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不是藥神》,你想了解的豆瓣評論

這幾日影視行業最火的或許就是那部由徐崢自導自演的現實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它以厚積薄發的姿態,轉眼幾天便在影院掀起了廳無空座的觀影度,豆瓣評分一度飆升至9.0。

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訪,打破了神油店老闆程勇的平凡人生,他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收穫鉅額利潤的他,生活劇烈變化,被病患們冠以"藥神"的稱號。但是,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也在波濤暗湧中慢慢展開......

至此我想轉載一篇豆瓣上的影評,願被疾病折磨而離去的人天堂沒有疾病,一切安好,願煎熬中的人,堅持希望,早日康復。


我們活在陽光下,對陰影裡的事一無所知。因為年輕,或者單純,眼睛裡只看到課本里教給我們的一切,夏天打雷,冬天下雪,病了吃藥,得了重病就會死。

我們的電影也是這麼展現的,一個又一個非黑即白的世界。白的戰勝黑的,光明驅趕黑暗。這是個多麼完美的世界啊,我們在大銀幕前這麼想。

《我不是藥神》撕開了銀幕,給我們展示了第三條路。是的,冬天會下雨,上海的冬天溼雨淋漓,寒冷往骨頭裡鑽。

電影《我不是藥神》,你想了解的豆瓣評論

沒生過重病的人,從來不知道那個世界原來是那個樣子。如果我們的世界是光明的,他們的世界就像電影裡展現的那樣,戴著厚厚的口罩,拉著窗簾遮蓋著,跟我們的鮮活世界隔絕。王傳君飾演的吳受益,甚至要在腹部開個窗口,方便治療。

生和死之間還有一層世界,叫等死。這個世界裡的人們,會把一切可能抓住,當做救命稻草。病入膏肓的吳受益,病床上多了一串佛珠,祈求神靈是他們最後的救贖。

臨時抱佛腳是最沒用的,最能救命的,只有藥。吃了藥就能活,但這條生路卻被死死卡住。救命藥四萬一瓶,吃完也許能活,但吃完之後傾家蕩產,全家人都要陪著一起餓死。你吃還是不吃?

有人咬牙選擇吃,但更多的人,選擇放棄,等死。

電影《我不是藥神》,你想了解的豆瓣評論

那段時間,得了慢粒白血病的人,生活是這樣的。如電影所說,現在,這種藥已經納入醫保,病人不必再為它發愁。2018年,慢粒白血病治癒率高達85%了。對於病人來說,世界一下子光明瞭。

又是一個黑白分明的世界了。有人說,世界遲早由黑變白,這是自然運勢,我們只要等著就好了。

但是黑變白之間,是灰色的。多年之後,人人都有藥吃。但是在現在,很多人在等死,就在你眼前。賣"假藥"這事違法,可他能救人。你做不做?

電影裡,印度格列寧,也就是"假藥",的商標是雙掌合十的手勢。這個藥,乃至這部電影,擔得起這個手勢。他充滿慈悲,尤其是這種慈悲,出現在一個小人物身上。

黑與白之間,我來做橋樑,用我的肉身送你們去光明世界。

這樣的人,他不是藥神,誰是?

電影《我不是藥神》,你想了解的豆瓣評論

醫藥行業的現實,《我不是藥神》已經剖析得很清楚了,充滿了無奈與荒謬。但他最想表現出來的現實意義,其實是主角行為。現實不是自己完美起來的,制度也不是自己健全起來的,他需要一個個這樣的小人物站出來,去改變他。

印度神片《摔跤吧,爸爸》,就是一個普通的爸爸,帶來了體育和女性的改變。《我不是藥神》不輸於他,一個小人物,用自己的慈悲,換來了無數人的生命。

電影不只是電影,更像是榜樣,他會把精神傳遞給每個觀看他的人,造就千千萬萬個慈悲的人,去改變世界。

至此之後,他們都是藥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