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縣:脫貧路上戰尤酣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關乎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衣食住行和他們的安危冷暖。

杞縣4000多名扶貧幹部繼承了老區人民的鋼鐵意志,眾志成城,以開局即決戰、決戰要決勝的精神狀態,前赴後繼,殫精竭力。嚴寒酷暑,他們一戶戶的走訪摸排,建檔立卡,只為精準識別,不落下一位貧困群眾;他們挑燈夜談,只為理清思路,找準方向,為貧困群眾點亮希望的明燈;他們撲下身子,選準產業,用身邊的龍頭帶動,帶領著貧困群眾走上致富的道路。

從23257戶61211人到如今的12059戶27101人,45個貧困村,11198戶34110貧困人口從2014年起,在這幾年的時間內順利實現脫貧。

2018年,杞縣計劃實現20個貧困村達到出列標準,9000名貧困人口將如期甩脫貧困帽。

理清思路,決勝脫貧攻堅。杞縣在脫貧攻堅的不同進程中,結合工作實際,在繼續抓好“六個精準”基礎上,著重抓好“五個轉變”,即從注重全面推進幫扶向更加註重深度貧困村攻堅轉變,從注重減貧速度向更加註重脫貧質量轉變,從注重找準幫扶對象向更加註重精準幫扶穩定脫貧轉變,從注重外部幫扶向注重外部幫扶與激發內生動力並重轉變,從開發式扶貧為主向開發式與保障性扶貧並重轉變,確保打贏打好高質量的脫貧攻堅戰。

脫貧產業

強有力的扶貧支撐

產業發展,是群眾能否順利脫貧的根源保障和致富平臺。杞縣嚴格落實《河南省產業扶持脫貧實施方案》精神和要求,進一步細化產業扶貧政策,根據各村實際和優勢,發展多樣化不同產業,促進貧困戶增收。

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杞縣制定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由縣財政安排220萬元,對有基礎有條件的貧困村,按照以獎代補的形式用於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積極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與貧困村結對共建,引導資金、技術、人才、項目等資源向貧困村傾斜。該縣依託“百企幫百村”活動,為18個深度貧困村結對了幫扶企業,開封製藥公司、開封清明上河股份有限公司、開封府分別向結對村集體捐贈資金10萬元用於村集體經濟建設。該縣還通過“村企共建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動,22個貧困村與重點企業達成共建,浩隆市政、卓雅學校、新星皮革分別為共建村捐款10萬元;晟大農貿出資40萬元為陽堌鎮小崗村修建蔬菜冷庫,併為基地打通銷售渠道,實現村企共建、合作共贏。

強化扶貧項目帶動。投入資金1962萬元,對2469戶貧困農戶發展的種植、養殖等項目予以扶持;規劃建設97個扶貧基地及扶貧車間,著力解決貧困戶就近就地就業問題,這些數據,實實在在地顯示著杞縣對於發展扶貧項目的信心和決心。對能夠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企業、產業基地、產業園、種養殖合作社,該縣每季度都進行觀摩評比,對帶貧效果突出的扶貧企業予以5萬元的獎勵,對主導產業發展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鄉鎮予以10萬元的獎勵。

大力開展扶貧招商。按照“龍頭企業帶動、上市公司引領”的思路,6月20日,縣政府與牧原集團、農發行共同簽訂“金融助推產業扶貧合作協議”,採取“政府+銀行+龍頭企業+金融扶貧服務中心+貧困戶”模式,引導貧困群眾從土地流轉、公益性崗位務工、養殖生豬、出售糧食等模式中獲得受益。項目建成後,將可帶動93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同時,該縣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優勢,依託產業集聚區標準化廠房項目,與一家上市企業簽訂了生產基地項目合作協議。項目建成投產後,將可帶動700人脫貧致富。

在做好行業扶貧和專業扶貧的同時,杞縣還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機構的作用,積極探索創新社會扶貧“1+3”模式(即1個平臺3個支撐,以愛心超市為平臺,以愛心超市、巧媳婦工程、助學扶貧、人居環境扶貧為支撐),助推脫貧攻堅。愛心美德公益超市方面,杞縣已建成並運行愛心超市8處,輻射7個鄉鎮,目前共發放愛心積分卡1.6萬分(合人民幣1.6萬元);在建超市5處,正在選址9處,計劃8月底實現鄉鎮愛心超市全覆蓋。

特色產業助脫貧。近年來,杞縣堅持把大蒜特色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出臺了大蒜產業扶貧實施方案,持續放大特色產業格局,運用“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多點發力、多輪驅動,重點打造大蒜全產業鏈條,與貧困戶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重點在大蒜種植、收購、加工、銷售、運輸等五個環節上加大扶貧帶貧力度,確保每個環節都有貧困戶直接或間接收益。

