业期待过高的年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