在今年大蒜市場行情波動的情況下,杞縣藉助千名幹部大走訪活動,幫扶貧困群眾提蒜薹、收大蒜,並幫助其解決收穫、存儲和銷售難題。通過電商幫助、新聞發佈會、建立銷售網點、發出倡議書等方式,拓展了銷售渠道。初步統計,僅電商一項,就帶動銷售大蒜、蒜薹共340萬斤。在中國第十屆(杞縣)大蒜節和大蒜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線上線下現場簽約項目和自行簽約項目達32個,大蒜總交易量94萬噸,蒜片成交量6萬噸,黑蒜800噸,簽約總金額24.72億元。通過多措並舉,精準謀劃,杞縣大蒜每斤銷售價格比周邊地區高出2毛錢。

政策落實

惠民成果走進千家萬戶

曾經的危房經過改造,如今堅固牢靠;曾經破落的學校經過翻修,如今寬敞明亮;條條扶貧路,打開了群眾的心結;專家義診已經走到了田間村頭;寬敞的廣場將休閒文化生活帶到了貧困群眾身邊。把貧困群眾當做自己的親人,在脫貧路上,享受脫貧政策的群眾一個都不能少。為此,杞縣各行業部門實行網格化管理,充分利用“一米團”“夜談會”等形式,將各項扶貧政策宣傳到戶、落實到人,提高貧困戶扶貧政策知曉率和滿意度,真正讓群眾感受到黨中央扶貧政策的惠民利民成果。

危房改造精準落實。杞縣堅持“脫貧優先、最危優先”原則,將分配的238戶危房改造指標,優先用於20個預脫貧村,目前,已竣工95戶,正在改造35戶,其餘108戶將陸續進行改造。對已經改造過、因時間久遠存在輕微漏雨情況的23戶貧困戶住房,由縣政府出資,進行二次維修改造。

抓好教育扶貧落實。一筆筆資助,幫助的是一個個寒門學子的成長和未來。杞縣對在校生建檔立卡信息和縣扶貧數據庫在校生信息進行再次分類比對、核實,切實將“精準助學”落到實處。共資助建檔立卡貧困生7461人,資助金額678.7萬元。其中,學前教育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1163人,資助金額58.15萬元;義務教育資助寄宿生補助人數4015人,資助金額221.8萬元,營養餐人數5443人,金額217.72萬元;普通高中資助國家助學金777人,資助金額97.1萬元,免學費、免住宿費767人,金額73.9萬元;職業中專資助國家免學費54人,資助金額4.9萬元,國家助學金51人,資助金額5.1萬元。同時,杞縣注重將薄弱學校改造資金向貧困村學校傾斜,投資500餘萬元改薄專項資金對宗店鄉陳河村、官莊鄉西崗村等深度貧困村學校進行全面改造,確保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對計劃招聘的200名特崗教師,也將注重向貧困村一線傾斜,確保學校師資力量充足。

健康扶貧政策較好落實。建立完善“三免兩優一提一促進”健康扶貧模式,為26674人建立了健康檔案,為26564人開展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19029人進行了免費體檢。嚴格落實農村貧困人口“綠色就醫通道”,累計為3129人次農村貧困人口落實了先診療後付費政策,免收住院押金225.37萬元。紮實推進20個預脫貧村衛生室完成達標建設。認真開展醫療衛生扶貧政策宣傳,對全縣1600餘名鄉醫開展了醫療衛生扶貧知識和醫保知識培訓,組織健康扶貧政策培訓班40餘次,培訓人員2900餘人。建立完善健康扶貧“四重保險”機制,嚴格落實健康保險進行四次報補,降低因病返貧風險。

民政保障政策全面落實。針對特殊貧困群體,杞縣堅持完善農村低保、特困供養制度,切實兜底保障一批;加強臨時救助工作,切實緊急救助一批;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切實扶持救助一批。今年以來,杞縣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財政補助水平由原來的142元提高到154元;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分別按照每人每年7332元和4500元執行。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也從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700元,機構養育孤兒基本生活最養育標準從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100元。為5103名特困供養對象發放特困供養資金1150.9萬元。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12509人次,發放補貼資金436.7萬元。實施困難群眾醫療救助1534人次,發放救助金219.4萬元,其中為260名孤兒發放養育金109.2萬元。

堅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落實。2018年,杞縣共納入扶貧項目庫項目111個,計劃實施扶貧項目91個。產業扶貧項目中,安排光伏扶貧項目併網點39個,上半年累計發電量83萬度,上網補貼累計39.2萬元,已全部發放到位。基礎設施及基本公共服務項目中,整村推進項目共涉及14個鄉鎮16個貧困村,修建道路16.57萬餘平方,目前已全部完成招投標程序,正在施工;人居環境綠化亮化項目,涉及11個鄉鎮12個貧困村,可有效改善6330戶24564人的生活居住環境,目前已竣工11個,1個正在實施中。投資485.6萬元,完成26個貧困村的電網脫貧改造。

精神引領

樹立導向倡文明新風

一個個廣場舞隊,舞出的是群眾的對生活的讚美;一段段戲曲歌舞,唱出的是群眾對扶貧的讚歌。杞縣通過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和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推動形成弘揚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良好氛圍。杞縣扶貧幹部積極動員農戶主動參與到美麗鄉村、清潔家園行動中,提升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綠化亮化項目,對涉及的19個鄉鎮38個貧困村進行鄉村綠化和村莊亮化。集中開展農村垃圾整治工作,深入推進“廁所革命”,健全鄉村保潔長效機制,切實改善人居環境。杞縣陽堌鎮通過招標方式成立了秀麗保潔服務有限公司,配備垃圾收集轉運車、灑水車,免費擺放垃圾桶600餘個,累計清理農村積存垃圾800餘立方,不僅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還設置了公益崗位60餘個,吸納48名貧困人口就近就地就業。

杞縣不斷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文明村創建,組織“節儉養德”“愛護環境”等道德實踐活動;開展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道德模範評選表彰等活動;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一約五會”和村規民約,完善紅白理事操辦標準,推進新事新辦,整治陳規陋習;縣文明辦、扶貧辦聯合下發孝善敬老倡議書,弘揚孝老愛親美德,讓與子女分戶、單獨居住在破舊老屋甚至危房內的老人住有所居,安享幸福晚年;持續做好貧困戶“志智雙扶”工作。圍繞脫貧攻堅中心任務,開展文化惠民電影放映和文化藝術送基層活動,引導貧困群眾徹底摒棄“等靠要”思想,樹立脫貧光榮的良好導向;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脫貧攻堅方針政策、成功經驗和先進典型,積極營造“脫貧光榮”“我要脫貧”的濃厚氛圍。通過政策引導和致富典型引路,杞縣群眾已經樹立了信心、找對了路子、增強了致富本領,依靠自身努力和勤勞的雙手斬斷窮根。

黨建引領

當好脫貧攻堅“領路人”

堅持抓黨建促脫貧,將脫貧攻堅與“四面紅旗村”評選以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起來,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脫貧攻堅責任組紮根基層,切實為貧困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著力培養儲備鄉村後備幹部,促進鄉村幹部隊伍年輕化,進一步釋放工作活力和動力;發揮村支部戰鬥堡壘作用,村支書當好脫貧攻堅的“主心骨”,村幹部爭做脫貧攻堅的“領頭雁”,真正將黨和國家的各項扶貧政策落到實處,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扶貧攻堅隊伍。

大力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按照每個試點村縣級財政補助10萬元的標準,引導貧困村“兩委”班子和群眾,理清經濟發展思路,挖掘發展潛力,拓展增收空間。依託基層黨組織共建,開展“村企共建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活動,引導全縣22家有實力的企業與集體經濟試點村結對共建,實施以人才、幫帶、合作、多元為內容的“四大”工程,引導資金、技術、項目等資源向集體經濟試點村傾斜,助力集體經濟發展。

加大培訓力度,打造過硬幹部隊伍。杞縣針對貧困人口動態調整、退出質量評估、政策宣講、政策落實等重點內容,對各鄉鎮黨委副書記、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村“兩委”幹部、各鄉鎮責任組組長、各鄉鎮扶貧辦信息員等各類扶貧幹部進行培訓,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好人員保障。今年上半年,共等舉辦專題培訓班4期,培訓人數達777人次;組織困難群眾技能性培訓214人;組織創業培訓273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95人。在此基礎上,分片區、分鄉鎮開展鄉村幹部大論壇活動,縣、鄉兩級黨委“擺擂”,村黨支部書記圍繞基層黨建、三大攻堅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等內容“比武”,全面激發支部書記隊伍幹事創業動能,助力鄉村振興,創新農村黨建工作載體和考評模式。

雖已立秋,酷暑依然難耐。杞縣4000多名扶貧幹部依然衝鋒在前,憑藉骨子裡的堅強和韌勁,和貧困群眾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將決勝脫貧攻堅這場攻堅戰作為人生的信念,懷著“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膽魄,肩扛責任,披荊斬棘,砥礪前行!


全媒體記者 汪少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